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电影

影视书随记

很多东西看过之后,都想写点儿什么,但博客写得越多,越觉得自己语言平乏,思想空洞,不值一晒。但做为一个爱说话的人,表达欲(不是表现欲)一直折磨着我。不说话,宁勿死啊。

从《让子弹飞》开始吧。姜文延续《鬼子来了》对国人“胆小怕事无立场”特点的挖掘,用戏里的话宣告此片要“站着把钱赚了”。提气,特别提气!其实站着赚钱并不很难,难的是愿意站着。当前,多数人还是忌惮站起来。有些人试了试,又蹲下了。我觉得他们的问题是想寻求“循序渐进”,也就是先半蹲试试,再决定是不是完全站起来。结果发现半蹲比蹲着、趴着都累,于是就又蹲下、趴下了。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半蹲与站着相比,也是前者更累。所以,还不如索性直接站起来。站着的时候,肺腑打开,从而呼吸更顺畅。此时最美的风景,是能看到越来越多站起来的人。

奥斯卡揭晓前夕,下载了大部分的最佳影片提名片。本想都看看,和俺领导一起评出个sumoon(Sun&Moon)版最佳影片玩。但其实揭晓前一个都没看。后来慢慢补的。

《午夜巴黎》一开始让我很困扰,为啥找一个专门搞笑的牛仔演文化人。看到一半开始赞叹导演的选择,因为这文化人是个伪文化人。怀旧是一种文艺气质,影片前半部分充满了这个味道。我一向认为多数怀旧人并不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而是逃避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败,又或者承认自己无力引领现实。所以,我开始是当奇幻笑话片看的。随着嵌套时空穿越引发的怀旧递归,一代代的怀旧人变得越来越可笑,最后导演终于揭晓了他要表达的:“最美好的时代就是现在”。

《艺术家》拿到奥斯卡大奖。很可惜我是在获奖后看的,观影情绪可能很有不同,所以没有被它打动。本提都不想提,但给奥斯卡个面子吧。

《The Help》用不算大的故事,展现美国黑人人权运动中,从歧视到不歧视的变化过程。几个黑人演员演得真好!我虽从不歧视人种,但经常鄙视人品。鄙视也是一种歧视。由衷地尊重他人的选择,是美德。明天就见见我带的那个死活不愿意编程序却能在网上玩德州扑克赚钱的毕业生,不能再用逼的方式让他去写程序了。

《来自地球的男人》是另一种《生活大爆炸》,而且布景更简单。一群学术男女凑到一起,围着一张沙发,展现人性中的理性和感性。那个笃信宗教的女教授令我印象深刻。如果自己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突然坍塌了,我们当如何?

《一次别离》荣获最佳外语片。我觉得翻译成《离婚》更贴切。影片从离婚开始,以离婚结束,表达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各种情感,承载的是各种小人物。矛盾,是无处不在的;踌躇,是伴随终身的;选择,是必须要做的。“诚实”是个所有人都赞美,但又很难把持的品格。也许只有宗教能塑造出绝对诚实的人,但也不会消除纠结。加入类似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会怎样呢?总觉得会丑陋的多。我们的社会真的是没有道德底线的吗?我愿意用一片真心去试试看。

英剧《黑镜子》让我好几天都在反思中度过。曾拟好一个博客题目《阳光示人,黑镜省身》,但内容却沉重地写不下去。如果我是首相,我会怎么办?如果我是公众,我会关电视吗?如果我是首相夫人,我会怎样?如果我是那个歌者,会接受那个offer吗?如果我是观众,会跟着起哄吗?如果我是那个黑小子,因反体制而获得享受体制的机会,我会接受吗?无理由的信任是不是比已证明正确的猜忌更可贵?

《生活大爆炸》在继续追。做为标准的理工科宅男,以家中有变形金刚玩具和电烙铁为荣,我看此剧时最大的感触是:我真是太tmd可爱了!如果本科时有这剧,我就不会在女孩子面前那么自卑了。

《绝望的主妇》是应领导要求陪看的。它终于剧终了,但还有点儿不舍。最佩服的是为每集做“前情提要”的人,干净利落切中要害,写Abstract的典范;次佩服的是做每集结束时旁白的人,虽不多现,但偶然会从杂乱的剧情中抽离出某条人生哲理,瞬间升华全剧,是写paper立意的典范;最后才是佩服编剧(虽然前两个人可能也是他),真会编啊!

谢天谢地,领导熬夜看《甄嬛传》,没拉上我。特此感谢!

该写书了。写读书。

自从买了Kindle Touch,我现在一个月读的书(还有咖啡)比以前几年读的都多。对此我相当自豪!我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为什么技术可以改变人与社会。也许伟大的思想和技术无关,但没有技术(比如四大发明中的50%),再伟大的思想也只能属于小圈子。

看了《不二》,不好意思说感受。看了《杰克韦尔奇自传》,商业好无聊。看了《浪潮之巅》,等等,商业怎么这么有意思?

《浪潮之巅》是我近年来少有的读了的纸板书。送了学生一人一本,但多数人不觉得有趣。“工程师的摇篮”果然培养的都是实在工程师,而不是业界领导人啊。还是建议工科学生都读读,至少在将来选老板时能多一些参考。

看了《三体 I & II & III》。纸版买了好久,都没读进去。Kindle版的爱不释卷。披着科幻的外衣,写的全是人性和神性。神性也是人性。和《黑镜》一样,让我痛恨某些自己。

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先用Amazon一个月的免费试用期租了原版看,发现作者真啰嗦;后来翻了翻中文版,发现译者真懂精简(电子版的缘故?)。此书让我自信心爆棚。一直是用自己的心来领悟这个世界,而不是去读先贤经典。我相信自己体会到的更真实,能理解得更深入。此书大概就是印证了。

看了几段余_杰的,不喜欢。有些像方舟子的论证。

正在读王小波的作品。最震撼我的文字!继续看。他可能会成为我的指路明灯。

总结,唯有表现出真实人性的文艺作品,才能震撼人的心灵。

凭自身力量改变世事

“我最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使民众明白可以凭自身力量改变世事。”——昂山素季

2011年1月31日,《让子弹飞》终于在哈尔滨下线了。自从看完此片后,我每天早上都要用手机上的时光网客户端查一下当天哈尔滨影院的排片情况,尤其注意比较它和《非诚勿扰2》的排片数。晚上一个星期的非2,在初期排片数远超子弹,但差距逐渐减少,到后来就开始比子弹少了。这说明了子弹的旺盛战斗力。现在还没有正式的票房数字公布,只是有些消息说能超7亿,铁定成为中国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之前的冠军是《唐山大地震》。《大地震》算不上不好,但至少《子弹》没搞什么公务员包场,而是纯靠观众自己一票一票地顶起来的。

CCTV-10的第10放映室的《2010电影回顾》中有一段评论,大意是说很多所谓国产大片都缺乏诚意,片子质量不高,只靠卖力的宣传和炒作来吸引观众,根本不在乎口碑。而中国的观众还真是钱多人傻,就算口碑不好,也非要去影院凑凑热闹,看看这片到底多糟糕。如此这样,造成各大名导更不用诚意拍片,而票房却总能节节高升。如此这样,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电影质量都这么差强人意了。以张、陈、冯三位为代表的大导演,都在墨守着这条潜规则,追求省心、省力还赚钱的境界。而《让子弹飞》的出现打破了行业秩序,它既让观众明白什么样的电影才值得掏钱,也让大导演们明白怎样才能赚钱还赚名声,还让小导演们明白片子再好也得做足宣传。可以说,姜文是靠个人的追求和大胆,拉起一支队伍,改变了电影界的世事。这事儿,和管理机构的各种精神、文件、装模作样的指手画脚毫无关系。

其实这事儿非等到姜文出手才有转机,挺悲催的。我们作为观众,完全有权力用脚向那些没诚意的电影投票,但我们偏偏就是喜欢一边骂着,一边非要嚼着,觉得能充饥就心满意足了,并不奢望有上好的味道。对各种事情,我们都是这样。不满,就说,就骂,但落到实际,还是与之为伍。有人问:“为啥不做点儿什么来改变它呢?”,回答多半是:“那是领导的事。”“那为啥不去向领导反映呢?”回答是:“领导才不会搭理呢。”于是,世事依旧,每个人都在不满中寻找如何让自己的角色成为“满意”的那一方。

领导们的注意力已经都集中在做立面装修了,每个百姓只是努力让自己的屋子像个样子,但对一栋楼最关键的部分——墙体结构,谁都不关心。

我们信任或不信任领导,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信任自己,不相信凭我们自身力量就能改变世事。我们应该有这份自信的!必须有!

辛苦的葛大爷不是主角

2010贺岁档三大贺岁片,葛优都是主角。万达影城贴出了下面这幅海报:“葛大爷,您辛苦了”。赶在2010年最后一天,终于把三部片子都看完了。由衷感谢葛大爷,感谢他辛辛苦苦地去帮助其它主角。今年贺岁档,葛优并不是真正的主角。

image

自从大陆从香港学来“贺岁片”这个概念之后,就一直是冯小刚+葛优的天下。回想这么多年的贺岁片,能存在于我的记忆中的,只有葛优主演的冯氏喜剧。而且,葛优所演角色的名字全都记不得了,因为他们都是一个样。这种单一的情况甚至使我忘记了《活着》中的富贵,认为葛优是没有演技的。

以前是单人单片担贺岁,今年是单人三片顶贺岁。貌似依然靠葛大爷一个人,但实际上他是在用自己的票房号召力为他人做嫁衣裳。三部片子看下来,能给我留下印象,或感慨万千的,并不是葛优。

  1. 陈凯歌自从娶了陈红,就完蛋了。在陈红当上他的制片人,抓住财政大权之后,就更完蛋了。如果他不和陈红离婚,那么92年的《霸王别姬》就是他唯一能被后世记住的电影了。
  2. 姜文的电影没有孬的。最好的是《鬼子来了》。很高兴,《让子弹飞》里含有一些《鬼子来了》要表达的,同时又通过了电剪。CCAV主持人批子弹那天,我狂担心它被硬性下架,急忙拉着老婆大人去观影。
  3. 《社交网络》开场第一幕戏里有句台词:“中国人中天才的数量,比美国的人口还要多”。我深信这一点,只可惜我们的社会几乎使所有天才都丧失了“站着把钱赚了”的胆量。希望姜文的成功能让更多人敢站起来。
  4. 舒淇真美。虽然是贺岁档唯一的女主角,但她的美不需要任何陪衬。无论开心还是悲伤,她眼中的那份深沉的忧郁都令人无法不怜爱。她的表演使我相信为什么葛优会如此地爱上她,而她又为什么总是拿不起这份感情。
  5. 孙红雷很给力,给姓孙的哈尔滨人力。这个当年混迹于马迭尔宾馆舞厅,与黑道大哥交好的演艺明星,一脸的炮子相,却能演出这样一个角色,把葛优完全盖掉了。男一号是他,女一号是舒淇,葛优、姚晨都是酱油仔。
  6. 川川这个角色大赞。一开始我是以为这个小妮子不会演戏,爹要死了还那么一脸深沉。后来被老婆大人一提醒,才醒悟王朔安排这个角色的用意。她父亲是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白手起家的资本家,为其留下足够维生的财产,让其可以“不想干嘛就不干嘛”。于是她就去背和尚的情诗,去看《资本论》,被《共产党宣言》感动。资本主义社会积累财富,然后自然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的理论。王朔借川川在表达一个愿景,就是希望中国可以正常过渡到真正的共产主义。那时的人,能坦然面对生死荣辱。
  7. 《非诚勿扰2》是用数字摄像机拍的,所以我特意也选了数字影厅。去晚了,只买到第4排的票,于是发现画面的锯齿感还是比较明显的。最杯具的是那50万一瓶的酒,始终就没能看清楚商标是啥。舒淇右肩锁骨上的大伤疤倒是看得很清楚。
  8. 感谢招商银行的8元看大片活动!万达四处卖便宜换票券,柜台标价却总是居高不下,导致培养了一个地下黑票券市场。这营销手段挺好,既保持了自己的高品质形象,又拉到了中低端客户。但实在太折腾消费者了!直接柜台降价多好啊。

希望自此以后,没有葛优的贺岁片也能火爆起来。

教师必看的两部电影——《死亡诗社》和《三个白痴》(微剧透)

从《死亡诗社》得知,原来50、60年代美国的教育和我们的今天差不多。他们改邪归正了,我们也能!

从《三个白痴》得知,原来现在印度的教育和我们差不多。他们正在改,我们不能落后!

《死亡诗社》是1989年的电影,如果不是2003年一名软件学院工程硕士死乞白赖地塞给我一张DVD,可能到现在我还会认为这是一部鬼片。感谢那位同学,可惜我已经忘了你的名字,但确实还记得你的样子。

2003年正好是我教师生涯真正开始的那一年。我非常确信,这部电影极大地影响了我。它使我知道,相比于传授既定的知识,让学生有独立的思想与人格是更重要的。悲情的结局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真的哭了。字幕出现时,我就下了一个决心,要做那样的教师,哪怕被学校开除、被学生赶下讲台。这几年,各种阻力也遇到不少,来自同事和学生的都有。让我能坚持下来的精神力量,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这部电影。想想美国教育改革先驱们的成功,我就相信我也一定能成功。

《三个白痴》是去年的电影,前两天刚看。这个白痴的名字(还有真白痴的译名《三傻大闹宝莱坞》)也让我差点儿与它失之交臂。与《死亡诗社》相较,这部电影描写的背景与当今中国更为接近。但这里教改的推动力是来自于学生,而非片中的教师。欢乐喜剧的风格与结局能给正面对类似困难的人很大希望。

这部电影正好是在登完期末成绩几小时之后看的。今年的期末成绩是我变不及格为及格最严重的一年。相比曾经死守59而不提分的以前,不是我的心变好了,而是我对低分学生的看法变了。以前我认为他们就是一群不学无术只会胡混的人,被抓活该。现在我认为,他们都是有灵性的人,只可惜被死板的教育制度和一根筋的父母逼到这样一个境地,一个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境地。在一切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体系下,他们四处受挫,背负巨大压力,自信心严重不足,以至于都看不清自己心在何处了。虽然让他及格也不能帮他卸下背负的石头,但我至少能做到不再加石头。看完电影后,我对我刚刚做的更有信心了。只是担心,在被及格的同学看来,这会不会只是又一次的蒙混过关。其实,我是想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去追随自己内心的机会。可惜,很少有人能有勇气放弃现在,去追随内心。如果所有人都能遇到片中兰乔那样的人就好了。

除此之外,《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放牛班的春天》也是很著名的“教师电影”。但它们对我造成的震撼都不及这两部。

P.S. 我认为《三个白痴》也是中国学生必看的一部电影,无论成绩排名正第一,还是倒第一。

《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人类史上最后一次屠城

《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中国迄今为止细节做得最好的电影,最具画面震撼力的电影,将画面与内容结合得最好的电影。

从没见过这么出色的群众演员阵容,每个人的每一个表情、动作都完美表现了所该表现的。我仅发现了一处不和谐的地方,就是日军庆典仪式擂鼓舞蹈的时候,在鼓后面的远处的舞蹈者动作幅度不到位,不过这大概也符合现实。现实中集体舞的时候,也会把跳得不够好的放到不起眼的位置。

与群众演员的无懈可击相比,几个明星的表演参差不齐。老斯拍《辛德勒的名单》时,拒绝使用明星演员,怕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并因此为《南京》担心。刘烨很棒,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有刘烨,他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认为那是刘烨。他完全融入了影片的氛围,完全融入了身边的群众演员中。范伟是我最担心的,因为他中国顶尖的喜剧演员啊,尽管我对他的才华和演技相当有信心。事实果然,他刚一露脸,话都没说,就带来了满场的笑声(是整片唯一的一次笑声)。但随后他的表演真棒,让我已经完全忘记了他是范伟。他的角色是最处于安全与不安全中间的那个阶层,两面的情绪都要表达。某种程度上说,他所表现的复杂心态是很典型的。高圆圆,不是花瓶,角色很重要,代表着安全阶层,是难民营里的中国女神。但她无法让我忘记她是高圆圆。当最后她被日军拉走,行将被强奸的时候,我满脑袋想的几乎都是《爱情麻辣烫》里的纯美高中生不要被糟蹋。当她被角川射杀的时候,我真的长出了一口气。

画面的震撼力,我有些不忍心回想。看后好长时间都被郁结着。感谢电影审查组成员们,没有要求删除那些血腥、裸露镜头。观影过程中,我无数次被画面、音效震动着,甚至于毛孔耸立(不是因为怕,而是因为恨)。尽管有角川这样的角色在中和日军的残暴,但对我而言,他只是在衬托日军整体的灭绝人性。

张艺谋、陈凯歌,早期电影注重内容而画面比较简单,后期电影注重画面而内容空洞很多。贾樟柯、张元,还是在用简陋的画面去表达简陋的中国。陆川,第一个用如此精细的画面表达深邃内容的中国导演。

影片有几处缺陷,比如角川这个角色描写得不十分自然;日军屠杀的动机或诱因没有交代,好像是突然就开始杀人了;表达杀和面对杀的反应,明显不如表达奸和面对奸的反应所占的篇幅多,像杀人竞赛这样的事情不应该不表的。最大的问题,出在影片内容之外,那就是商业炒作上有些过火了。网上很多人呼吁抵制该片,因为陆川及制片方天天嚷嚷要拿高票房,用中国人的伤口赚钱。想起老斯将《辛德勒的名单》的所有片酬及分红都捐给了慈善机构,说这些钱是“blood money”,如果自己拿了,良心会不安。这一点做得确实比陆川好很多。但我也可以理解陆川,并不觉得他所作的过分。老斯是个成功的导演、制片人,一部电影的薪水对他来说没多少。陆川做为年轻导演,用四年做这一部电影,整个职业生涯也只拍了三部电影,这部电影的收入对他来说挺重要的。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推荐,但我很难下决心看第二次的电影。

《拉贝日记》

《南京!南京!》散场后35分钟,《拉贝日记》开场了。平心而论,我很难公允地评价《拉贝》,因为直到它结束,我都没有能从《南京》走出来。德国电影的水准真是一般,这样的都能得那么多奖(《窃听风暴》还是不错的)。拉贝没什么感人的地方,任何一个拥有那些资源而完全不用担心死亡的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那么做的,更何况他是被一群马上要回国的老外用举手投票的方式硬推上去的。他也就和下令关门的那个脸上有伤疤的死硬纳粹分子相比,算是有伟大的品格吧。别怪我“忘恩负义”,这些不是我对拉贝的评价,而是《拉贝》一片告诉我的。辛德勒从一个完全自私的出发点最后救了若干犹太人,不仅倾家荡产,而且还要面对生命危险。拉贝虽然有一个崇高的出发点,也倾家荡产,最后回国还被整,以至于潦倒而死,但过程中除了胰岛素用光外(日本人后来给他补充了胰岛素),他什么危险都没有。最后结尾的时候,居然还派一群百姓堵大门去阻止日军。日军在这片子里表现得也真谈不上残暴,他们杀的全是战俘(战俘不杀是兵家大隐患、大累赘),只有一个平民(拉贝的司机);遇到群众用身体保护大门,也只是举枪、瞄准,没真开枪。拉贝还有一句台词:“江面飘着数百具尸体”……这片看得真轻松,唯一经典是那段拉贝和医生(演员是美国著名的龙套,专演变态、智障)的弹唱,逗死我了。歌词大意是希特勒只有一个蛋,他的某个帮凶有两个但是都很小,另一个帮凶和前一个一样大。字幕翻译的真恶,把“ball”翻译成了“胆量”,看来翻译制作人一定是女的,没ball。

杀战俘

杀战俘是各种战争片喜欢表达的一个题材。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戏剧张力的题材。从道德以及国际法角度,确实不该杀战俘。但从军事角度,战俘全杀掉是最好的,唯一副作用是后续遇到的死拼可能会增多,因为投降也是死。战俘需要人看管,得从作战人员里抽调人手做这件事;战俘要吃饭,本不丰厚的后勤给养立刻变得完全不够用;战俘随时可能越狱,只要拿起枪,各个马上就是战士。抓到几十、几百名俘虏,还好办。上万名俘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南京保卫战当官的没打仗就跑了,还把渡江的船都烧了,国民党军队里除了小规模抵抗战死的,基本上都被憋在城里成战俘了。这么多战俘,不杀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屠杀大概就是这么开始的。这样的事情,在中国3000年的内战史上也发生过无数次。

屠城

人类的战争史大概也是屠城史。成吉思汗是最著名的屠城高手,“扬州”和“嘉定”也不过是满清所屠之城中最大的两个罢了。国外的战争史上这样的事情也数不胜数。内战中,也有守军以“保一城百姓平安”为条件的投降协议。屠城动机大概如下几个:

  1. 报复守军的抵抗。为了攻城,死了无数兄弟。破城之后杀红了眼,停不下来了。
  2. 威慑后续要打的城池。不主动投降,就屠城,识相的赶快跑路吧。
  3. 消灭百姓游击的土壤。城破后,如果百姓进行零星抵抗,那就像现在的“恐怖分子”一样,很难防范。于是用屠杀去消灭土壤,就算消灭不了,至少也能吓吓跃跃欲试的人。
  4. 抢劫完毕,屠城走人。如果攻城一方不以占有土地为目的,只是要打劫钱粮、女人和奴隶,那就是杀光没用的人,然后放把火,走人。

分析一下南京大屠杀中杀平民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军队的集体抵抗很微弱,所以不会是1。4不可能,因为日本打中国是要占领的。2有可能。3的可能性最大:

  1. 国民党军队溃散后,不少混入民间,而且藏有武器,为了清剿他们,肯定会杀一些长得像兵的百姓。
  2. 中国的百姓有反抗入侵的传统,偷袭日军的肯定有
  3. 一个平民被杀,他的亲戚朋友中会有人要报仇,于是引发连带反应
  4. 中国百姓里穷人很多,就那么一点儿米粮,日军还要都抢走,于是饿死不如拼死
  5. 到处发生强奸,也引发了无数的百姓报复。夺妻之恨是中国人两大必报之仇之一。

综合来说,日军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后勤供应不足,慰安所建设速度不够快)没有控制好城里的秩序,导致一杀而不可收拾,最后酿成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军不是因为凶残而屠杀,而是因为屠杀而凶残。

我尽量用平和的心态和口吻写下上面的文字,希望能抛开仇恨与民族情绪来审视这件事,这并不代表我亲日,也不代表我忘本。陆川在电影中大概也是在压着自己的情绪来表达日军视角的,这也不能就说明他亲日、为日军翻案等等。

《朗读者》一片中给我最大震撼的是法官质问女主角为什么要帮助纳粹,从她负责看管的集中营里不停挑选人,送往奥斯威辛,而等待他们的就是屠杀。女主角反问到:“如果换了你,你会怎么做?”。法官沉默了,表情尴尬。换了他,他肯定也会执行命令的。

角川这样的角色代表的是日军一方的悲剧。战争对双方的普通百姓和普通士兵来说,都是悲剧。每个人不过是在各自命运的漩涡中,随波逐流,纵然能带上一些“理想”、“主义”的光环,但基本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活下去,然后好好活下去。不要苛求每个人都能站出来抗争命运。

现代资讯已经如此发达,国际舆论的力量已经如此强大,相信以后无论有多大的战争,都不会发生屠城这样的事情了。南京大屠杀可能会是人类史上最后一次屠城。希望几百年后,我们不会像现在淡忘史上无数次屠城一样,淡忘这次屠城。不淡忘的原因,不是仇恨,更不是为了报复……

贫民百万富翁的悲剧

终于看完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开头10分钟看了两遍,被深深吸引两遍。每次都没舍得继续看下去,一定要等家里领导一起看。终于,能等到了!终于,看完全片!赞!

导演一流,剧本一流,剪接一流,音乐一流。三段跨时空叙事彼此呼应,毫不凌乱,最后居然都汇聚到一点,真是厉害!

看后让我许久不能释怀的,是片中的哥哥。(开始严重剧透)

他很早就看出那女孩是狐狸精,一定会给兄弟带来麻烦,于是先是不接纳,但又默认了弟弟的接纳。在看出弟弟稀里糊涂地爱上她之后,又果断地在火车追逐中抛弃她。可惜弟弟糊涂到底,数年后还非要去找她,只好舍命相陪。被爱情冲昏头脑,一心只想找到8岁时的初恋情人的弟弟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此行可能带来的危险,他也不需要知道,因为他有一个有勇有谋的哥哥。哥哥居然搞到了一把手枪,并偷偷带上。危险来临,十余岁的哥哥冷静、果断,以极其专业的手法射杀丐帮老大。随后的安排更显其谋略。他匹马单枪,带着一个只会耍小聪明的弟弟,和一个乏善可陈的舞女,不可能对抗整个丐帮的复仇。于是,他投靠丐帮的死对头,并把舞女送上当第二份见面礼(第一份是丐帮帮主的人头)。这一步棋走得相当巧妙。首先借一个帮派的力量,足以立刻消灭无首的丐帮,保障全家的安全;其次把害人精狐狸精给老大当小老婆,既讨了老大的欢心,又解救了弟弟;最后,弟弟必然被气走,不用加入凶险的黑帮,相信凭他那点儿小聪明混日子还是不成问题的。至于他自己,虽然凶险,至少也有了个稳定的工作。如果故事停在这里,那就是喜剧了。

他只算错了一步,就一步。他应该尽早安排舞女上路,不应该和她为同一个老大服务。数年后,弟弟找到了他(虽然先找的是舞女),也就相当于找到了舞女,于是悲剧开始了。最后,哥哥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弟弟做了最大一次牺牲,放舞女去奔赴那个不会打她的百万富翁,自己以命相换又射杀了一名老大。片尾,弟弟和舞女一起欢快地起舞,帮助导演向印度电影致敬的同时,也表明了哥哥的死给他们带来了多少快乐,以及他们是如何立刻将哥哥忘却的。真是悲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