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1年08月

《操作系统》课程低薪诚征TA两名

操作系统》课被学生誉为“神课”,甚至有人认为它是本科阶段收获最大的一门课。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不计报酬、充满热情的TA队伍。

如果您曾经受益于这门课,并愿意将自己所学再回馈给师弟师妹,那么就马上报名吧!

工作内容:

  1. 没有任何需要在课堂和实验室完成的工作
  2. 每周约1.5个学时的时间批改一个小班的作业,持续7周。作业内容和往届实验大体相同,略有删减
  3. 每周约1.5个学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网上辅导,给学生的帖子评分,持续7周
  4. 期末约6个学时的时间期末试卷评分
  5. 重新熟悉作业内容的时间不在付薪范围内

共27个学时,每学时付薪20元,共540元。

要求:

  1. 痛恨世间一切不公平。为维护公平,不惜得罪帅哥美女、表弟表妹
  2. 计算机学院或软件学院学生,曾修习过该课程,并在实验中取得好成绩
  3. 认为这份工作是有意义和乐趣的
感兴趣者,请发信给 sunner@gmail.com

《操作系统》公开课第二轮

去年搞了个个人制作公开课的尝试。完全没达到广收批评的目的,只有一只手数得过来几封感谢信供YY。由此来看,其实这么做真没啥意义。不过修习这门课的同学中,有73.6%非常支持这种做法,人数同认为“课堂授课应该保留”的惊人一致。据说很多人的复习岁月,及早饭并入午饭吃时,都是伴着这些视频度过的。所以,今年继续做,反正就是课前课后各执行一个脚本而已,我也不费劲。今年采用蓝牙耳机录音,声音清晰了很多,而且解决了因走来走去造成的声音时大时小的问题。

可能有同行会好奇,这么做对上座率会不会有影响?答案是“看不出影响”。虽有同学表示“逃课时想想还有录像可看,就很心安理得了”,但我相信就算没有录像,他一样也会逃。

最坏的影响,是有些“包袱”被传开了,上课时再抖就不响了,甚至会显得做作。这也无所谓,毕竟咱不是郭德纲,不是靠这个吃饭的。

今年的视频到这里下载,每周二、四晚上更新。现在只有前两次的。超星学术视频也同时在用两个机位做全程录像,估计明年就可以看到有删节带脸版的了。

最后一句话(虽然说了也是白说,还是说吧,反正也不花钱),希望观众能多多批评,多提意见!

会出现有公信力的“网络文凭”吗?

一个网站是否受欢迎,网络自身就能给出答案。Page View、PageRank之类的指标虽然都不完美,但也都能定性地说明网站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实名化,一个人是否受欢迎,网络也能给出答案——微博的粉丝数,直接导致“加粉”成为了一种经营活动。如果更进一步,是否会出现更精细的与人有关的网络参数呢?比如一个人的专业技能评分、情商、智商等等。这些参数肯定不能让用户自己去填,而是通过挖掘用户各种网络活动,自动算出来的。如果能具备公信力,那么这些参数就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文凭”,姑且叫“网络文凭”吧。

曾有人说github会成为技术求职者最有力的简历,而确实有网站把github等开源项目托管网站爬个遍,算出每名用户的技术能力,比如MasterBranch算出我的DevScore是5730,并挖掘出我掌握的所有技术。这个DevScore的算法并不复杂,是通过综合撰写的代码量、从业时间、项目声誉(被下载、关注、衍生次数等)和合作者的DevScore一起算出的。

其实这个思路也不算新鲜。DBLP早就在用聚合publication来表现一个学者,而影响因子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社会化参数。

这个思路应该可以用在更行各业上,但并不是所有专业的行为都能在网络良好表现出来。所以,如果想建立有广泛意义的“网络文凭”,可能还得从文凭的最初源泉——学习的过程——获得。

设想,如果所有课程都上网,学生参与的讨论、提交的作业、获得的分数都可以被文凭网站获得,就都可以成为计算“网络文凭”的参数。再推广一下,如果网络课程足够开放,谁都可以加入学习,用户互相评分,形成社会化的学习环境,那么即便没能跨入校门的亦能获得“网络文凭”,而在校门中的也可以通过修习非本专业的课程来增强自己的“网络文凭”。

学习的过程,再加上创造的过程(github、微博、sns等),构成一个庞大的参数体系,让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工作、学习、甚至生活娱乐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编织自己的“文凭”。这样的文凭的可信度,我觉得是可以超越教育部颁发的文凭的,你觉得呢?

这就涉及到公信力的问题。教育部文凭是现在最有公信力的文凭,但公信力到底有多高,此处不随便揣测。“网络文凭”的公信力会很高吗?会,但有一定难度。

就像SEO的出现一样,也会出现“网络文凭优化公司”。比如在github搞一大群僵尸用户互相关注,提交各种垃圾代码,确实能提升僵尸群中付费用户的DevScore。微博上靠僵尸炒起来的用户也不少。但这些并非不能防范、过滤。

最极端手段,可以通过“全面实名制”来解决僵尸,这在学习网站并不是不能做到的。但这样,就又要防范“五毛党”这样的真身僵尸了。趋小利的人群挑战公义,天知道谁能胜利。

如果对现实不满,可以怎么办?

首先承认,我是对现实不满的。虽然它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不合理性也有。所谓“大丈夫存于乱世,当建功立业”,于是我就总觉得这些不合理就是留给我去建功立业的,也就总思考该建什么样的功和怎么去立业。而且,不好意思地说,还做了一点点儿实践工作。目前谈不上成功,但也谈不上失败。

近日思之尤甚。踌躇之间,不知未来在何方。做点儿总结,罗列出我想得到的所有道路,望有高人能指点迷津。

我认为可行的办法可以概括为:脑法、心法、手法、脚法、嘴法、眼法和剑法。

“脑法”就是动脑一想就明白,一介草民是无力改变世事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管它合理不合理,接受它,适应它,利用它,享受它。久而久之,对世界也不会不满了,乃至深深爱上这个世界。

“心法”一词是从《明朝那些事儿》里讲王守仁的章节学到的。王守仁是个相当著名的哲学家(但浅薄的我以前从没听说过),他创立了“心法”,对这个我是半知零解。在我看来,“心法”是要对得起良心,但行之有法。具体说,就是利用各种潜规则,可以做不道德的事情,不断获得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资源,但始终坚持良心不泯,待到有机会和能力时,再去改变世界。这确实是很牛的策略。可是我觉得,心法用久了,绝大多数人都会转入脑法。就算能坚持不转,一路走来也小辫子无数。玩脑法团结一致揪住这些小辫子,非常轻松就能废掉玩心法的。就算不被玩死,掣肘太多,做大事也很难。

“手法”是白手起家,亲手做事,每一手都实实在在明明白白。始终不向现实妥协,不做不合理的事,只做合理的事。虽然过程坎坷,甚至有险阻,但不放弃,也不走所谓捷径。因为一无所有,也就不怕失去;因为身份低微,也就不会被排挤。最后能改变世界吗?不知道。但至少不会帮助世界向糟糕的方向走。

“脚法”就是用脚投票,直接开溜,换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世界过下半辈子。

“嘴法”就是开骂。在有些环境里,骂是起作用的,因为有决策权的怕被骂;但有些环境里,决策者虽然也怕被骂,却可以装作听不见,然后就真的跟没被骂过一样。

“眼法”就是所谓“眼不见心不烦”。遁入深山,种菜养猪,自给自足,创造一个自己满意的小世界。

“剑法”就是……朱元璋、李自成、孙中山和毛太祖都是例子。此法比较扯淡。

我曾经属于“脑法”,后来想走“心法”,但现在运用的是“手法”,“嘴法”倒是从未停过。如有机会,我可能也会“脚法”。没“剑法”的胆子,也没“眼法”的身子,这两样是不会用了。

以后怎样呢?是坚持手法,还是改走心法、脑法,或者积极创造脚法?难啊!还是靠嘴法就能生存的世界坦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