标签归档:评教

纪念第一次评教得B——兼谈如何取悦学生

26个英文字母在中文圈有一套独具韵味的解读。比如“X”用做隐晦表达;“P”帮我们输入时省了个i;“Y”有时与“丫”通假,有时成对出现。而“B”大概是被演绎得最活灵活现的字母,像SB、NB、2B、BT都流传已久,而最近大火的“齐B小短裙”,形色兼具,又不低俗,真是香艳至极的修辞。

B对我的影响很大。曾梦想成为NB人物,但做事总被骂成SB、BT。直到某一天发现BT其实是对我特立独行的夸赞,于是就以BTest教师自居,做BT的最高级,并戏谑称“把T拿掉也基本成立”。

“2B”这个阿拉伯拉丁构词法构造的汉语词去年底爆火了一下,比“普通”与“文艺”这两个不国际化的词火多了。一次与@赵岩Rock老师吃饭时,发现2B比BT能更传神地表达我们的教学主张,于是就开始给自己冠以“2Best”头衔了。明里解释是“最2B”,其实暗爽的是“Too best”(好得过分了),但盼望的是“To best”(少了个be)。当然,Best肯定是To不到的,不过B是To成了。

2011秋评教结果

教书十年,这是第一次学生评教B(比我预想中来得晚太多)。此前全是A,虽未尝A+,但“心目中的优秀教师”评选一事让我知道08、09、10三年我评教平均分在学校前20。这个怎么解读呢?说明我虽然从未拿到超高的分数,但是在持续高水平发挥,而且曾拿到超高分数的教师中一定不少大起大落的。这结果很好,但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什么呢?

A+虽我盼望,但B甚至C才是我的持续目标。

A+能只能满足我的虚荣心而已。我曾研究过若干名得过A+的同事,寻找他们共同的特质。结论是无论业务水平高低,“认真”两字是必须有的。不过仅靠认真是很不足够的。至少做到下面两条之一才能让概率大增:

  1. 名气响当当,威震华夏。若对这等人物打低分,学生心里都会抖,直问是不是自己搞错了。做到这一点得一生修为,50岁以前想都别想。
  2. 妈妈一样的无微不至。也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恩情,一想起这位老师就眼睛湿润,不给200%的满分就觉得自己是白眼狼。性别原因,使我不知道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听说给承认抄袭的作业80分是有效果的。大抵如此。

了解了上面,也就知道对我而言,A+是只能YY的事情。所以,A是最好的结果,但我真心盼望B及更低,为什么呢?

要获得他人青睐,“讨好”是必须的。讨好手段可以分作三类:

  1. 感情牌。在情感上产生亲切感。比如拉老乡、攀亲戚、找认同、无微不至等。这是有秒杀能力的大杀器,被称作“亲和力”。
  2. 利益牌。就是能为他人画出一个非常符合他们当前需要的大饼。如果你的饼不仅比别人的大、实在,而且比别人对他要求得更少,那么你就符合他的利益,成功讨好。
  3. 远见牌。就是在他人只顾得上找饼吃的时候,你告诉他若干年以后更需要的是蔬菜,并奉上那时可获得最新鲜、最健康蔬菜的秘籍。此时少数人会向往蔬菜,并开始少吃饼,讨好成功。但多数人还是一门心思地寻找饼,而冷落你的蔬菜秘籍。

我们都知道远见重要,但看得最多的还是眼前的利益,并时常为感情所左右,因而做出未必正确的选择。比如竞选时的奥巴马就打好了前两张牌,成了一个被狂热追捧的超级偶像,但真正施政时要靠最后一张牌,他就玩不转了。很多美国民众后悔自己曾投出的票。

所以,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该是有远见的,但也要善于用感情和利益来引导民众。扯得远了,现在拉回到教学问题上。我为什么向往B甚至更低?

教学与评教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时甚至不到十周。在短期内,感情与利益是更容易发挥讨好效果的,而玩远见多少有些自娱自乐甚至自残。但教育是个长期事业,目标必须是有远见的如果在长期事业中充斥的全是短期行为,那么长期目标一定达不到。所以我希望我的教学是有远见的,但还要保护自己不被现实吞噬,就需要在感情利益和远见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折中点,也就是既要有水准,还要至少拿A。

我是用激进路线来寻找折中点的。也就是说我希望能用最快的速度先触到学生不能接受的底线,然后再向上振荡到折中点。我真的很激进很激进了,每个做法提出来都把同事吓得要命,直接判我一定玩完。但实际上,十年后我才触到了底线。(此种情况狠狠地证明了现在的老师多么不了解学生,把学生想得多么不堪,教学中多么地短期讨好)。我一定要把这个底线总结清楚,广播大众。这可是拼命换来的啊!

但其实,我想不清楚这个底线是什么。只能罗列一些该学期的特有事情吧。

  1. 反抄袭我搞了n久,打击作业抄袭从不手软,一直很受学生支持。可能法不责众真的很有道理。如果在反抄袭的前提下还能抓到大比例的抄袭者,就得软点儿了。上学期从这篇几乎是檄文的博客开始,反抄袭与09级同学真的有些大规模战争的态势了。再加上《生活报》的报道,抵触情绪的累积肯定超过以往。坦率地说,最终成绩出来时,有40%左右的学生因为抄袭或放弃而不及格。但我一向是最后一刀才讲感情的,所以实际不及格的不到10%。不过他们看到成绩时,评教已经结束了。
  2. 面对不上进的学生,我不习惯循循善诱,而是挖苦讽刺和放任自流。这算是一种性格缺陷吧,也不是好的教学手段。不过我一直如此,只是上学期受众涨了几倍
  3. 教学手段上没有创新了。以前每学期都能搞出一些新花样,有些很有用,有些很没用,但至少会让学生有新鲜感。但上学期黔驴技穷,因循的都是自己的老路
  4. 有超星视频全程录像。虽然我一直让自己坚持面向课堂内的学生讲课,但肯定还会受到镜头的影响,使课堂效果可能不及从前
  5. 把09级学生看做一个整体,确实有些奇葩。很多老师都感觉他们和以往学生不一样,有些不是那么回事。为何如此,就说不清楚了

总之,B这个目标我达到了。可惜只有一个样本,没有绝对的说服力,仅供参考吧。

按我的个人职业规划,上学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上讲台了。看似不光彩的一个结尾,其实是我的圆满,没有任何遗憾。谢谢09级同学,我做鬼也不会忘了你们的,:-)

 

“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方法研讨会”发言稿

序:日前我刚刚在“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示范性与常态化”研讨会上“炮”轰了学校正坚定不移地推动的累加式考试和项目式学习的大软肋,引起多方关照和忧虑,随后不久就又收到教务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方法”研讨会的邀请,再次证明哈工大不是一个打击批评者的大学。为了不辜负厚望,我破例提前准备了发言稿,发布于此,请各位老师、同学,务必在周一前留言发表意见,我将综合到一起在会上向领导和专家们汇报。

总则

请相关部门在制定管理与评估方法是务必保证一个原则:“一切管理和评估手段都不应该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现在的管理和评估都会要求教师去做不少对教学实质没有帮助的琐碎事情,使教师本来有限的能投入到教学中的精力,更加捉襟见肘。建议:

  1. 以教学过程中的面向学生的实质性工作为评估目标,不要再要求教师做面向专家的工作
  2. 职能部门切实认识到自己是“服务性管理”部门,而非衙门口,做好“服务”工作,让教师能集中精力在最有实效也是最擅长的工作上。

管理方法

  1. 信息化程度严重不够。各种反复年年填写的单子太繁杂。网上信息十分有限。
  2. 试卷审核、印刷、搬运、送成绩单、装订归档过程,教师跑路太多,建议能电子的就电子化,不能电子化的就安排专人集中做体力活
  3. 同时出两套试卷的要求很不合时宜,建议取消
  4. 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所有事情都尽量不要让团委、学生会、辅导员插手,除非教师邀请

评估方法

  1. 建议取消“专家评教”。专家可以听课,但不要做评估,不要向上打报告,而是帮助教师提高。现在因为和专家交流时间太短,甚至专家不给交流机会,几乎起不到帮助作用,反倒因为评价职能导致教师很紧张。
  2. 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应该把“学生评教”做实在了:
    1. 纯匿名化。不用网上评教,而是课程中间随机在课堂发匿名问卷,教师不可接触问卷。问卷是答题卡形式,方便机器统计。国外大学几乎都是这么做
    2. 问卷设计得好,几乎可以替代所有的专家检查
    3. 禁止教师点名。用出勤率(问卷本身就能统计)考核教师,而不是考核学生。
    4. 应在课程结束出成绩后、学年结束时、毕业前、工作几年后都收集学生评教意见。
  3. 部分内容可以用外校同行评议的方式评估,不用本校“专家”
  4. 评估的细致结果全部上网,至少要在校内可以随便查看最近3-5年的。
  5. 评估差的可以不惩罚,网上丢人足够了(屡差不改另当别论),但评估结果好的一定要有实质性的奖励

史上最好的一次教学法研讨会

首先声明,题目的意思不是以前的不好。以前的也很好,相当好,但这次确实比以前的要更好。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也有别的老师在私下交流时这么认为。然后再声明,这不是说现在的组织者比以前的组织者做得更好。事务的进步一定是逐步的,没有珠玉在前,那这次定然不会这样好。

好在哪里呢?好在这一次的歌功颂德少了很多很多,而实实在在的话语多了更多更多。

新院长是从科研副院长升任的,在我有限的见识里从没听说他讲过任何一门(节)课,所以无论从领导还是基层角度,他对教学工作的了解我猜都有限。按一般新官上任的思路,越不懂越得装懂才行,然后必然下面人拍马附和,领导的信心就陡然上升,自己也以为自己是真懂了,然后事情就这样坏掉了。王院长显然不是这样。他说得不多,而且几乎没说什么具体的指导性的话,反倒安排了比以往多出数倍的一线教师上台做报告,尤其是还破天荒地邀请了两名在读学生给全体教师上课。而所有这些登台的都不负众望,什么话都没省,有啥说啥,端的把这次盛会的核心弄成了“摆事实、讲问题”,然后从各种角度分享自己、国外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再畅想还没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解决。

常读我博客的朋友是不是开始怀疑我搞和谐,在讨好新领导班子?老领导全都高升了,只有傻瓜才会用“比较”的方式讨好新领导。下面我就从几个点来列举一些事实证明这是最好的一次。

金平的报告

计算机学院金平同学和软件学院赵维同学压轴出场。

赵同学已在DIT留学太久,而之前在HIT的日子享受的又是DIT班的小灶式教育,所以我严重怀疑他根本不知道真正的HIT什么样,就算知道也忘光了。他讲的题目虽然叫《DIT&HIT》,但只在题目里有与HIT有关的字眼,所以此文就忽略他了。

金平小盆友和我很熟,所以我很早就知道他被安排去做个报告,指定的主题是关于香港大学的交换生见闻。实话说,知晓此事时我产生了一个很邪恶的想法:我大张旗鼓地收集学生吐槽言论,并因此被领导亲切关怀,却还是不依不饶,会否组织者安排个把学生上去卖力歌颂,来证明我的《学生网文杂陈》之偏激和别有用心呢?当得知金平被授命得写讲稿,并交给组织审查先时,我觉得我的猜想就算不100%正确,也不会低于87.53%。当时只是庆幸他们找的是金平,如果是银平、铜平啥的,我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金平童鞋绝非善类,但我决不能教唆他出格,别把金平变成金平没。我能做的仅仅是把初稿要来一份,将来和定稿比较,也好知道某些人到底害怕的是什么。

直到当天早晨金平在我buzz上的一条留言才让我大彻大悟、激动万分、感激涕零、悔不该当初……留言是这样的:“老师,这次还行,有老师还跟我说“你一定不要上去唱赞歌,请来学生就是为了反映一些学生关心的问题的”:)”

这位老师就是院办可敬可爱的宋巧红老师。她怕金平有心理负担,代表会议组委会,代表学院领导,特意找他说的这番话。现在每每读来,都还令人心里暖暖的。宋老师是绝对意义上的做行政工作的老师,我读本科时她就已经是老师,她女儿是管我叫哥的。我们有这样浸淫多年却仍不官僚的老师,工作还做不到让学生满意,实在该好好反思。这是本文后话。

金平登台,不徐不疾,娓娓道来,撼动全场。他所讲与初稿不仅不缩水,反倒有加强。他大概讲了这些(非原话,都是我的总结):

  • 上课点名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能靠讲课保证出勤率的老师在港大是要下岗的
  • 大陆学生在香港都是很能课堂交互的,所以别说学生不活跃,是你们当老师的没本事让学生活跃
  • 港大的反抄袭制度相当严厉的,工大你得学
  • 留一堆作业搞题海不是本事,少而精的作业才见老师水平
  • 是你们作业太多太无赖才让我们选择抄袭的
  • 别说我们沉迷游戏,一到放假我们根本就不玩游戏了。是课程实在太无聊了,只好游戏
  • 平时抄抄作业,考前突击突击,足以应付你们那些考试了
  •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才能培养出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
  • 学期太长了,把人都学傻了;假期太短了,太不利于增广见闻了
  • 和老师缺少沟通渠道,部分老师还不尊重学生意见。应该充分利用乐学网做好师生沟通
  • 要给学生自由,别指手划脚地让他们干这干那,尤其别总组织他们参加无聊的活动
  • 港大的学生活动都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没有任何行政力量插手,所以都很有活力
  • 信息化很重要、很方便
  • 信息化再强,港大也是用纸质的评教表,这体现了真正的匿名
  • 一门课两个老师讲,评分尺度不一,很打击学生积极性的

读到这里的童鞋,是不是想留言“金平V5”呢?别忘了再留个“计院V5、宋老师V5”。这次会,我对我呆了快15年的学院都刮目相看了。

再8g三个细节:

  1. 金平本来有件很重要的事必须回家。为了这次会,他是回家办完事又回来的,来回火车票都是自费啊!可见这是一个多么有热情和责任心的孩子;
  2. 副院长赵铁军老师主持报告会。前面老师们讲的时候,他最常做的一件事是举起写着数字的大纸提醒报告人注意控制时间。如果报告人没看到,他还会使劲抖啊抖啊的,特可爱。等到两位同学讲的时候,尽管整体已经是严重超时,可他一次都没举。两位同学也没辜负他,全都超时了……
  3. 金平那天穿着一件很酷的黑t裇,上台前套上了我借给他的白衬衫……我附近的老师都对此表示不解。我解释说这是为了“着正装”,他们的回应很干脆:“有病”。那位命令金平必须穿白衬衫、西裤上台的老师,您听到了吗?虽然说细节决定成败,但没对外在细节多注重一分,也就会导致对内涵的细节少注重一分啊。

我的文章

我收集的吐槽文章,几经浓缩、加马赛克,最后弄成实在没法再减的16页,投出去了。这篇文章有多凶险?这么说吧,我找了几名至交,先是让他们帮我提修改意见,几个轮回后再不怀好意地问他们愿意联合署名不。有人就不再给我回信了……有人表示同意,但过几天又反悔了……最后我是独立署名的。

朋友,真对不起啊,我确实是给你们出难题了。先谢谢你们给我提的很多中肯意见,尤其是在我固执时仍不断尝试说服我。如果我不听你们的,现在可能就不会有心情写博客了。你们不是不如我有勇气,也不是比我有智慧,只是你们拥有的比我多,冒险的成本大。如果我现在拥有和你们一样多的,我也肯定不会干这买卖。

文章能否被录用,我不知道。对此我是这么准备的:

  1. 我只投这一篇。好几篇已经写好的我都没投。两个原因:一、不想分散我文章忠实读者的注意力;二、和下一条有关
  2. 如果文章被拒收,我就拒绝参加此次会议,以示抗议。既然人不去,那自然也不能有别的文章去
  3. 以后每年都弄一篇这样的,直到被录用,我才参会

都是豪言壮语。如果真没录用,我也不知道我还有胆儿这么做不。反正,结果是,全文刊登。

领导这关过了,然后开始等着被同事收拾了。要知道,很多学生吐槽时是指名道姓的。虽然加了马赛克,但这些老师可都是阅尽天下那啥,心中早已无码了。被学生骂是一回事,被学生骂还被大家都知道了是另一回事,被学生骂还被一同事大肆宣扬那就完完全全不只是事了!

文章带来下列效果:

  1. 26页很长,但不少同志都是逐字逐句读完的,过程中是否饶有兴致我就不知道了
  2. 有人找我要无码版,被我断然拒绝
  3. 有人说码加得太重了,都看迷糊了。我说这就对了,要的就是看不出是谁。并且建议读者把自己的名字放到马赛克的位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 有后生表示震惊,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事情。我想他幼小的心灵一定埋下了种子,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不能做什么了。
  5. 好几名有经验的老师对我语重心长地说:“太真实了!”
  6. 好几名老师对学生的话中表露出的思想表示惊讶。不管从业长短,他们本来都以为我们的学生就像课堂表现的那样死气沈沈呢
  7. 至今我没见到任何人对我目露凶光,或眼神闪烁
  8. 两院领导群和议,授予我这篇文章一个“特别奖”,并颁发了证书。不信看官方新闻

对这个特别奖,有朋友笑话我说:“你以前长文章能获奖,短文章也能获奖。现在拼凑一篇居然还能获奖,太牛了!”夸得我心里这个舒坦啊。当时那个感觉呀,就是觉得除非发生新情况,否则以后没必要年年弄这么一篇了。因为情况已了然,剩下的就是怎么解决了。

解决之道

对待一个问题一般分为两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中国,往往中间还有一步“承认问题”。不被承认的问题,就算真是问题,也不会成为问题。

很多问题都是由来已久,发现、了解它们的人也很多。但很可惜地说,罕有人愿意把它们摆到桌面上。学生们羸弱,懂隐忍,反正四年后走人拉倒,谁也不愿意动真格的。老师初来时可能会有零星牢骚,慢慢见怪不怪,再慢慢被同化,最后成为利益链条中的一员,也就不去承认这些问题了。而这次会,却像是一次集体爆发,每名做报告的老师都面对所有人,或多或少地会讲一些真正的问题。比如抄袭的问题,比如大班授课的问题,比如规章严苛的问题,比如实验室开放度不够的问题,比如网络条件已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等等。虽然这些问题未必是第一次被提出来,但绝对是第一次这样集中、这样公开地提出来。这些问题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共鸣。有些问题,有解决经验被共享,却基本都是治标不治本。谈到如何治本,所有人都无话可说。因为这本,太难治了,它是深入到整个社会的每一滴骨髓中的。

比如说抄袭问题,在一个已经几无半点诚信可信的社会里,教育学生诚信有说服力吗?夸张一点地说,如果我们教育出的学生个个诚信,进入社会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个个失败啊!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制度问题,而对制度溯源,可发现绝大多数制度并不是学院、工大自己可以决定的。

还有解决之道吗?

没有了!不信就看看随着会议进程而大幅减少的听众。我曾问过很多早退的教师为何早退,他们是已经失望了。谁都曾有过青春年少,都有过激情满怀。但现实总是伴着年龄的增长使他们明白,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只有循着制度走,才能获得个人最大的回报。

还有的!不信就看看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听众,还有几位做报告的老师、同学,还有用行动支持他们的领导。无论老幼,仍然有人在努力,仍然有人不放弃。纵然他们可能力量弱小,纵然他们可能也有诸多掣肘,但至少,只要“良心”二字仍在,希望就不会破灭。有很多问题已被解决,我们的学院、工大已经比以前更好。虽然前路仍很远,但至少一直在赶路。

反思

这一节是纯个人的反思。会议过程中发生的两件事让我鄙视自己,记录下来,以作提醒:

  1. 我一直把教学法研讨会当做自己的舞台,尤其喜欢在这个舞台上做报告。算起来,好像已经做过三次了。每次在上面大放厥词,说那些会让人不爽的实话,都挺自我感觉良好的。也着实创造了一些经典时刻,每每还会被人提起。今年我没讲,听很多同事讲。然后,我居然会无耻地期望他们讲得不如我好!当讲完之后,我居然会嫉妒他们比我讲得好!孙志岗,你太恶心了!
  2. “徐晓飞、唐朔飞、王义和、王宇颖老师获得教学特殊贡献奖”。这奖是实至名归的,大概可以类比为“终身成就奖”(虽然我认为应该把徐老师的排名放在最后,相信徐老师也会这样想)。颁奖时,全场热烈鼓掌,而且经久不息,持续时间是当天最长的。但我觉得,必须全体起立鼓掌才配得上这几位老师的荣耀。但是,没有人站起来。我环顾左右,然后也没有站起来。孙志岗,你在怕什么?你在不好意思什么?你在装什么?你太恶心了!

备忘

好几位老师谈到,在世界一流大学,课堂上基本是不讲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必须是学生自己预习,然后课上直接讲各种外延、应用、最新进展等等只有有经验才能了解、理解的东东。甚至做到,少听老师一节课,要自己读一个星期的paper才补得回来。学生如果不预习,上课就是听天书,所以没有人不预习。对此,我心向往之,以后当努力!

P.S. 本文好像本人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篇博客……吃晚饭去了,饿死了!

节选《不能膜拜更多》——一名本科交换生对哈工大和港大的比较

计算机学院08级学生kinslover在港大交换接近尾声时,写了一篇博客《不能膜拜更多》。文中从一个学生的视角比较了他体会到的哈工大和港大的不同,文字不多,却直击两校及学生在思想、追求、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差距。这里节选一部分,希望能撞击更多人的心灵,尤其是那些有机会改变工大的人。

一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话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目的就是开阔眼界,开阔思维。由于我不幸的没能成功扭转下思维,在港大这半年还是挺浪费的,没能领会到香港特别精髓的地方和港大中比较核心的文化和价值观。不过即使这样,我还是能感受到,工大实在是太闭塞,太死板了。

从两个小的地方来说:

1.社团:

工大的任何一个社团在HK都是业余的不能再业余的了,没错,就是婴儿和巨人的差距。从形式上来讲,香港的社团是专业级的,工作时女生西服、黑丝加高跟,男生西服领带加皮鞋,各方面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不逊于一个企业策划的营销互动。从内容上更加丰富,例如各种图书馆广场辩论赛,组织出游,hall间dancing,无不令人惊叹。然而这个社团的差异即使这么大有什么关系?一开始我在敬佩这种专业级组织的同时也想过,大学生像工大那样花更多时间在学上也是对的吧。

然而,这个必须建立在工大学生真的是花了更多时间在,学习上,而且能学到东西。很遗憾,这个前提都是不成立的。

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其实更像一个笑话,所谓的扎实的人,学分绩高的人往往是刷出来的。工大的好学生们都在干什么?刷水分,刷水竞赛,刷得乐此不疲,但其实也逼不得已,你不这么做就没这没那,这那互相还都有加成……然而这样做,最后其实学生什么有用的也没学到。今天听09级学妹说,有人交了个docx文档,助教给扣分,实验纯属体力劳动,浪费时间,对此只能sigh了。工大很多不负责任的人教着二流知识,用着三流管理,还不让人有自由度。

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分成了4种人,其比例大概是:高学分绩,低能(20%);高能,中低学分绩(10%),高能,高学分绩(2%),低能,低学分绩(68%)。数字大概是按照计院估算的。

反观HK,在这些活动中,他们能收获什么?友谊,与人沟通的能力,包容心,团队写作能力,领导力,执行力……哪一项都是内陆学生普遍缺乏但极端重要的。

2.行政,教育

来到这里,我就几乎没见过官员,偶尔会看见校长出席个什么活动的,基本处于没人管的状态,有事发邮件问学生工作处就行。通知都是直接portal统一来的。行政化?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再看老师的教学态度,这里的老师有点名,但是他们的lecture从来不点名,有的老师tutorial登记,有的老师group discussion登记。而在学期末评教中,有一项是:你的lecture出勤率是多少:(1)40%以下 (2)40%以上,神奇吧,学生的出勤率不是用来评价学生的,而是评价老师的,,如果选(1)的人太多,这个老师就惨了(其实这个本来的合理在中国成为了神奇是挺悲哀的)。在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基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尽职尽责。再不用多说什么了。 工大现在要跟风当世界一流大学,结果不但没管理去行政化,反而连学生都要行政化了,评优荒谬的把行政职务提到了比竞赛还要高的地位,教学上评教结果更是好不认真对待,危矣。

 

我写过的最恶心的文字

前两天看到居然新冒出一个教学新秀奖。当时感觉这不就是给我准备的吗。可一看,我连最基本要求都不达标,就没当回事。可各种同事不厌其烦地撺掇我,弄得我不淡定鸟,就报名鸟。

报名表提交后给了一堆修改意见,尤其让我补充其中的“院系推荐意见”。是啊,这是惯例啊,让专家、领导推荐,意见必须得自己先起草好了。这么多年了,我咋就还这么不适应呢。写吧!于是就写下了我有史以来最恶心的一大段文字。

秀文字之前先让我吐个槽。我们的工作是为领导而做,还是为学生而做?最有资格评价工作质量的,是领导还是学生?是领导的意见更可信,还是学生的意见更可信?搞学生评教这么多年了,直接把学生们辛辛苦苦写的评价放到一起比不就行了吗?就知道整天怪学生不认真评教。评教结果都不认真对待,凭啥要求学生去认真评?

好了,开始秀恶心文字了,请把吃的都拿远点。

孙志岗同志所做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他既不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也不是以把自己承担的课程建设为精品为目标,而是在苦苦寻找大学教育的出路。

他看清了中国当前整体社会及教育体系导致一个现象:我们有聪明刻苦的学生和学识渊博的教师,然而学生却无学习动力,教师也不愿投太多精力于教学。这个现象导致我们的人才培养落入死循环,进而必将影响国家未来的科技实力。为解决此问题,虽然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等观点自上而下传播久矣,但实际效果总差强人意。

于是,他开始寻找能自下而上的出路。经过无数的尝试、非议、批评、打击和赞美之后,他明确了一个思路:现阶段最适合中国的教学方法,首先要能节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其次要能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节约教师时间,才能让教师乐意采用;学生主动,才表明有学习兴趣,才能锻炼综合素质与能力,也能弥补教师投入的不足。

为节约教师时间,他建设了通用的教学网站,在上面开发了很多方便教师和学生的自动化工具,虽然从中获得的回报微乎其微,但坚持维护、扩展、升级和推广这个网站已经5年多。

为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他研究出了“淡讲课,精作业”的教学方法,并以网站辅之实施。他认为有挑战且算分的作业才能激发学生的征服欲望,并在征服后获得无上的成就感,找到兴趣,并锻炼综合素质与能力。与之相较,课堂教学并不应该是教学的主体,而应该是作业的辅助。这种思想和方法虽然看上去有违常理,但他的实践结果证明这是相当有效且高效的方法。

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影响了很多人,造福了很多人,已经在工大乃至全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他不是新秀,实在无人再配这二字。

 

 

学校折腾人的那些事儿

今天被学校实验报告检查组的专家揪去,让我解释为什么操作系统课没有实验报告。我说有啊,就是那个txt文件,里面有学生对实验报告题目的回答,另外所有源代码都随txt文件一起提供了啊。专家说,只有word做的表格文档才能算实验报告,而且里面必须得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意义、实验内容等等,源代码也得放到word文档里,而我所谓的实验报告里,甚至只有学生的回答而没有题干,不能算是实验报告。然后我就不爽了:

  1. 我说,实验报告中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东西已经都有了,我甚至特意告诉学生别拷贝粘贴那些实验指导书上都有的东西,是为了节约所有人的时间。
  2. 别的老师帮我打圆场,说我是在做教学改革。专家说:“改革必须得先有院系的批准,和教务处的批准,你这么做打过报告吗?”我说:“没打过。首先我不知道这样的事还要打报告;其次就算我知道该打报告,但也不知道报告模板啥样,更不知道该交给谁;最后就算这些我都知道,也没时间折腾。”
  3. 我的教师评语是独立在txt和源代码之外的,没有嵌入里面,专家说这样的评语没有针对性,不合格。我的助教朱老师解释说,每个实验的批改都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的,该针对的都已经直接口头针对了。专家问:“你们口头批改有录音做证明吗?”
  4. 专家说,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不单纯是追求形式。像我这样的报告,连题干都没有,只有回答,几年之后,谁能看出来回答的是什么?我反问:“这东西,几年之后还有人看?”

最后,专家很nice,没给我下定论合格还是不合格,只是将情况上报到教务处,让我等候发落。

这件事大体可以归结为我对“无实效、形式化、折腾人”的制度的抵制。这样的制度真的挺多,我一直在做整理。本来希望等教代会时当提案交上去,但今天的事情使我觉得有必要先写出来,然后等学校因实验报告事情怪罪下来时,就用本文当做辩护词了。

折腾人的出考卷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考试管理实施细则》中有一条:

凡笔试课程的考试需同时出2套难度、内容及题量相当的试题,交由教务科随机抽一套作为考卷,另一套留作补考、缓考的试卷。

我始终想不明白这一条规定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但确实实在在被它折腾得很累。出过卷子的都知道弄一套高质量的卷子有多难,很耗精力。同时出两套,工作量加倍,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就只能在质量上“节约”时间了。

况且,现在提倡“累加式考试”,那么期末考试是平时成绩的补充,两者应该有互补性。而补考、缓考的题,应该有全面性。两套题的考察点都不一样,咋就能符合规定呢?

折腾人的监考

每隔一段时间,学校就会搞一次严肃考风考纪的运动。每次运动总结起来都是“监考严格看着学生,巡考严格看着监考,领导严格看着巡考”。今年最富创意的新规定是“考生违纪作弊,监考教师未能及时发现”而教务处巡考发现了,监考教师要受处分。

我坚决支持严肃考风考纪的动机,但对具体做法有些意见。

我做过学生,我承认监考严格与否效果确实大相径庭。我也承认,教师中确实有监考不认真的,甚至会有纵容学生抄袭的。

我现在是教师,监考无数次。我承认,我确实是想严格监考的。我也承认,监考过程中我的确经常溜号。一学期三四次监考,每次两个小时,我总希望能在考试刚开始那一段比较风平浪静的时候玩玩手机、看看书,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当然,我要经常抬头去监视学生,看书和手机都是用零碎时间。这样做是不对,但那两小时确实太煎熬了。

我想,如果每学期只给我安排一次监考,我一定能从头盯到尾,不成问题。有这么多老师,为什么少数人要经常监考,而大多数人却从来不用监考呢?把无聊的工作均匀分配一下,就自然可以提升工作质量了。

还可以参考车万翔老师曾提的一个想法,在教室安装监控摄像头,全程录像,这样监考老师就可以全省了。

折腾人的专家评教

始终搞不明白,专家评教的目的到底是监督还是帮扶。我认为这事儿压根就不应该是监督,而应该是彻底的帮扶。

现在是这样的,年轻教师本来就缺少自信,一看有专家来监督,就更紧张以至于出错。下课后,专家当面也不多说几句意见(时间确实有限),回头我们只能提心吊胆地等待《教学简报》的表扬或批评。而且,因为一些观念的差异,专家认为好的,我们未必觉得好;专家认为错的,我们未必认为错。事实上,每次教研室宣读《教学简报》时,我们都会对一些专家意见有各种看法,但被点名批评的教师本人却完全没有机会申辩。

如果专家不是以监督然后打报告的方式出现在课堂,而是诚心来帮助我们,我们会更希望他们的出现。课间时间短,不够我们倾听他们的教诲,可以留下电话、地址,我们很愿意登门请教。相信这样的效果会好得多。

如果学校认为没有专家监督教师就会不认真,那么就用好学生评教吧。请将评教结果在网上公开发布,并保存至少一年。这样就行了,其它的监督都没必要了。如果能再配合学生自由选教师,而不是大班分,效果就更好了。此外,假如财力允许,就用四六级答题卡那样的纸来评教,用读卡机自动统计。网上评教的匿名性有时会得到学生质疑的。

折腾人的财务排队

“最怕去财务报账”,这基本已经是所有老师的共鸣了。有了排队机,本来以为会方便很多,但未料到还不如以前呢。那些专业插队的老师也有不少是我朋友,我就不说啥了。就说说这个排队机吧。

能不能把它做成一个网上领号,网上查进度,算法预测排到的时间的系统啊?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办公室里坐等,既不耽误我们的工作,也不延缓财务的流转。

后记

我觉得,想让员工好好工作有两种手段:

  1. 给予丰厚的回报;
  2. 用严苛的制度监管。

如果做到了1,那么管理制度基本可以泛人性化。比如科研工作就是这样,学校只管最后的数字统计、排序、发奖金、提职称,中间过程随便你怎么折腾,科研经费、SCI都能年年攀升。如果做不到1,那么做到2也好,但那就成富士康,成血汗工厂了。

现在学校对教学工作恰恰就是2而没有1。如果我们的教师对教学工作都仅当成一种谋生手段,毫无责任心而言,那这样做没有问题。但我们的教师不是那样的。现在的情况是,很多老师想好好搞下教学,哪怕没啥回报,可是为了应付各种折腾人的制度、检查,不得不做很多琐琐碎碎又毫无生产力的事情,导致潜心研究教学内涵的时间更少了。更有些老师为了躲麻烦,干脆就不讲课了。

说这些,不针对任何个人,也不针对任何机构,只是想让学校更美好。如果您恰恰是这些制度的制定者,本文让您觉得不爽了,那么请海涵。这些制度已经让我不爽好多年了,现在咱们算扯平了。很愿意和您交流,一起想好办法解决问题。如果您想怪罪我,我虽然挺害怕,但也只能笑纳了。

最难了解的是自己

昨日偶发一想法,给评师网发了一封信,质问为什么我的页面里的负面评价都被删除了。其实很久以前就发现了,只是昨天才想起来该问问他们。

答复说:“评师网并未删除任何与教学有关非重复发表的负面评论,只是将所有负面评论予以隐藏,只提供老师本人查看,老师用户的此项功能将在近期放出。”

我猜想,评师网一定是受到了强大的、来自各色教师的压力,才决定这么做的。大约半年多前,我曾经和某高校教师讨论过评师网。他当时很愤慨地说,“高校教师又不像明星那样是公众人物,凭什么要被摆到明面上被大众评论?”我相信他的想法在教师圈里应该是主流的。评师网为了生存,就自然得选择主动过滤掉负面的评论,创造和谐景色。

最难了解的是自己。这里的“难”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不容易”,不容易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尤其是负面评价;另一层是“不愿意”,不愿意听到负面评价,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活在一片美好中,并让自己相信那是真实的。

高中时候我曾经非常主动征询周围同学对我的意见,让他们帮我挑缺点。在等待回应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其实是“不愿意”听到不好的话的,所以我听到的真的都是好话。也许是我的表情在暗示他们别说难听的,也许是我用快速的回答抹杀了他们在一番赞美然后说“但是”的机会。反正我挺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真的可能是天下第一大好人。

大学时,为了证明自己真是第一大好人,我开始另一种尝试:四处树敌。这里有点儿言重了,所谓树敌不过就是故意很直白地当面指出别人的这不好那不行。确实真的惹恼了不少人,换回的是很多反击。于是,我终于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了。值得一提的是,我惹恼的人,现在都是很好的朋友。难道大家本质上都是喜欢被人当面品头论足?

工作后,我鼓了若干次勇气,终于建了真言堂,在2003年3月17日那一天。开始几年,我经常气急败坏地想把它关掉;中间几年,我很庆幸它没被关掉;最近几年,我觉得几近干涸的它继续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了。这7年多,我做的事情并没有改变,但是学生对我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变化,究其原因,是真言堂让我得到了最直接、最极端的反馈,使我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实行我的理念,可以让学生更平和地接受,从而效果更好。同时,真言堂中匿名支持我的话可信度也很高,使我更自信。

当言论突然放开时,真的是能吓死人的。但只要坚持住,若干年后,无论听言的还是发言的,就都能享受到开放言论带来的好处了。这是真言堂教给我的最大的道理。

回到评师网,它的做法已然很不错了。虽然表面在粉饰太平,但至少在试图把负面的东西通过隐秘的通道呈现给当事人。不知道在其它媒体上被封、被删的林林总总,是否会通过某些渠道送交给当事人做参考呢?希望不要真的是“删除”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