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NULL

极客读书人

说起来有些不好意思,我本来是不喜读书的,尤其不喜读非技术书。但近两年读书量暴增,而最近一年更是快两星期一本的速度读,绝对是“恶补”。

最近一年对书是有刚需的,因为职业变化很大,需要从书中找各种答案。又因为心境起伏,也要到书中寻求平静。但再向前数一年,我是怎么开始读书的呢?不怕被真正的读书人鄙视,实话说,纯粹是因为有了Kindle。带着科技感的阅读,很合我的胃口。随时在不同的书之间切换,也迎合着我躁动的心。更匪夷的是,我向来不喜欢在书上做标记,记笔记,但在kindle上,却常常highlight。

Kindle上曾只能看盗版中文书,让我很不爽。在其正式入华前,有很多电子书市场涌现,但还是Kindle的感觉最好。现在Kindle终于能买中文正版了,人生完美了!(可恶丫中文市场不支持Kindle Touch,非逼我升级)

在美亚和中亚账号过渡阶段,正是我用Nexus 7(Android系统)看Kindle的时候。两个市场都买了书,但不能自如切换,郁闷。一度想做个App完成这个切换动作。对Kindle账号和存储系统的分析都做完了,却迟迟没时间动手实现。逐渐地,对美亚的需求降低了,也就作罢了。

中国亚马逊每天有本特价书,但只有刷新官网才能看到是什么。于是搞了个脚本放crontab里天天跑,让自己第一时间获知特价讯息。代码放在文后。

这个每日特价还是挺认真的,里面好书不少。我的两个主要书源:轻松读书罗辑思维推荐的书,都在特价里出现过。遇到好的先买下,来不及看也没关系,便宜得先占上,:-)

不知道为什么会写这篇博客。可能因为很久没写了吧。现在每日与人打交道多,与机器打交道少,使我常常怀念折腾机器的日子。读书是人文的,是与人打交道的,但只有科技感能让我投入其中(至今仍极力避免触碰纸书)。这份死宅心境,估计是没得救了。

附:将每日和每周Kindle特价书信息发向邮箱的脚本

险些错过的Any.DO

Any.DO是一个时间管理/任务管理/GTD软件。刚出来时,就在Android Market(Google Play的前身)上被首屏大图推荐好久。还有一些媒体文章炒作,Google前工程师创业云云。装上一看,差点儿没气死我。不说那夸张的大字号有多丑(后来貌似改小一些了,又或者是我习惯了),一个时间管理软件,居然不能设定每个任务的截止时间,要你还有何用?Market的编辑收黑钱了吧?立刻卸载,继续使用Gmail中的Tasks,还花钱买了一个第三方做的手机端。

离开哈工大来到网易云课堂后,我的TODO List扩张了数倍,10来件是经常,超过20也间或有之。Google Tasks完全搞不定,主要遇到三个问题:

  1. 列表太长让人望而生畏、抓不住重点;
  2. 任务的截止时间常常变更,改起来相当麻烦;
  3. 有些任务到截止那天才会被关注到,但此时做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焦头烂额中,上微博求助,加上狂搜“GTD”,试用了很多软件、网站,但都觉得不对路。恍惚中,又想起Any.DO夸张的大字号。反正免费,装回来试试吧。然后,就被折服了,真太tmd的好用了!

以前我瞧不起它只能精确设定今天和明天的任务,现在发现这正是工作规划的重点啊。能把今天和明天安排好,就很不错了,后面的就先扔一边再说。今天没做完的事情,自然沉到明天的当日列表;今天不想做的事,直接拽到明天来保持今日列表的清爽;扔到upcoming的任务,会不失时机地浮到明天、今天,在我眼中过一下,要做就可以马上做,否则再往后“拖”。我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今日列表,就能有条不紊地done。当今日列表清空,还有时间,就再看看明日和upcoming的,拽个把上来,那种感觉好极了。

可以说,Any.DO把Google Tasks中我遇到的三个问题都轻描淡写地解决了。显然,它的设计不是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思维,而是用“面向用户”的产品思维,顺应用户习惯,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复杂的规划问题。而我以前,其实是在用技术思维来评价时间管理软件,适应不了Any.DO也就正常了。

但Google的工程师,技术范儿是不会少的。在PC上,他们既没搞Win32,也没搞Web,而是搞了个Chrome插件!太和我的胃口了!

前段日子它推出了Any.DO Moment功能,在每天早晨自动弹出,带着你逐条检视当天的任务,通过简单的点击来设定是今天、明天、两天后、下周或someday做。这里的交互设计真让人感叹,简单、贴心、强大!

Any.DO和VIM,是两个我曾鄙视,但现在完全离不开的软件。它们的每一个字节都渗透着对用户的深刻理解,实现了超乎用户想象的需求,以至于最初不被理解,但最终改变了用户的生活。

伟大的软件当如此!

“即时奖励”的力量

重来》中有一节叫《罗列问题,不得解决》,说:

“只要有可能,就把问题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片段,直到你能够完全迅速地解决每一个小问题。很简单,这样安排你的任务,就能对你的生产力和积极性产生惊人的影响。”

过程中,当把列表中的小问题一条条划掉时,能“给自己找到一丝满足感、动力以及成就感”。很简单的道理,可惜我直到最近将其应用到工作中。

这篇博客并不是想反省工作方法,而是想说说“即时奖励”的力量。“即时奖励”是我临时创造的名词,意思是每做完一件小事情,都能立即获得奖励(如果有朋友知道这种事情的官方名词,请一定告知)。《自控力》中分析电子游戏为何吸引人时是这么说的:

“‘升级’和‘获胜’随时可能出现,游戏就这样激发了人们的兴趣。这也是人们很难戒掉游戏的原因。”

按照书中理论,当某个动作能获得奖励,就会刺激人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于是不断去做能获得奖励的事情。动作越简单,刺激越强;奖励越大,刺激越强;随机的奖励,也会产生很大的刺激。假如多巴胺有味道,我相信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里一定到处弥漫这种味道。那些不停手机“摇一摇”的人,也一定是多巴胺的俘虏。

如果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我们也能分泌多巴胺,就会快乐地不停工作和学习了,多美好。所以,《重来》说,要把大事情拆成小事情,让心理上觉得事情没那么复杂,很快就能做完,多巴胺就出来了。如果每件小事情完成都有即时奖励,多巴胺会出得更多。这就是“计件工”比“计时工”工作热情更高的原因。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漫长的学期,只到期末才给学习的奖励——分数,那么学生几乎整个学期都是在没有多巴胺刺激的情况下学习的,自然懈怠。如果平时的学习活动,比如作业、测验,都能直接向最终分数做贡献,那么多巴胺就会多一些。

在传统课堂,很多老师都会一节课中插入2-3个跑题,讲讲笑话啥的,能提升课堂效果。这就是把大事情拆分,并给即时奖励。在线教育也有10-20分钟一段视频的共识,做好了拆分,但奖励在哪里呢?弹出的测验题,答对后给人的成就感;积分、成功率等虚拟激励;向SNS分享的炫耀感等。这些都是即时奖励。也许它们不会成为学习的理由,但从前面的分析看,这些都会是促人学习的好手段。再带些随机性,抽个iPad啥的,学习的动力真的就大多了。

在线教育的过去和现在

对半在线教育(就是授课在课堂,用网络辅助)实践过很久,写过很多。但对纯在线教育几乎没写过什么。元旦假期得大块时间能做些总结整理,就仓促弄成本文。鉴于自己已经投身网易云课堂(http://study.163.com),不似旁观者那样可以随意品头论足,所以文中未涉及任何具体的网站名称,只是很泛泛地总结。见识和能力都很有限,定有不少遗漏错误之处,请多多指正!

公开课之前的在线教育

从互联网诞生伊始,在线教育就开始了。彼时的互联网是静态的,一切都是html页面,教育的内容也是以文字、图片的形态存在和传播着。这些内容以网络、计算机技术为主,因为上网的人最想学习的,也是在其它地方难以有效学到的,就是这些知识。与现时不同,那时的站长喜欢在网站显要处留下email,期待访客来鸿。这就是最早的互动学习需求。无论访问量增长还是收到陌生人的email,都是让站长兴奋的事情。某种程度上,他们就是为了这一刻的兴奋而经营着自己的网站。这段时间的在线教育可以用“单向传播,一对一辅导”来形容。

BBS系统的出现使互联网在交互性上有了实时、广播的能力。无论早期的电话拨号BBS还是后期基于TELNET协议的BBS,最初用户来此的目的基本都是从别人的帖子中学习,发帖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自己的文字能被很多远隔千里的人马上看到,并且会有人回复、讨论、赞美,这种感觉是很美妙的。参与者除了收获知识,也收获了虚荣心,满足了好为人师欲。这段时间的在线教育可以用“群体学习”来形容,参与者都是一时精英(尽管那时他们还不为人所知),传播的几乎只是文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基于Web的论坛的出现,多媒体内容越来越丰富,上网的门槛降低,网民群体的知识和能力的平均水平都逐渐下降。慢慢地,主流网民上网的需求从学习知识,变为获取资讯,再变为娱乐八卦。网民需求引导着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其学习功能被逐渐淡忘。但我们必须承认,在线学习的需求从一开始就存在,并且从未消失

学校仍然是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仍然是教育的主导,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仍然是最生动的教育模式。但教育者们并没有视互联网如无物,他们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互联网能为教育带来什么。互联网与教育真正开始联姻

初期,教师会引导学生上网查资料,并通过新闻组、邮件列表、QQ群等形式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有条件的教师还会建立课程网站,将课程资料上传,供学生下载、学习。这些手段方便了师生,扩展了课堂,很受欢迎。于是自然而然地诞生了Blackboard、WebCT和Moodle这样的课程管理系统,为教师提供整体化地互联网教育需求,获得了很大成功。它们的目标是做传统课堂的补充,而不是替代。课堂教学仍然是必要的且核心的一环。

课堂教学在传播上的局限性是天然的。很早以前,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电视台、函授学院就打破了这层局限,让教学内容跨地域传播。但缺少师生交流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它们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成为成人教育的手段。形象下降,名师不愿涉足,更降低了效果。互联网让它们进化为“远程教育”,师生互动已经可以跨地域。但先天的形象使这种形式仍不能获得大众认可。所以,没有名师名校参与,不为教育而为赚钱的远程教育,注定不会成为主流

技术的进步,带宽的提高,让YouTube获得成功。虽然它一开始就是娱乐化的,但逐渐开始有人将一些教育性的内容上传,并获得好评。于是,名校公开课就应运而生了。

公开课时代的在线教育

欧美高校最在乎的是声誉。而对声誉最具影响的,是毕业生。所以学历教育是必须严肃、慎重对待的。但慎重了,就会限制教育的受众,这又与教育家广泛传播的理想不符。公开课正好解决了此矛盾。它有如下优势:

  1. 成本低。随堂拍摄,除了视频制作成本外,基本不需要额外的时间和金钱的支出。甚至有些老师直接用录屏的方式制作公开课,成本趋于0。
  2. 传播范围广。用CC协议发布后,不需学校做多少运营工作,就会有人、机构主动传播。
  3. 责任低。学习效果完全由观看者自负责,学校不做任何辅导、认证
  4. 声誉回报高。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从中获得了开放、渊博、不自私的声誉回报,影响深远

公开课的成功,可用叫好又叫座来形容,但却唯独难见学习效果。学校和教师收获了想收获的,而学生收获的更多只是一针兴奋剂——“我也学过哈佛的课了”。且不说能有多少人完整地学完整门课程,就算学完,缺少辅导与交流,没有作业和考试成绩的证明,多少人能相信自己真的学会或学对了呢?这一点,相信公开课的制作者们也是考虑到的,所以公开课的内容多是传播性更强的人文类课程。

很快,“公开课”这个名词被各种机构借用,成为扩大传播,或者叫“做广告”的手段。比如一些培训机构会制作公开课,培养自己和讲师的知名度。这些公开课有的是节选性的,为纯广告。也有完整的,搏的是相信不可能看视频就学得会。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公开课的优势和缺陷。

2012,现代在线教育元年

现在在线教育的起点并不是2012年,但这一年无疑是其最风生水起的一年,最获得广泛关注的一年。所以我很不科学地将这一年称为元年。

在线教育的根本还是教育,所以一切得从教育的特质出发。这里,并不探讨教育的内涵、使命、意义等,而是只讨论其外在。我认为教育有三要素:

  1. 内容:就是教的是什么。它必须正确,然后还希望先进、实用、有意义
  2. 形式:就是内容的载体。视频还是图文?教室就是视频,书报就是图文。当然还有音频,可和视频算同类。
  3. 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同学之间的交互,将内容变得更符合个体需求,升华学习效果。

为了让三点能发挥出来,教育还有三个重要手段:

  1. 授课:这是最基本的,内容和形式都是通过授课表达,而高超的授课能直接包含部分交互。
  2. 激励:分数、学分、毕业证,这是教育最重要的激励手段。这三者是累积渐进的。最重要的,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承认,成为找工作、升学、落户、出国等的硬指标,构成学生的强需求。
  3. 监督:测验、作业、考试、监考、点名,都是监督手段(虽然也有授课职能,但还是被用作监督更多)。把学习当乐趣,能主动投入的人真的很少。

公开课之前的在线教育有内容有交互,但授课和交互的形式单调。网上的名声、积分等是监督和激励,但并非强需求,只有精英阶层比较在意。可以说,形式上的不足,监督和激励太弱,是没有形成规模的主要原因。公开课之后,形式得到极大改善,内容的权威性增强,但却失去了交互,且无监督和交互,于是叫好叫座无效果。而远程教育的形式和交互都不错,但内容质量一般,没监督,激励形同虚设,故也未达到好的效果。

2012年开始涌现的各种在线教育网站,都是看到了公开课的成功和不足,看到了在线教育的巨大潜力,从而冲入这个市场。它们虽然模式、角度、形态都各有特色,但都没有超出这三个要素和三个手段。

内容

内容决定了用户是否会使用网站。所以内容建设和宣传几乎是所有在线教育网站的起点。除了少量直接基于公开课或聚合其它网站课程外,多数网站为了走好第一步,一般都是创始人亲自上阵,自制课程。如果创始人有教育背景,或者教学天赋,这一步就可以走得很顺,毕竟研发一门精彩的课比设计一个网站更有挑战,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但相信不会有任何一个创始人希望所有课程都是自己操刀,都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讲师来贡献课程。

综合各个网站看,在讲师的选择上,主要有三个来源:学校教师、培训讲师行业专家。从他们贡献的课程看,各有优势。

学校教师的号召力最强,尤其是名校的教师,只要名号打出去,就能吸引大量用户。这些教师也确实教学经验丰富,在相应领域浸淫多年,高开高打,无人能敌,以至于很多人说未来的一门课,只要有一名最好的老师讲一次,就足够了。言外之意,其它讲师,尤其其它非最好的教师,已经不必要了。此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并不会如此绝对。名校教师习惯的教学群体并不是大众,他们讲的课也就不会适合所有人。而且,教师理论性更重一些,与实用的距离比较远。

培训讲师可以弥补学校教师的不足,他们一般更善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所讲的内容也更接近实用、易于理解。但培训行业的教学效果在专家眼中,往往是不值一提的。因为这些讲师一般理论深度有限,实践也非千锤百炼。其趋利性也让教育的内容过度时髦和应试化,甚至有时会故意误导。

行业专家是最难开发的一个内容源。他们有号召力,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有多年的一线经验,受众可谓最广。比较缺的是授课经验。虽然有些专家常做内部培训、报告,但短时间的分享和设计一门系统的课程,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没有“讲课”这一项,所以往往很难抽出时间做这件事。

综上来看,高质量的内容获取是非常不容易的。Khan的坚持非常值得敬佩。有些讲师能跨上面两界,甚至三界,不可多得。

形式

视频和图文,是在线课程的两种主要展现形式,其中尤以视频为最热。

视频压缩技术的进步和带宽的提高才催生了现代在线教育领域,所以视频自然而然地成为主流。但对视频的使用上,不同网站也是千差万别。

一种是直接将课堂授课的形式搬移到网上。公开课属于此列,也有一些专门针对网络制作的课程也是进行形式照搬。视频流中同时或交错呈现讲师或ppt,甚至只有ppt。单节课长度也直接映射课堂,多为50分钟左右。这类课程的优点是制作成本低、易获取,因为教师基本就是驾轻就熟地重新讲一次(甚至直接随堂录,不需额外讲),不用做特别设计。有些科教类的电视节目也可被直接使用。所以采用这种形式的网站内容积累速度是最快的。

另一种是针对网络特点全新制作课程,主要特点是每段视频控制在10分钟左右。有经验的老教师一般都认同一个观点,就是讲课中,如果能每隔10分钟左右插入一个笑话、故事什么的,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因为人的注意力集中往往也就能持续10分钟左右,再长就会疲劳,就需要休息一下。而且,现代人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10分钟的视频符合这个趋势,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门槛,也能更好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短视频也给学习者自组织学习内容,回顾但这给课程设计与制作,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所以现在这类课程还不算多。

图文教程在互联网上存在已久。其主要优势是占带宽低,制作简便,修改容易。但吸引力总是不如视频。一个心理因素是,学生能耐心看10分钟的视频,但很难耐心看3屏以上的文字,尽管前者比后者需要更长的时间,信息量也更大。不过视频课程看多了之后,我却越来越喜欢图文教程,因为阅读速度可控,前后翻查方便,可以直接搜索、跳过。确实有些内容用静态形式不容易表达清楚,可以再用简短的视频或flash制作。图文形式的在线课程很少,试用之可以发现,设计者常常刻意将一个单元的内容控制在1-2屏以内,通过翻页的方式来进行单元跳转。学生的浮躁,真是让课程设计者煞费苦心。

交互

交互性是互联网的一大法宝,所以在线教育在交互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最能超越传统课堂的地方。微博、人人、QQ、博客这类工具早就被很多老师自发地使用,所以教师是有利用网络交互的需求的。在线教育网站也无一例外地提供了交互功能。在传统课程中,交互行为主要发生在课堂、作业和课外。在线教育并没有突破这个范畴。

授课时的交互功能主要实现有嵌入题目和即时聊天工具。

嵌入题目”脱胎自教师的“当堂提问”,但能更好地适应个体差异,不会总被嘴快的学生抢先,让思维慢的学生失去思维的乐趣和成就感。从教学角度看,刚学完的知识马上用来解题,能很好地巩固学习效果。做错了,回来重新听一遍再做;做对了,能收获自信心和继续学的动力。这里的要点是“即时判对错”。课堂上有老师评判,而网络上只能用计算机评判。ACM是计算机评判复杂问题对错的样板,自然被多家网站采用。而选择题、判断题,以及简单计算题更不在话下。但计算机评判不了的问题还有太多,只能期待人工智能的突破。

异步视频授课时教师不在现场,自然不能与学生实时交互。于是有网站利用实时视频广播技术构造直播的网上课程,并提供即时聊天室。这时的交互已经很接近真实课堂的感受了,但也丢失了网络交互个性化的一面。而且,对没能参加直播,只看课程回放的用户来说,录像里的那些交互总是怪怪的。但不管怎么说,在课堂即时向教师提问,是中国学生非常缺少的能力。网络课堂让提问意识有所提升,是好现象。

作业/考试的交互简而言之就是学生答题,教师评分,有评语则更佳。嵌入题目的评测手段在这里依然可以使用,且让作业能实时评分,提升学生做题时的活力,这是传统课堂做不到的。但对那些只能人工评分的题目,在线教育遇到了大麻烦,因为没有足够的教师、助教来做这件事,于是有的网站将此做成收费服务,而免费的则使用peer review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有规避不了的问题(比如peer能力不足、评分标准难统一等),但是前景很大。它最强大之处是让学生行使教师职责,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课外交互在传统课堂中以学生卧谈、教师定点答疑的形式存在,空间时间受限,但交流的效果好。QQ、论坛等交流形式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交流效率,但效果在某些方面较差,比如不能自如地写写画画。这是在线交流的老问题了,不太好解决。在线教育网站们并没有尝试解决此问题,而是从“问答”角度寻求新的创新点,比如采用stackoverflow、知乎的形式组织问答和评论,用群体投票顶出好问题和好答案。

以上评述的都是通用的交互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垂直教育网站针对学科特点,开发了只有该学科才用得到的交互工具,很惊艳。

激励

授课只是一个动词,是内容、形式、交互等的综合运用,并无自己独特的东西,所以这里不再进行赘述。直接进入激励。

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有两类,能坚持学习的和不能坚持的。对于能坚持的来说,不用任何激励,求知欲本身就足够了。对不能坚持的学生来说,必须给些刺激,让他尽量坚持一下。这个刺激就是激励手段。

激励手段可分为两种,虚拟和实物。虚拟激励从网游中学到了很多,常见概念有积分、学分、成就、技能、奖章等等。这些数字化的东西在游戏中大放异彩,让无数人为之痴狂。但在学习中,因为学习本身是苦差事,虚拟的激励只能带来苦中求乐,而不是彻底的乐趣,所以激励效果有,但不会很大。然而,不能小看这些激励,因为它们是构造实物激励的基础。

实物激励常见三种,证书、工作和钱

证书要获得承认,才有价值。名师个人或名校颁发的证书现在还有一定价值,但如果在线教育的监督工作做不好,很快就会失去价值。非名人名校还未见到颁发证书的。

工作是很直观的激励。已经能看到有两位数的学生因在线学习表现出众,而获得工作。凭那些创始人的影响力,安排个把工作不是难事,更何况这些网站本身也有人员需求。一个更耐人寻味的问题是,如果这些孩子不学这门网络课,他们就找不到相当的工作吗?

证书和工作都还是试探性的,目前未具有规模效应,甚至还没有可复制性,吸引力有限。但“钱”是真的,所以有些收费课程承诺,只要学完,就退回一定比例的学费。这个很实在!

监督

监督关注两件事,是否做了,是否是自己做的。“是否做了”很容易判断,所有网站都会把学生的每一步学习动作都记录在案。“是否是自己做的”是个大难题。

有些网站会在注册或选课时让学生勾选“诚信声明”。这个,真没啥用。有的会在视频播放器里隔段时间就出现一个需要学生点击的按钮之类,通过点击速度的快慢来判断专心程度。更多的是用作业、考试的形式来判断学生是否学会,但这两样又最容易利用网络的掩护作弊。于是有的网站干脆搞线下考试,有监考的那种。这真的是好的解决办法吗?

作弊问题解决不好,在线教育难成主流,尤其在最善作弊的中国。这方面,很多高新技术有望派上用场。解决好了,能比传统文凭更可信。

 

 

 

 

 

在职场学到的几件事

入职网易杭州研究院教育产品部快四个月了。一知半解地体会了很多东西,有能说的,也有不能说的。挑能说的,自我感觉靠谱的,说上几句,希望列位职场老手们指点一下我这个“应届大学生”。

第一件事就是“必须慎重说话”。慎重说话谁都懂,但我还加了个“必须”。

我在工大混的路子,是“必须慎重说话”的。思路很简单: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实话,句句都是往“理”上说,既不是为了私利,也不想为害他人,更何况说错了我敢承认、肯道歉,那还有啥必要绕弯说话甚至噤声呢?所以十年来都是这样过的,虽然年年有人劝我慎言,我却年年言论更开。结果是,十年来同事中未曾有过一个敌人,美名口碑倒还积攒了一些,以至于我引以为傲,甚至狂妄地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像我那样做。很多人说我是运气好才有这样的结果,换个环境就会一败涂地了。彼时我还不太信,认为那是因为该环境中的人没看透。现在我信了。在工大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点:

  1. 无欲无求。几乎没和任何人产生过利益冲突,好事儿主动谦让,坏事儿主动承担,不想升职,不愿当官。做为一个基层员工,这样几乎不可能有敌人
  2. 自给自足。除了领导分配的些微工作,剩下的都是自娱自乐。做好了满足下虚荣心,做不好也碍不到别人。带几个学生干干,他们求的也就是一份经历,无甚纠结
  3. 有恃无恐。高校铁饭碗,旱涝保收,生活无忧,谁也整不着我

其实这里最重要的是第三条,有它做基础,才会有1和2。会有企业提供第三条吗?不会的,所以1和2在企业也做不到(也许到了一定层次能做到?),那么也就可以推论,在企业里,如果不慎重说话,结果很难是好的。

第二件事是“沟通技巧非常重要”。这其实是第一条的自然延伸。慎重说话,包含两层,先要分清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而该说的,要用很好的沟通技巧来表达。如果沟通得不好,还不如不说。那么反过来说,如果沟通技巧好,有些不该说的话也就可以说出来了,并能起到好效果。《浪潮之巅》和《数学之美》的@出版人周筠 在知乎讨论如何同不喜欢的人相处时,说到她花了三四万元读MBA只学到了一句话:“一切都可以沟通”。真是金玉良句,带着这样的信念,再配上沟通技巧,还会有搞不定的事情吗?

哈工大以“工程师的摇篮”传名,培养出的学生实打实干活的能力很强,并由此派生出了实打实的沟通习惯,我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并一度以此为荣。但最近常常因此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周围同事来自浙大的居多,我发现他们中很多人在沟通上就很厉害,虽不是巧舌如簧,但听起来就是舒服,常常能逐渐化解分歧,稳步推进工作。我一直在细心观察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技巧挺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他们先想人,再想事。这不是“对人不对事”的意思,而是说,先去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然后用对方可接受的语言沟通事情。而我,一向是无论对谁,话都一样地说,反正道理都是相同的吗,结果就杯具了。最近在读《关键对话》,也印证了这一点。

这就自然引出了第三件事,“要能洞悉人性”。子曰“因材施教”,但我一直没践行过,而是按照培养目标,想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工程师。也确实学生太多,真没精力逐个了解。这使我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就是“以己度人”,总认为别人和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在职场中如果还这样,会死得很惨。

上周六参加了一个《时间管理——成就卓越人生》的培训,讲师李冲带着40个听众一起做了个活动,挖掘出各自的三个核心价值观(顺便说一下,我的核心价值观从高到低是自由创造成就)。结果真是形态各异,能有一个价值观重叠的人已算缘分,两个重叠的凤毛麟角,三个都重叠没听说。然后讲师现场演示了一些从对方价值观出发来说服对方的例子,给我很大启发。但不是每个人都把价值观写在脸上的,所以必须靠观察来洞悉人性,判断出对方的价值观,从对方的角度开始沟通,才能无往不利。

第四件事是“规划优先于执行”,而且越早规划越好。上周五参加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满场就讲了一件事,要给自己和下属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带着远景目标开展工作。甚至公司都画好了图谱,每个人可以按图找自己的位置。最开始我是不以为然的,因为个人习惯是随性做事,把每件事都尽力做到最好,它们的结果会累积迭代,逐渐形成业绩,那么升职加薪就自然而然地相继到来,完全不用苛求。这样做事的日子很快乐,虽然有时因为方向分散,导致成果不能形成合力,但也算经过很多人不曾经过的风景,多见识一些东西。经历就是财富,只不过要有耐心等待变现的那一天。在企业里这样随性,能否成功呢?我不知道,也许有机会。但走主流路线肯定是机会最大的。比如说,上司会更希望下属是有长远目标的,这样才好管理,才容易画饼。散仙的仙气再大,也不好管啊。

由此引申到具体的事情上,也是要规划优先于执行的。我以往做事习惯都是简单想想,做着再说。这样虽然弯路不少,但弯路风景独好啊。而且经验累积,弯路会越走越少。最重要的是,这样很有探险的感觉,因为总会有没想到的突发情况,再靠随机应变处理,很有成就感。我这是用玩游戏的心情做事啊。但同样思路在企业就很糟糕,因为企业里讲究可控,哪怕效率会降低。先做好规划,就能让过程基本可控,也便于团队合作。

第五件事是从前四件悟出来的,是“敢于改变自己”。以前在学校和体制斗,其乐无穷。到了企业,一上来也想斗斗这里的体制,但发现完全不应该。倒不是企业的体制好,不该斗,而是企业的体制有其积极的合理性。为了整体效率,企业体制中会有一些不合理甚至腐朽的地方,但如果这些被改变了,很可能合理的那些就要坏掉了。所以,改变自己,适应企业的体制,才是合理的。当然,不能让自己变坏。如果一个企业的体制、文化是让你变坏,那么就该果断离开。

上面这五件事只是我学到的目标方向,还未学到该如何做到。任重道远啊,急需充电读书,及各方朋友支援则个!

蹦极记

四个多月没写博客了。不是来到网易的这段时间无事可写,无感可发,而是实在发生了太多事情,有太多感悟,其中绝大多数自己还没有想明白、理清楚,完全写不出来。而且,每周5个工作日的脑力消耗是以往数倍,到了周末就真的懈怠得完全不想思考任何事情。这是很糟糕的。其实,每周的忙忙碌碌却少产生令人兴奋的结果,我发现是自己的时间管理出现了问题,让自己没有固定的时间专注于思考,专注于做有创造性的事情,像极了我刚刚留校的那半年。所以今天打开久违的博客后台,强迫自己再用写博客的方式来总结、反省、思考未来……

《蹦极记》是我在头脑中已经零碎策划过很久的一篇博客。这不是一个惊险故事,也不是旅游游记,而是一次对内心的探索之旅,让我认识了若干自己的思维定式。

2012年7月25日,我南下找工作,我家领导相随,她师弟春哥去南大报到,我们就相约一起途径大连,拜访侯哥、小芳一家。次日上午,5个人一起去星海公园游泳。小芳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双人字拖。这东西我第一次穿,不太舒服,只觉好玩。

是日天冷,两名女士不肯下水,就三个男生扑腾了下去。浪来浪去,几口咸水,倒也有趣。其间远远望到一蹦极塔,一个又一个“大”字型的人跳下弹上,让我心里略有向往。

恰时侯哥问了一句:“你们敢蹦极吗?”

春哥当即摇头,而我不假思索地说:“很想试试。”

“那咱们去蹦极吧,我也想试试很久了。”侯哥眼中充满了光亮。

“好啊!”我当即附和。但此话一出,我心中泛起的不是兴奋,而是恐惧。这个感觉,很像我郑重对外宣布要离开高校去企业时的感觉。无论之前想得多么美好,计划得多么周全,但当未知的事情真的要发生,大大小小的担心总是会袭入脑中

这是我发现的自己的第一个思维定式。其实所担心的事情之前都想过,但那时被事情本身的兴奋感左右,对负面事情的评估趋于乐观,甚至完全置之不理。而事到临头时,所有负面都必须面对且解决,心境与情绪就发生变化了。

恐惧来袭,继续还是退出?这道选择题挖掘出了我的第二个思维定式:“当自己做不出选择时,就把选择权交给外界,用外力决定进程”。我是这么做的:“咱们去看看吧,不过我觉得今天蹦不成,因为我家领导在,她胆小。如果当她的面跳,会吓坏她的。”这是我找来的第一个借口,挺无耻的借口。掩饰了自己的恐惧,把责任推给别人,还营造了自己好丈夫的形象。而且我相信她真的不会支持我做这件事。从这个借口可以看出,此时我内心其实已经趋向于不去跳了。

侯哥表示先去看看,旭春继续表示只看我们跳。上岸穿衣服走,然后征求领导意见——“去跳吧”。天,你是真心爱我的吗?但她的轻松,也让我轻松了,我是真的担心她会害怕的。于是,尽管仍然有点儿害怕,但已开始期待那一跳。我先是控制着自己的恐惧,让自己表现得轻松,因为我相信外相也会影响内心。然后给自己找到了第二个借口:如果票价超过200,那就是不值得的。

票价多少我已经忘记了,但肯定不到200。尽管旭春阻挠,侯哥还是买了三张票。我们开始登塔了。电梯之后是楼梯,在上楼梯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借口,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人字拖。怎么能穿着这个倒吊在空中呢?鞋一定会飞走的!

跳台排队处有4、5个人,其中还有两个mm。侯哥提议先上一层到观景台看看别人怎么跳的,再来排队,我欣然同意,因为那两个mm也穿着人字拖(还有短裙)。

两个mm在队伍中不断后退,前面插入了好几个人,有非常潇洒鱼跃的,也有被一脚踢下的。侯哥说:“等那两个mm跳完咱们就排队去。mm都跳了,咱们就没理由不跳了。”原来,他的内心也是一样焦灼的。

两个mm终于先后上了跳台。人字拖无须担心,工作人员用胶带解决这个问题。短裙也无需期待,胶带真是万能。但就在最后那一步的迈出,两个mm都死死抱住栏杆不放,推都推不动,最后都原路走回了。

我们上了,侯哥第一,我第二,旭春殿后。做准备时,我还能要求工作人员用胶带缠绕一下我的衣服,以免倒垂时露出肚皮,被一句“大老爷们怕啥”给否了。走上跳台,挥手的时候,心里也还是挺平静的。

蹦极-挥手

 

接下来是这个动作:

蹦极-起跳

半个脚掌已悬空,只靠脚后跟支撑。下面是大海,四周是天空。我依照教练的指示双手高高举起,但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重心前倾,只能后坠,紧紧地靠在教练的腿上。

那时,我真的很害怕很害怕很害怕。突然我想到了刘未鹏博客中的经典系列文章《逃出你的肖申克》,谈到“我们的大脑中同时存在着远古的自我,和现代的自我,并且两者并没有完美协调”,这是因为“进化年代较近的大脑模块和较久远的模块之间要达成完美沟通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之前便会造成多个模块之间面对同一个问题决策不一致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明明知道赌博,烟酒,犯罪是不对的,然而内心的一个小声音却在喋喋不休地催我们动手去做……”。

现在我面对的情况是,现代的、理智的大脑在一路上都告诉我,从物理学上说,只要器械不出查错,蹦极是100%安全的;从统计学上说,器械出错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从心理学上说,工大十年的人生完美之至,死而无憾。是现代的大脑带着我一步步走来,而那个原始的、自动趋避一切风险的大脑却始终告诉我,不要这么做。直到最后这一步,面对天空和大海,原始的大脑发出了最强的信号,完全地控制了我的下半身。幸好现代的大脑还牢牢控制着上半身,让双手始终高高举着。

保持这个姿势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但我真的想到了刘未鹏的博客,想到了所有的安全理论。如果不是这样激发理智的大脑,可能上半身也失守了。

接下来,是这一幕:

蹦极-跳下

没错,我被推了下去。那一瞬间,理智彻底崩塌,血气上涌,浑身肌肉收缩,仿佛行将殒命。如果在一个寂静无人的小巷死角,某通缉杀人犯用枪指着我的脑袋,我所有的反应应该如出一辙。

当在空中上下翻腾时,心情反倒无比释然了。一方面是已经证明了安全,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死”过一回吧。但肌肉还是无法放松,尽管我一再发出该放松的信号。下图被弯成弓形的人字拖最知道我的肌肉有多紧张。

蹦极-漂浮

成功着陆后,兴奋异常,我居然会感觉自己是直挺挺地,由教练稍加外力推动而自由落体的。直到看到照片、视频,才确认自己重心始终向后的事实。这里看出了自己第三个思维定式:被胜利冲昏头脑而忘记靠运气或外力解决的问题

兴奋的不只我一人,侯哥和我都表示找机会要再玩一次,并且做出鱼跃、空中挥手等动作。但侯哥却能坦陈在跳台上多么害怕的事实。而旭春完全被逼的,也下来了,根本不想再来一次。

经此一事,除了明晰地发现自己三个思维定式这种收获外,胆量确实有所增长,不知道这对一向胆大甚至会妄为的我,是不是好事。

所谓个人成长,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冲破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天花板,上升一层新境界。蹦极这件事,我觉得对个人的心理锻炼是非常有裨益的,可能类同与素质拓展训练(从未参加过,:-()吧。建议没试过的朋友可以试试。一个经验是,一定事先谈好官方拍的照片和视频的价格,否则等下来再谈,那就是被狠宰啊。

最后分享一下我花200大洋买回的视频,有露点的哦!

留校十年庆,自此向南飞

2002年7月份的工资是我的第一笔工资。虽然这点儿都不用上税的钱9月份才拿到,但这不能否认我是7月份留校的事实。所以,我留校整十年了。从25岁到35岁,据说这是一个人最黄金的年华。未来未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最黄金”。但无论前路几许,我都知道,这一定是我最开心的十年

本科毕业时的理想是自己写的程序能运行在每一台电脑。尽管那时大学的课程好混得不得了,但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环境也好得不得了。做为少见的在本科阶段正经写过代码(好像有过万行吧)的我,应该找得到期望的公司(彼时目标是金山,因为民族主义、求伯君和雷军)实现我的理想,可我却选择了协议留校。也就是说,我放弃了理想。

很多人说我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从当年的表现看,我完全不是。放弃理想的过程非常干净利索,几乎没有任何纠结。现在回想主要原因,大概是难拒保研惑,难违父母意,难舍师生情。一向自以为理性的我,在人生的节骨眼却做了感性的决定。“成长”两字里的折转沟环真是不少。

以工作协议为质,保送读研两年后,我正式留校了。这是一条相当平稳的路,而且前途看得到很多光明。有多光明呢?比如说在2005年学院组织10名青年教师成立了一个青年论坛,意图培养未来的领军人。当时力推此事的徐院长是很有眼光的,因为这10人中现在已有6人是院级或以上的领导,7人是博导,9人是教授。当然,剩下的那一个就是我,他唯一看走眼的。

性格真的决定命运。虽然我背弃了理想,又选择了平稳的职业,可内心的不安分不仅没有减弱,反倒更加肆无忌惮。也许因为这份职业不是心甘情愿的,于是就要让职业道路上的每一步都随心所欲,这样才会开心。

我有多随心所欲,看看我的旧博客就知道了。随便挑几篇有代表性的吧:《我们的世界并不像传说的那样》、《我为什么爱说难听话》、《让学生主动学习》、《网络改变教与学——2010年新留校教师培训(视频)》。

这十年,宁肯惹领导、同事、学生不开心,也要做自己喜欢且内心认同的事情,坚守自己的底线,时刻准备着被扫地出门。但哈工大真的好可爱,特立独行非主流的我,不仅鲜受到排挤、诽谤和打压,反倒遭遇各种各种支持、帮助与鼓励。虽然从外人的眼光看,我博士退学,职称去年刚到副教授,没车没娃没官位,整天守着一个缺经费少政策没技术含量不断被模仿的乐学网,这十年是相当失败的。但在目前中国的环境下,有多少人可以完全顺从良心与兴趣做事,不仅把事做成,还能让上下赞许,并持续十年呢?所以我很为这十年自豪。此时此刻的心境,已有几分功成名就的感觉。假如明日便是世界末日,我定可以坦然视之,毫无遗憾

既然已可坦然赴死,那么就不必在乎35岁之后会发生什么了。所以,去年,在评职称前夜,我做出了今生最大的决定,也是最冒险的决定,那就是追随理想,离开高校,进入企业

如果继续留在高校,我很难再继续开心,因为如果想把教学做得更好,扩大影响面,我就得从领导们暗示给我的几个官职中接受一个。这让我有一种会被招安的感觉。做为平头百姓,我只需为自己负责,和别人也无利害纠葛。做官,则掣肘多、诱惑多,很难再随性。我并不是固执得想永远不向现实妥协,我明白适当妥协去获得更大成功的道理,但我不想在工大妥协。我希望留给工大的都是纯净的,让自己成为一道传奇;我也希望永远不会触碰到工大的阴暗面,愿它在我心中一直是那么可爱。

于是,我知道,我该离开工大了。

那下一步是哪里呢?我必须弥补十年前的遗憾,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了。当然,现在的理想已非十年前那么简单。我发现了三件我特别想做的事:

  1. 写有很多人用的软件。这是我十年前理想的延续,但更现实了。我对编程这件事仍非常热爱。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比如和老婆吵架),我就去编程,一会儿就喜不自禁了。
  2. 通过改变教育来改变世界。这十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对教育的兴趣。这是我愿意奋斗一生的事业。(见《只有互联网能挽救我们的教育》)
  3. 离开哈尔滨。35年,我始终都在这座城市。十年前我天真地以为互联网真的能让我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现在,我迫不及待地想离开这里,去与更多的牛人共事,去亲身体验不同的民风与文化。

把这三件事综合起来,就是到另一个城市,进入企业,做互联网教育。这是我向南飞的目标,已经确定的目标。

很多人说我疯了,很多人说我有病,很多人说我要完蛋。我知道面对这个选择,有多大的风险,也知道自己有什么欠缺。

  1. 我对社会、企业一无所知,始终只是生活在象牙塔的童话里
  2. 论技术,我在同龄人中已落下乘,比之一些优秀的本科生可能都不如,经验也很有限
  3. 没有多少管理经验,却有着不小的年纪和一个副教授头衔,能当何用?

可以说,我就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惴惴不安地走入社会,充满好奇,也充满警惕。但我愿意学习,不介意从头做起。我拥有无人可比的热情,一线教学的经验,和对互联网教育的亲身体会。我有特别的执着和胆量,乐观和强大的心脏。最重要的,我在追随自己的理想,并做好了为实现理想而途中妥协的准备。所以,我觉得我不会完蛋。

做为一个非常普通的人,现在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追随理想的机会。妻子刚博士毕业,还未开始她的事业,且支持我疯狂的想法;膝下无子,没有拖累;双方父母还能自己照顾自己,暂不需要我们日夜陪伴。虽羽不丰、翼已老,若此时不飞,终为憾

谨以此文,追忆传奇的十年,并做求职一封,不知天下英雄,可有道同之人能容在下?

项目式课程调研报告

本文以对计算机学院09级同学的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探讨项目式课程成功做到了什么,以及仍存在的问题。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最近学校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的课程建设模式。徐晓飞校长助理的《推行基于项目的学习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一文中谈到:

这一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以项目(组)形式完成一或多项任务(作品、设计、工艺、模型、装置、软件等),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总结表达其过程及产出物。基于项目的学习可使学生围绕具体项目,充分学习、选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项目构思设计、实际体验、探索创新、内化吸收的过程中,以团队为组织形式自主地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技能并获得发展,能够提高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技能,使其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和工作态度。

在徐校长助理任计算机学院院长期间就已在院内试行这种教学方式。09级学生是第一届大规模必修项目式课程的学生。他们已经修习了“大一年度创新项目”和“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I & II & III”四门项目式课程,并且即将修习“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IV”。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没有课堂授课,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指导教师,用一个学期(大一年度创新项目是一年)的时间,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大一年度项目的主题不限,软开I与数据结构有关,软开II重点是数据库和软件工程,软开III的核心是操作系统,软开IV是编译原理。

笔者亲自组织并参与了软开III的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结束时,在乐学网发布了一份针对这四门项目式课程的调查问卷。本文就是调查结果的分析报告。先介绍一下此问卷的整体情况:

  1. 是匿名调查,并告知了学生
  2. 非强制性参与,所有参与的学生均出于自愿
  3. 课程共有179名学生,83人填写了问卷,占总人数的46.37%
  4. 发布问卷时学生已经获知软开III成绩。176人(3人病事假未参加答辩)中有45人因未做任何工作或存在剽窃行为而得0分。其余131人平均分为81.40分。总平均分60.59。(注:非最终成绩。只是笔者针对答辩情况的评分。最终成绩要结合平时成绩和其它评委的评分)
  5. 参与调查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获得了成绩的。也就是说,参与调查的学生以“好”学生为主。在阅读结果时,应该考虑到这层因素。详见第17题的分析。

1. 在这些课程开始之前,你最希望能从课程获得什么?

题目中虽有“最”字,但是多选题,目的是了解学生心中最高的那几个期望是什么。从结果看,多数学生对能力和知识都有渴求。更有1/3的学生期望课程结束能有像样的作品,这是非常好的目标,如果达成,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获得可以对外自豪展示的东西,以证明课程的成功。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多数学生都是唯分是从、分分计较,没有激情,缺乏主动,但调查结果却与这种感受完全相反。这说明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是好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未必能坚守住价值观。

2. 从这些课程你获得分数和学分以外的收获了吗?

60.24%的同学获得了一定或更多的收获,87.96%的同学至少有点儿收获。从此比例看,项目式课程是比较成功的。不过,如果考虑到参与人群偏向于“好”学生,实际有收获学生的比例还会有一定的降低。

3. 如果有收获,你收获到了什么?

此题为多选,且没有收获的同学可以不填。在答卷的80位同学中,收获前三甲是自学能力、编程能力和理论知识。其它方面的收获比例不大。与第1题28为同学期望获得作品相比,只有16位收获了作品,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10.13%的同学选择收获了“投机取巧的能力”,这是课程评分把关不严带来的结果。

很遗憾,设计问卷时未加上对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选项。这是下次调查要改进的。

4.  如果有失去,你失去了什么?

共64位同学回答了此题。近1/3的人因为这些课而失去了专业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非常可惜的。诚实与信任的失去,还是教师把关不严造成的。

选“其它”的最多,说明问卷设计不够全面。细节请看第6题。

5. 你选择了还有“其它”收获,是什么?

只有6位同学给出答案:耐心,执行力;领略了内核版本问题造成的各种麻烦;没多大收获;结识新队友;“应付”的经验;对一些底层硬件驱动的东西有了兴趣

6. 你选择了还失去“其它”,具体是什么?

回答此题的人很多,其中大多数填写的都是“时间”。从付出与回报看,很多同学认为这些课程比较浪费时间。

回答中比较值得玩味的几条是:

  1. 对大学老师的仰慕
  2. 心目中老师公正的形象
  3. 对项目的精益求精精神
  4. 对自己认真做的做法的坚信
  5. 对中国大学的信心

这些“失去”与教师所做是分不开的。接下来几个问题都是针对指导教师的。

7. 在技术方面,你认为哪种风格的指导教师是最好的?

此问反应了学生的期望。可以看出,学生是理性的,并非全都希望老师能手把手来教。指导老师只要做好“导”就可以让学生满意了。但实际情况呢?

8. 你经历的指导教师主要是哪种风格?

只有43.37%的指导老师能达到学生的基本期望。20.48%的老师所指导的项目不是他所擅长的方向。超出1/3的老师愧对“师”字。

9. 你希望指导教师怎样指导项目?

可以看出,有92.77%的学生是希望老师能定期对他们进行督促、检查的。人都有惰性,大多数学生都能正视这一点,并期望教师帮助他们克服惰性。学生够上进,教师做得如何呢?

10. 你经历的指导教师主要是怎样的?

超过1/5的教师不是“师”。近2/3的教师对项目的关注频度较低。

11. 你感觉在最后结题时,多数指导老师对项目进展和团队的了解程度如何?

92.78%的教师对项目和团队成员了解不足,更有近1/3的教师基本不了解。这种情况下对项目评分,偶然性就非常大了,难保公允。

12. 你最喜欢通过什么渠道与指导教师交流?

基本来说,面对面和网络是持平的,所以两个渠道都应该提供。用网络做初步交流,如果有必要再约时间地点面对面交流。软开III提倡的就是这种方式。我们在乐学网为每个小组创建了一个内部讨论区,指导教师可以和小组成员随时讨论。好处是:

  1. 学生提问时心理障碍比较小,不用担心时间是否合适,是否打扰老师
  2. 帖子里可以带截图、链接等面对面未必方便展示的内容
  3. 讨论过程全组成员都能看到
  4. 发帖过程是一个重新思考、总结的过程,能升华知识。比如有的学生发完提问贴后,旋即就回帖说想到答案了。
  5. 讨论过程有详细记录,既能用来证明学生做了实际工作,也能证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指导

但从软开III看,多数组并没有形成讨论。一方面是学生还是被动为主,鲜有主动提问;另一方面是很多提问如石沉大海,教师根本不予回复。

13. 你曾主动向指导教师发问或要求检查进度吗?

此结果说明大多数学生非常缺乏主动性。有一些老师采用的“学生来找才指导”的策略,是非常不应该采用的。

14. 你最喜欢哪种项目分配方式?

此题结果从项目分配的角度说明我们的学生多数是有自主性的。可能最佳项目分配方式是允许学生自拟,同时教师提供一定量的可选项目。

15. 你认为项目组有多少人最合适?

由此来看,2-3人的分组是最佳配置。1/3以上的同学选择单人单组,说明他们并没能体会到团队的甜头,在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上我们做得很不够。

16. 在软开III之前的项目中,你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有多少?

此题只针对大一创新和软开I & II。项目组中几乎什么都不做,依靠能力强的同学完成项目,最后也能拿到分数的行为,被学生称为“打酱油”。据这些课程指导老师的普遍感受,非“酱油”的学生数量约等于组数,也就是说多数组是只有一个人干,其它人打酱油。所以此题结果能看出,参与调查的还是“好”学生居多。下一题可以更清晰地证明这一点。

17. 在软开III中,你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有多少?

首先和16题的结果相比较,软开III所采取的措施让酱油党有所减少。这是发生在大三下学期的事情。相信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像软开III这样做,酱油党是可以几乎绝迹的。主要做法是:

  1. 课程初大力宣传会严打酱油,并制定相应制度(并隐约渗透一个意思,只要是自己做的,哪怕很简单,也可以及格)
  2. 周报制度,每周要在乐学网报告当周做了哪些工作
  3. 所有代码用github网站管理,更改历史全部保存
  4. 每组2人
  5. 结题时真的严打酱油

结题时,笔者用两天时间亲自检查了176人,共认定45人为酱油党,占25.57%。其中有什么都没做的,也有用他人代码(比如开源软件等)蒙混的。相信之前几门课程的情况只会更糟糕。

此调查的参与者自报只有6.02%的酱油,远低于25.57%这个数字,所以可知参与调查的学生以“好”学生居多。

18. 在每个项目开始时,你希望进度是匀速前进的吗?

此题反应超过3/4的学生的主观意愿并不希望项目是最后突击的。但理想与现实一定是有差距的。

19. 实际上你的项目多数是如何前进的?

只有19.27%的项目在进度上是健康的。这很正常,拖延症是人类通病。但49.4%的项目只用最后一个月,32.53%只用最后两星期,16.87%甚至只用一个星期,就完成一个学期的任务。这里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是否应该把项目时限缩短呢?也许限定为2个月就足够了
  2.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否过低了?他们用不到一半的时间就能达到课程要求,那么课程要求应否加倍?
  3. 要求再低,能力再强,7天也是做不出什么的。这里是否有猫腻?
  4. 教师平时的监督作用在哪里?

20. 每周三学时的实验室时间对项目的影响如何?

软开I & II的实验室时间饱受诟病,很浪费时间。调查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软开III做了个实验,完全取消了实验室,代之以网上的检查与交流。虽然没有了浪费时间的抱怨,但却削弱了交流效果。

也许实验室时间应该设,但更人性化一些。要求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段内到场,向教师汇报,接受检查。检查完毕就可以离开。这样可以把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都约束一下,还不至于浪费时间。

21. “组中一人不诚信,全组0分”政策有助于减少酱油、火炬等欺骗行为吗?

这是软开III设定的一条恐吓性规则,最后并未实行。其意图是让酱油或火炬手(使用他人代码)在道德上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放弃投机取巧的想法。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22. 你觉得“周志”有必要继续存在吗?

周志是软开III的一个新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在乐学网发个帖子简要说说本周都做了哪些工作,教师原则上必须要回复。它有几个作用:

  1. 督促学生每周必须做一些事情,否则不好写
  2. 相当于学生每周都要向教师报告进度
  3. 教师看没有、回没回,有案可查
  4. 最后成绩评定时,可用周志判断学生的诚信度

在后半段,甚至将周志和平时成绩直接挂钩,指导老师可以直接对每篇周志评分,分数记入总成绩。

从结果看,周志的最大问题是很多同学明明做了工作,但也很懒得写(但也有同学愿意用技术博客来代替周志)。这是技术人员的通病,爱编程,不爱写文档。这大概是48.19%的同学认为周志无必要的原因。但实际上,周志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对周志的阅读、评分和回复记录,我可以清晰地分辨哪些老师负责,哪些老师在打酱油。最后结题时,通过浏览周志能发现一些酱油党,也为一些不善表达或项目弯路走得较多最后结果不好的同学正了名。

23. 从切身体会看,你觉得Git怎样?

Git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源码管理工具,非常适合管理团队项目。让学生使用它的原因是:

  1. 让教师可以细致跟踪实际进度
  2. 教师能看到具体代码,可以针对代码做出很具体的指导,如果愿意的话
  3. 解决团队合写代码中的传递、同步等问题
  4. 清晰地统计各个成员工作量
  5. 使用git的技能对求职会有帮助
  6. github上展示的代码对求职也会产生影响

能获得多数学生的认可,这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因为git的学习曲线比较陡,上手不容易。而且我们只提供了若干参考资料,并未做针对性的培训。相信如果从大一开始就培训一下,四年一路用下来,效果好很多很多。

另外,我们并没有对学生使用git做细节的规定,导致很多项目是最后突击传代码,没起到记录历史的效果。有的组还两人用同一账号上传,说不清谁是谁。如果把这些都规定好,并要求提交代码的comment尽量详细,那么git的当周log可以代替周志,也就解决了不爱写周志的问题。

24. 在使用 Git & GitHub 的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想骂人的麻烦?

此题应为多选题,但不小心设成了单选题。结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是以后培训时应多加注意的地方。

25. 如果有选择机会,你会选择来自哪里的指导教师?

因为学院实在是缺少能指导操作系统项目的老师,所以我们从安天实验室(主做安全、反病毒产品)邀请了近10名资深工程师。坦率地说,他们的认真、负责程度超过我们,对项目的把握和细节的了解也胜过我们。不过只有不到50名同学是由工程师指导的,这可能是愿意选择企业导师比例偏低的原因吧。

26. 请为“年度创新项目”整体评分。5分为最高

27. 请为“软开I”整体评分。5分为最高

28. 请为“软开II”整体评分。5分为最高

29. 请为“软开III”整体评分。5分为最高

30. 请预测“软开IV”结束时你的评分。5分为最高

以上几个分数权作参考。有甚意义,就看您怎么解读了。

31. 想促进同学在项目式课程中的积极性,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是一道问答题,非必答。所有回答如下:

把大家叫来实验室,给时间盯着做,做完走人,课时要长,老师陪学生熬,但不要帮助解决问题。时间不够是不行的。放下去自己做就没人花时间。学生都是练出来的,但中国的学生需要陪练。目标不可太高,一定要一步步慢慢来。

 

我觉得项目式课程中最重要的是1、兴趣2、坚持
所以,从兴趣出发,让学生无限制选题。但是因为大部分学生眼界不够,所以学校可以做很多的引导工作,向学生介绍大量的有用的,新奇的,有锻炼意义,有实际应用的项目。(也可以看看国外大学生都做了什么项目)然后让学生选题。

其实,有兴趣已经足够,只需要老师稍微关注一下就行。

PS:课程多也是阻碍做项目的一个原因

 

给个机会,给个条件,让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其实大部分同学在没做之前就一定认为自己肯定做不出来了。。。

 

给予很多的能力和技术上的帮助,甚至能够亲自去教会它们一些方法。或者是学习知识的技巧。如果可以甚至可以专门去为它们解决难题。这样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就是要真正的和学生多接触,以一亲切的状态去接触学生。

 

变成考试课!!!

 

一人一个项目,不做就挂科。有什么问题找老师找大神问,只要想做谁都能做。
做的内容越有意思越好,越容易产生成就感越好。

 

基础打好了再弄这些东西,专业课一系列下来讲成那么水怎么做项目

 

要求定时检查,明确说明宽松评分条件,可能能使一些知识掌握不怎么好的,但是又想有所改变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

 

第一:项目能实现其价值,做完的项目能有用武之地,也许有些人会有兴趣

第二;必要性问题,我觉着如果可以的话,不妨给大家一个选择,一种是混分形式的,分配一些简单的项目,老师按进度给分,会写代码就成。一种自拟题目或者说是做比较难的项目的,老师多给与指导。这样,至少做的那部分人应该会更用心些,而且老师的担子也小了一些。

 

使授课形式多样化,尽可能由学生自主发挥,老师少加限制

 

还是高考取消服从调剂这功能比较靠谱,很多人调剂后一点兴趣都没有怎么提积极性?何况很多人主动报这专业的都没什么积极性,没有兴趣怎么有积极性,这还得从选专业入手吧。

 

经常催促

 

没办法,这样的无营养课程谁有兴趣,敷衍了

 

为想参加项目的同学提供免费培训和实战的机会。不想做项目的学生还是让他们自己干自己的事儿吧。

不如把培训做项目这种事情,作为活动来搞。不带学分,不带分数。学生自愿参加自愿退出。

 

一人一组,严查抄袭
不过我想除了sunner之外,没人下得了狠手

不过事实上,即使是sunner,也有少部分没抓出来的

 

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老师能及时给出正确的指导,直至项目结束。

 

其实我一直觉得,没必要逼学生,因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迷失了自己才会让自己变的酱油。到了这时候,很多人已经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很多人都是比如家里有条件,毕业家里全权安排,或者就想悠闲的生活,回家离父母近,找份安逸的工作,等等。只有像我这样穷养出来的儿子有时候才会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对待学习。从来到大学,参加了一些这样与学生交流、听取意见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大一我还天真的以为这是真的,挺好,但现在,我会在想,他们是不是只是为了拍张照,发个新闻来证明自己确实在努力的工作。当然如果学校不逼学生,就会造成只会产生一小批人才,会让我们所谓的哈工大没有颜面,哎,总之,真的没什么必要建议什么的。

 

不要单纯地讲究代码量(基于真的有的同学对写代码不开窍)!
引导同学进行自我能力的认知,在项目中发挥自己的特点!
指导老师在监督项目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挖掘和分工。

 

给奖励措施吧,多鼓励,对于编程能力比较差的组,指导教师要多督促,时刻关注进度,给与适当的帮助。放养式对于很多学生都是行不通的。填鸭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让更多的人学到了知识

 

建议制定政策的老师不要拍脑瓜就定了,先去看看博弈论吧!

一味地打压学生就能取得好结果吗?

 

从学生角度来说:用不着强人所难,学生不喜欢坐在那里编程,以后不从事相关专业,那为什么非得让他心甘情愿呢。有些人适合做技术,有些人适合做外交,非让姚明学高数,让刘翔当人大代表,不合适吧。
但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就不一样了,老师只要提供足够多的资源,适当动员学生就可以了,最好能通过老师带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以后的路就靠学生了。

 

单人单组,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可以自己命题,不要求非得结合数据库,与操作系统有关等。持续时间可以稍微短点,因为大部分人要么是最后做几周,要么是上网找个,其实可以找个没有考试的时间,比如刚开学的前几周做个什么项目,或者以后有了短学期后可以在短学期的时候做一个什么项目,现在又要忙考试,又要做项目有点顾不过来。

 

鼓励编程能力稍弱的同学,降低难度,培养兴趣为主,编程好的要放低姿态,本着帮助别人的态度,而不是炫耀自己多快多好的完成全部工作。另外我自己的问题是分组时和男同学一组导致我的男朋友心里有疙瘩,所以我和另外同学几乎没有什么交流,这是我们自身的问题,但希望以后分组有些弹性,这样效果会更好

 

项目式课程是有原罪的:没有人有动力做。做项目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好处吗?没有。既不能学以致用(课堂上学的东西不足以支持一个项目),又不能挣钱或者得到荣耀,纯粹的教师驱动式编程。企业赞助的,有奖学金的比赛性质的软开才是王道。另外,大家水平参差不齐,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让大家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得自己愿意得的分数。

 

一人一组,若多人一组,施行带酱油给工资制度。

 

1. 分组要不带有强制性,自由选择组员, 不想跟酱油分到一组。浪费时间,写一天代码,然后给他解释好几天,尤其是快答辩了,勤快的跟啥似的,平时啥都懒得干。
2. 积极性不知到咋提高。 整那些没意义的东西没用,比如我,我是想学这个的,我自然就努力,他不努力你逼他有啥用啊。何必呢? 答辩的时候他不行直接给0分就行, 平时怎么样不应该管,到时後能提交代码就行。
3. 为什么说1个人不成project? 这是李治军老师说的,其实有点不符合具体的情况,组内两个人一起做的情况应该是不多,总是有一个人为主的,而且我觉得18周的时间一个人做一个称为project的项目是完全可以的,这样锻炼的目的才能达到。 所以我建议,以后就一个人一组,什么提高团队能力都是扯淡,酱油们选择弱点的题目,能力强的选择强的题目。指导老师分配也不存在大的问题,2中说了,没啥好监督的,只要有问题去问指导老师就行了。
4. 经历的软二中的老师是王忠杰老师,觉得他就很不错,技术不懂,但是对于整个项目的把握方面很有控制力,这就很够了,能够站在一个系统的角度上给学生做指导,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老师,我们需要这种老师,软一或者不需要,软二软三软四已经开始涉足一个系统了,所以这种老师希望能来当指导老师。技术不是重点,google下什么都有了。
5. 请实际考察下,酱油们是怎么工作的, 两人一组,如果其中有个酱油,那么酱油是不会工作的,只是在答辩前的两天让另一个人分配任务,just that simple 。 你能查出来就0分,查不出来就高分,not fair. 另外老师考虑下酱油拖累的问题,答辩的时候看到很多这种情况,感觉十分惋惜,出于人情的考虑,不敢不给酱油代码,但又被酱油拖累。

貌似我说的完全没有什么逻辑性,但是最重要的
1. 在定题方面老师们多多出力,想些好的题目。
2. 分组自由化,人数自由,4人上限。
3. 指导老师工程化,做过工程的,能教你做工程的技巧的。懂软件工程的。

 

如果可以评奖,评出12345等奖,奖金在10W或者20W左右的话,虽说不现实,但可能会有点用。否则多做了那么多工作,最后多得个10分20分的,不能兑换现金,也不能用分换个奖品什么的,没什么用。
说多做了东西,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没准是3,50年后没准能用到的话,呵呵。
(话说上面5个为什么没有0分……)

 

培养同学们的兴趣,同时给予很多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

 

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去做,而且不要占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1.强带弱,弱的同学不求太重的任务量,这样弱的同学有退路,有良心的话,至少能做点,避免酱油。
2.指导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所做的东西有所了解,开题时最好能给学生指出一条路线,现在的设计与实践,老师根本不懂学生要做什么,什么都要靠学生(这是科研,不是学习),学生自然不愿意做,如果老师能给一点思路,学生发现项目不是很难自然愿意做了。俗话讲:与其用大道理进行思想教育,不如指一条明路。

 

1.促进同学在项目中的积极性,我觉得每周一次的教室里上课还是有必要的。首先,同学之间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其次,学生在每一次课程中看到其他组的进展,会督促他们跟进。就我所在的班级而言,只有极少的组是均速完成的。基本上都是在最后一周突击的。
2.github是否可以当做一个判定的标准呢,如果同学在平时就进行,github上面肯定会有记录的。但是在答辩过程中,这部分几乎只有很少的影响。

 

告诉同学们,你们以后简历上,可能就只有这些算项目了

还有就是,希望项目还是要有实际内容,主要目的是给同学自己实现某一个软件的经历,就我认为,现在同学们很多基本对软设就是一个蒙骗的态度,谁能花更少的时间更少的精力通过软设,谁就成功了,因为这是个蛋疼的东西,如果最后能用伎俩骗过老师的眼睛,甚至拿到比一些努力做但没做好同学更高的分数(比如说A),那么这就是软设的大赢家了,而这样的赢家我是见过的。当然,我这样通过自己的摸索,能拿到A的(我觉得。。希望能吧。。),也不能算loser。不过,除了大堆的纠结之外,能从项目里获得的东西真的不多,这个东西很费神

!!!!!!!!!!!!!!!!!!!!!!!!!!!!!!!!!!!!!!!!!!!!!!!!!!!!!!!!!!!!!!!!!!!!!!!!!!!!!!!!!!!!!!!!!!!!!!
!!!!!!强烈要求,给类似的软设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连续两个星期
!!!!!!或者是,在每一周,抽出教学表的一两天,集中进行
!!!!!!比如,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都不上课,大家集中在某个地方,进行
!!!!!!开发,除此之外的时间,软设可以抛在脑后
!!!!!!如果,老师指望同学们自己没日没夜的做软设,这只会是自欺欺人,顶多
!!!!!!!就有少数几组满足老师的幻想,大多数还是现在停停走走的泥潭里的,
!!!!!!!有些人甚至就不做(有人压根就是以我前面所说的“胜者”姿态为目标的,
!!!!!!!!而有的则是被磨得没了激情。。。)
!!!!!!!!!!!!!!!!!!!!!!!!!!!!!!!!!!!!!!!!!!!!!!!!!!!!!!!!!!!!!!!!!!!!!!!!!!!!!!!!!!!!!!!!!!!!!!

 

挑选以前的优秀项目,让同学们在开始的时候知道曾经的“同学们”都干过什么,干到了什么程度。

 

看个人吧,组里比较厉害的基本平时上实验课都在做自己的东西

 

没有办法。
平时课都不上的人,这种所谓的考查课,他们不求高只求过。
临时down一份代码,拼rp,3分天注定,7分师生情。

想做的同学自然会借着这个机会来做。不想做的同学,神也救不了他们。
人各有志,不能说不想做的同学就如何如何。

 

第一:选题时候不能随意选,必须有难度控制,当题目过难时哪还会有积极性。第二:过于重视实践,应该结合科研,毕竟人各有志,这个课设应该为不同的人搭建平等的平台。第三:支援上指导教师要起到作用,监督只是最不重要的部分,希望能在困难时为学生指一条路,给我们方向和希望。第四:随机分组也会有酱油,所以莫不如由老师设计项目,分块,同学根据能力、兴趣选择分工,一个萝卜一个坑,不用想投机的事。第五:有些同学是无可救药了,他们的积极性谁也没法提高,除非把编程改成dota…第六:请给准备考研的同学一条生路,希望能有等效工作量的方式,通过指导老师的监督,用复习的工作量等价替换编程的工作量。

 

不逼自己一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积极的人像太阳,一个好的队友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你的队友不一定要有多优秀,只要他(她)足够积极对待工作,只要他(她)敢想敢做敢拼就足够了,这样的队友,他(她)的积极性会感染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工作,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作为一名对计算机兴趣有限的学生,有时候感觉自己的努力真的不少,但是我有时候花10个小时做的东西可能大牛们花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而且我最后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做了一个比较挫的作品,甚至功能都没实现,但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收获了不少知识。。。就感觉这课的评价标准应该相对的改一下。。而且万一我们功能没有实现,对这课就基本绝望了,好多人都放弃了。。

 

老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时间、能力、爱好等;课程设计者要充分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但应该是越改愈好,越改越能让同学接受。

 

多讲一些有意思的程序实例,为大家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有价值的实例代码,能让我们学习的更有方向性,能更了解我们能做到什么,而不是以极低的效率盲目的自己瞎撞墙,毕竟有些题目能查到的资料很少,也几乎没有人做过。

 

没有,这个只能靠自己,其他人的任何所谓监督都没有办法

 

这是大学生的通病,最好的办法是让课程变成考试课。

 

首先我没有,但是我仍然想说话,我大一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当时就想换专业了,后来做了软开一,当时我们三个一组,是这么分活儿的,每人做三分之一(我是第二个,这个很不合理,= = ),第一个做的那个哥们后来证实什么都不会,但我们还有一周就查了才知道,当时就毛了,怎么办,我去图书馆借书,大概看了两天就硬着头皮写了,后来也弄出来一个了,你们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就是这个软开课,让我改变了对自己不喜欢计算机的看法(其实还是不喜欢,但是不觉得自己不适合)

要是提高积极性的话,我觉得就只能跟新加坡人一样,要有高约束,早约束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前面都让某些不懂的老师霍霍了后面怎么做?还有我觉得知道教师别给我们分了,就软件基础教研室的那几个老师学院不知道怎么还让他们教课的,水平差到大一的程度,什么技术不懂。我觉得应该给我们分几个研究生大四保研的学生之类的,我觉得他们更有开发经验,水平也能好一些。

 

对于没有热情的同学没有任何办法

 

我是一个自信心需要成长的人(但我自己的自控能力又不足),所以我更希望直面指导教师的批评挑战与鞭策并由此锻炼自己。而实际上我们的指导老师是几乎无存在性可言的(我到现在不知道我的指导老师是哪一位)。如果本学期我的指导教师是岗哥的话,我觉得我对软开III的评分不会是这些。
所以我的建议主要是关于指导教师,如果每个指导教师如果能多主动与学生沟通,让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存在”,指导老师“知道我”而且“很负责”,也许大家的积极性会有很大提高。
以上建议其实针对了大多数像我这样的人,我们不够主动又归咎于指导教师不主动,不负责任又指责指导教师不负责任,觉得自己毫无“存在感”又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存在感”,可能是因为学生从小受教育被动惯了,一旦到了自己须要主动的时候,便从心底抵触,寻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主动,个人觉得这大概就是每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造成的。这种防御机制靠硬攻大概是不能奏效的。而延续以往的教学经验是我唯一能想到的办法。这大概是中国教育和我这类人共同的悲哀之处吧。

 

其实至少我并不讨厌这些东西,或者说也蛮使用的,也只是事情太多,又或者说我不太会安排时间,而且我也想玩的,如果开头我做了,后面我绝对不会完成不了,但是这学期其实只有最后一周我真的看了,我觉得我做的也还可以。所以老师我很希望开头的几周一定要有一些检查要求,什么要求高一点都可以。当然学校一定要给我们时间,那段时间不能安排太多课。进度检查是很重要的,现在的这种情况不得不说流于形式的进度检查贡献了不少帮助。

 

能集中一段时间来进行项目设计,比如集中一个月时间,什么事情都不做,只做项目。这样会让同学很有兴趣而且有效率。

32. 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表扬就免了,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表扬已经足够多了

这是一道问答题,非必答。所有回答如下:

尽量提高同学们的自己思想意识,从根本上减少酱油

 

诶,让老师门都有争议的课,我也真题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建议

 

软开课程就是坑爹,连学习其他课程的积极性都被打击的所剩无几,一想到软开就不知道大学该如何继续下去,大四的软开4简直就是个噩耗,整个实践课过程痛苦和纠结居多,鲜有收获。为什么都大四了还要整这么个坑爹的课呢?。。。

 

课程设计者要充分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但应该是越改愈好,越改越能让同学接受。总之,我对软开比较失望,感觉软开I效果最好,接下来是逐一递减的趋势,这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

 

大一的年度创新纯属脑残。软一二三四感觉没完没了的。可以换种形式锻炼能力。

 

缩短开发时间
同班的人同组

 

1.强烈建议取消软件4,软件3也应只对部分学生开设。原因:之所以软件设计与实践不成功,或者说有巨大争议,原因在于,个人的发展计划不同,软件3,4开设的时间(尤其是姜大爷的软件4),正好是学生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些同学,软3,4是十分浪费时间的,学生不可能为了一门课放弃考研,索性60分或酱油了。但对于保研或找工作的学生来说,这是不错的锻炼机会,学院把所有的学生一锅烩了,造成了软件课不成功。
2.还是希望孙老师能继续教下去。

 

1. 指导教师别要,换本科生或者研究生
2. 减少软开的数量,增加工作量,和项目的整合度(也就是多个科目一起软开)
3. 允许打酱油的,但打酱油的要干除了编程以外其他的活,每次都是,一写报告就均摊,一编程就我不会,真受不了
4. 软开别弄那么高年级,都大三大四了,该考研出国的不让人活了?
5. 没了,我要吃饭去了

 

建议老师或者助教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跟*每个*同学交流确定他的目标分数。如果能达到可以给奖励,如果不能达到则加倍处罚。相信每个同学不会给自己定太低的分数的。

 

大四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考研和实习,虽然这样说感觉不太好,但确实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软4的开设确实意义不大

 

其实我就想骂一顿,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在自己心里想,大学的老师都是牛逼的。至少对于我们这些初次来大学的小孩子们来说,是这样子的。但是现在,我越来越发现原来那些老师很多自己也是”酱油党“。那些年迈的老师自然是不一样,他们的知识和积累的名望我们自当是要尊敬的。但是很多不算那么老的教师,或者是指导老师就是摆设,老师们拍胸口问问自己,你们一天多少时间在编程(孙老师除外)。你们脱掉身上的光环去企业面试,你们想想自己有多少把握,又有多少竞争力?是的,你们懂写C语言,java。学生做的东西,拿出一行代码来,就算是猪一般的脑袋也能够傻傻的点评一下。有时候我甚至在想什么时候答辩的时候准备一行有trip的代码,让你们解释解释,后来想想算了。那些所谓的指导老师,你们自己问问自己,那些团队所做的事情,你们真的有能力”指导“吗?岗哥,你曾经和我说过,能有个给你提出一点有用的建议的就不错了,当时我想想也是了。但是后来还是觉得不对,我现在还是一个学生,作为老师竟然这么和学生说,大学干什么,学生交的学费干什么?教育又是为了什么?其实这就是大学的现状,一个两个学生出问题,就是学生问题,很多学生出问题,就是老师的问题,最终可能还是社会的问题。开启这些创新和实践课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学校没有为这些课找好老师,就是原来的老师顶上……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学生打酱油,老师们应该感到幸运,要是真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认真的问你,你的日子还能清静吗?那么多学生要做的东西,几乎是覆盖了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全部领域了。有哪个老师敢于说自己都会?所以有的时候,我会很欣赏像任世军这样的老师,就教自己牛逼的数理逻辑,近世代数。脾气也好,上课还有时候整个linux系统放映课件。用Tex写公式啥的,这才算是教计算机的老师啊。不用全会,但是真的是一种素养。现在那些老师中有几个linux玩的熟的?(别说自己当年怎么样怎么样)。算了,我也是大三的人了,很快也要离开这个学校了。最终我想说,每一个老师只要把自己会的东西都很好的教给了学生,那么就够了。至于学生最终好不好,就看这个大学的老师的水平了。呜呼~~~

 

一,漏网之鱼还很多么。
二,不知道“法不责众”在这儿好使不?

 

周志的问题,这个不考察编程能力什么的,只是在考验很多同学的描述和想象能力,进度这个东西,不可一概而论吧。也许,截止日期之前突击,不是惰性,而是一个没必要性。如果,老师能把最终的标准比较敲定,可以每周或每几周,验收一些项目,我觉着有些项目可以在开题的几周完成,毕竟欠债的滋味不好受,但是,死期债务也就无所谓了。

一些弊病非一时之功,对于孙老师的举措,私下里谩骂似乎远多于了解。我深以为如果所有的老师以您的态度工作,以您对学生的“残忍”面对学生,那样本科的水平决不止于此,但是,学习的习惯,态度,目标早已劣根深种,故而,收效难巨,仅剩下学生们痛苦的呻吟了。

今日见一处世态度:外圆内方。我发觉自己内心的棱角也正在被磨蚀,仅以此勉。当世之外圆内圆之人甚多,方者难存,愿君保有心中之激情。

 

从我了解的范围来看(我们班内吧。。。),这门课作秀的成分太大,而且最后许多“聪明人”确实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老实人”有的劳有所获,而有的甚至是”受伤了”

另外不满的就是,老师们的准备不足,明明说过会整出几个难度适中的题目给我们选,但最后却是开学之后让同学们乱选,我只能认为,这是老师的失职。(另外,选个”聪明”的题目真的很重要,后略)。

不过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我认为能在这个项目中取得A的人,在中国这个没有规则的社会里也是更容易找到立足之地的(成功倒不敢说):1.老老实实干活,还能干好的人;2.没有羞耻之心的人,能面无表情(或是很坦然的)说瞎话骗过老师;3.前两种的混合体,自己能做但不一定能做好,要做一点“坏事”,但没有完全丧失羞耻心的人。失败者呢?大概是这样:1. 酱油党,我自逍遥(我应该说麻木);2. 没本事做到前面那个无羞耻状态的酱油党(此为普通人,不是完全不想做,我觉得正常的社会,最应该帮助这样的人,以及3中的人);3. 愿意干活,但是能力经验不足,不能让老师满意的人(我觉得一个室友就是这样,因为基础很差,我觉得他做出的东西已经超出了他自己的极限(也许我鼠目寸光),但是老师还是不满意)。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希望工大能多为学生着想,也不枉我们这一届小白鼠白白牺牲。

 

建议以后分组可以让大家先自己组队,然后没有队的同学再随即分组,学不学都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因为一名组员完全不学而直接影响到另一名组员我觉得不太合适。真正想做点东西在乎这课的多少还是会主动的去找适合自己的组员组队的,剩下的那些没有队的应该也就是不太想学也不太想过的了。

 

希望能自由分组,如果找不到的同学自己一组即可;到时候不想写的直接0分;当前的分组让很多人很难办,出于同学考虑,我们不能放弃他们,但是他们又不想写,无论怎么说都没办法,所以苦的只有会得会的同学

 

表扬?亏你想的出,这个开发的重点应该放在让更多不会编程的同学开始尝试编程,进入编程中来,而不是找谁是大神,谁是混子。

 

建议就是可以把平时你做了什么发到周志上,以具体的实物或者总结为依据,对最后结果的实现放宽一点。

 

最好是一个人一组。老师多给一个可以选择的项目

 

不要整什么小组了,同学之间水平差距太大,不像工作单位里面,组队太勉强了。
如果说让学生自己定题目是为了达到不想限制学生的目的的话,那么其实可以让老师从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选100个或者更多的题目让学生来选,这样甚至可以把每个题目第几周要完成到什么程度都列出来让学生看,就最好了。
否则不做限制的话,有些东西老师都不懂,学生就算讲错了也不知道,我们软开I的老师就不懂网络方面的东西,做了都感觉白做了。
说多做了东西,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没准是3,50年后没准能用到的话,呵呵。

 

作为老师的你们,只注重最后的结果,只看最后的代码量。自然而然的将代码量和工作量化为等价,完全不在乎学生中间所经历的,所纠结的。继而就导致很多人找份代码读懂了,就可以拿着去充数了。。。有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想着也简单,但往往实现的时候就不会顺利了。
这课就感觉没时间去理他,平时也有很多事,不能去专心做。建议:开题结束后,能留一段时间(很长一段),给我们一个知识积累和资料查阅的的时间。然后在后期,集中两到三周完全停课,一心一意的做这个。

 

希望能给学生一些资源 比如教师培训 或者书籍视频推荐之类,学生自己闭门造车是造成代码抄袭的关键

 

取消软开四
建议:再加个问题,或者再开一个问卷,统计有多少人想上软开四,并上交给学院

 

1. 表扬不能免 。
2. 坚持。

 

意见就是:
以后自己一人一组,完成的效率会很高,相信可以做出来很多东西。
对于对cs有兴趣的同学,肯定一个人能搞出来,没有所谓的组员的拖累,也不用担心我做了也是白搭,会信心百倍,反正是自己的。
学校和公司不同,公司团队是因为大家做不出来就没有钱拿。学校的组员,毫无压力,反正这种课一般都没有人会挂我们,当然了,软设三是第一门。

 

取消最终评价制度,项目都是自己的项目,写成什么样完全是自己决定的。

 

这个系列课打从开课起,就应该做好饱受舆论的准备。总结起来就是:总把学生一概而论。从软开1到3,实现的效果肯定是忙的更忙,闲的更闲,而软开4只是把这个矛盾激化了而已。抱怨软开4的基本上都是本来下学期计划很明确,却被强制受到干扰的同学。开课的人估计是认为普遍大四学生存在闲得蛋疼的情况,从而能督促督促,一懒散之后很难再收紧了。而实际情况恰恰是真的闲得蛋疼的根本不会来这儿抱怨软开4的吧。
我个人来说,从软开1到3,收益不少,失去更多。软开把时间均匀化这点让我饱受苦恼。实验室本来有一些十分有趣的项目可以做,但总是因为抽不出大把的时间,最后实验室老师都不想让我们分心做了。这点其实软开3还算好,不用上课,但是周志显得蛋疼,Github的记录已经很好了。软开2的时候时不时交报告真是让人发毛,我大计算机院真是越来越向软院靠拢。
因此,我的第一点建议是:从时间上集中式开发,去除繁琐的报告,周志模式。就像当初的金工实习那样,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我个人认为本科生没必要会写漂亮的报告,能够体验技术的亲手实现才是最重要的。写报告,周志以及一些GTD的事情都是以后随技术进步,为了提高效率而自发产生的需要。而集中式开发,不仅效率高,成就感强,而且记忆深刻。
我也喷喷软开4吧。本来写编译器这个项目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在能力的提高上应该会是软开4个系列中帮助最大的。不过时间真的不太妥当。具体说吧,今年是IT界巨萎的一年,大批量的裁员,各公司处于观望状态,谁也不想像前两年那样招人,导致今年校招的压力非常大,实习的同学都非常珍重来之不易的机会。然后导致很多学生咬咬牙,还是考研吧。然后再造成今年考研的压力也非常大。事有轻重缓急,做编译器能力提升大,但是想要达到那样的效果,付出的时间也是要成正比的。这么一想就觉得不太划得来了。说现实点就是写编译器对于找工作和考研帮助不大,伤害不小。
因此我第二点建议是:改成选修吧。虽然说出来我自己都不太好意思,但是这应该能缓解一些矛盾吧。当然选这个课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不然估计谁也不会选。比如说可以适当加学分什么的。对于考研或工作的人或许没有什么吸引力,这也正好把下半年最忙的两类人给划开。

 

学完软开1-3,收获甚微,失望。
软开1做的是数据结构和图形化,这次课程实现了许多算法,从周围的同学的表现来看都比较认真,但程序基本上是组长一个人写90%。那一个学期本人实现了10000行代码,不管是算法还是界面都非常用心,最后大project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获得了很多的自信…但这也是埋下祸根的地方,没有在大三前考完GRE。很早以前就听学长们说计算机学院的很多课程都是在扯淡,你应该循着自己的想法不断求索,我以前一直不相信,一直觉得老师的思路是对的,学长们的想法只是因为他们没用心而已。直到上了到了大三,上了计算机设计与实践,上了软开2,上了数理逻辑,上了软件工程等等,因为我并没有感觉从这些课程中学到更多自己 ”感兴趣“ 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和自己的 ”前途“ 并没有很大的关系,渐渐发现拿到 ”高分“ 才是王道,直到接触了机器学习,上了很多很多的公开课,比如斯坦福的Machine Learning:cs229.stanford.edu,斯坦福的mining massive datasets:cs246.stanford.edu,斯坦福的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pgm-class.org这些课程都非常精彩,不仅非常有难度,编程作业很有挑战,而且很 有趣 ,是现在整个硅谷最热门的技术,比如cs246就用Hadoop来进程大规模的机器学习。看到这些课程中的内容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恐惧,人家在跟我们同龄的时候就做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了,而我们还在做这种 ”上网翻翻文档,搜代码,图形界面,写个小网站,写文档,数据库整么连,怎么帮同学过关“ 码农干的事情,能不恐惧吗???瑟瑟发抖….
而相比之下,计算机学院的软开1-3只是要求实现1.数据结构,用GUI画出一棵树,2.做一个xxx类型的网站,用到数据库,3.写一个与内核相关的程序。这些东西虽然很基本,但是却着实是 码农 的工作,因为 不深入 每个东西都是浅尝辄止,因为每个方面都只做一个学期,效果必然不好,而且比较 脱节 ,前一段的东西没整么用上,即使没学软开1,一样能写好软开2,没学软开2一样能写软开3,就像每个方面都会一点,是盾,我们都希望成为长矛,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就算是工作的话,也会有明确的分工,而且企业更倾向于招在某个领域有独门绝技的人,全会多种语言的必然不精;如果是要出国的话,这些都扯淡,GPA,论文才是王道;如果保研的话,你们希望自己的学生们数学不好么???受如此摧残???
其实工大的本科生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不管说是创造力还是学习能力,可以说比工大的研究生都要优秀(研究生生源不好,他们读研的目的大多在找工作;能够净心做科研且能出好文章的大多是优秀学校的优秀本科生),只是很多人都在迷茫的时期(大二)没能得到高人正确的指导,而学生办那帮导员们总是做非常非常2的事情来摧残他们。如果实验室的老师们能够让更多的本科生在大二下就加入实验室,加一些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软开1-4都做感兴趣的项目,跟着兴趣走,做系统的一直做系统,最后能做出一个牛x的开源软件;做硬件的就专门做硬件,最后能做到Robotics;做机器学习的就一直做机器学习,软开1就做个非常简单的字符识别,用matlab实现各种监督学习的算法;软开2就做难度稍微大一些的,比如微博方面的啊,这样一年时间必然能够全面了解所有的基本算法,同时学好数学;软开3能做个Hadoop相关的,渐渐的在这个领域就有一定的想法了,说不定最后还能提出个模型,在ICML,KDD等牛会上占一席之地。如果说老师们觉得学生们都没有兴趣,希望用软开1-4两年的时间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看到这个“精彩”的计算机世界的话,那代价就太大了,老师们还是轻视了本科生的实力。
吐了这么多槽了,言辞比较犀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坚持到这,不过我还是想给出一些建议:
学校2013年要进行改革,但 不分xx track的自主选课的改革都是耍牛氓 ,sunner就要离开了,09级明年也要走了,这个世界会变得无比寂静。改革者都是伟大的,历史上的改革者大都死的非常惨,但却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相信老师们身体里都流淌着热血,于无声处听惊雷。
怕老师们没时间看,直接列出建议:
1)软开1-4可以有,很好的想法。但不应让学生4次做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在大二下就进入实验室,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领域深挖下去,实验室专门有老师考核与指导,分组上可以让大三的带大二的。至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与数据库,在正常课程中解决;
2)尽早实现xx track,自主选课,提高课程深度,编程作业有挑战,结合当下热门技术;
3)不要轻视本科生。

 

平时分不要给的过于死板,期末做出来的平时就应该满分。

 

我想说有个同学他没怎么做,只是代码看懂,拖了个界面,到了现场比较会说,他得了个B,他只花了一周的时间。而另一个同学他认真做了,从头到尾,虽说也没花太多时间在上面,但一行一行代码敲出来的,但是他以前基础不行,而且做的可能也烂了点,还有他可能说的不太好(注意叙述中的“可能”),只得了个C+。我总觉得应该是有哪里有问题。我还是想说酱油党还是有漏网的,而且洞还挺大的。还有这种交谈中,表达好与坏太重要,这个老师是不是考虑如何加重一下真实实力的在成绩中的比重。以上,就这些,其他的一时也没整出来。还有谢谢老师,让我感觉到我们国家的教育还是有人热心于的,而不是一个混文凭的地方。虽然大学还是离我想象中的美好差太远了。我一点都不以我是大学生而感到自豪,也不再以为大学生和大学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老师,祝你未来能达成你的想法。我就不知道我自己了……

 

尊重学生自由,允许自由组队

另外,哈工大没有自由开放的土壤,就种不出原味的成果,南橘北枳相信您也是明白的!

 

个人认为没有监管的/实力不均衡的/非自愿的/不能一个人一组的分组就是老师推卸责任的一种形式,学费又不是交我手里,为什么我要负责指导酱油,还说神马“毕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最初我们是没有选择团队成员的权力的,必须有能力与完全陌生的人快速相处,并一起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哪怕过程中发现那个人是如此的不堪”,公司招人难道在大街上随便挑一个就行么?别扯什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酱油对计算机根本就没有兴趣,你能指望什么,选错了专业责任在他们自己,但是酱油还能一直以酱油的水平正常混到大三甚至毕业就是学校的不负责任。

软I II居然能做到5人一组,真是奇葩,2人开发,1人UI,1人销售,1人跑杂活么?5人开发!严重怀疑所谓的老师根本没有实际项目经验,不会写工程性代码!(或者说不会写代码?)

另外我特别支持老师在临离开前搞的happy一点,争取挂掉一半或者更多,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那么这件事在这样一个学校的历史地位从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与近日某地一票人从一个地方蹓跶到另一个地方相媲美了。但估计也就能止步于历史地位了。

软IV的内容还是挺好的,但那个蛋疼的课程时间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大四不用实习么,不用准备考研么,某些老师居然还说什么将来公司来招人也能拿软IV的项目跟人吹一吹,你当我不知道大公司招人在软IV结题之前早就完事了么?另外那些去MSRA的同学不用做这个吧,那是不是也应该有针对去其他地方实习的人政策呢?

 

我知道开这个软件设计实践课时想提高我们的编程能力,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四上学期还有软件设计实践。不知道老师知不知道这对于想要考研的同学意味着什么。准备考研是需要时间的。学校老是说我们本校的考研学生考不过外校的,但是有没有反思过有没有给学生时间去准备。回头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又和外校学生一样的考试待遇甚至更差(至少我听到的基本都是)。我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校不要,宁愿要分数高低。第一时间不足,第二你们用这些时间来开课程,学生学完你们又不要了。

 

意见挺多的,一个一个来说吧:
软开1,数据结构与算法,非让写图形界面!实践数据结构用图形界面展示,那能练习啥?结果这门课就是在整界面,跟数据结构没啥关系。老师很多问题也不懂,什么都信息都不提供,老师到课程快结束了,才介绍编图形界面的有哪些方式,老师应该叫收作业的助教吧。谁界面好看老师喜欢谁。what the fuck!
软开2,数据库,我想好好练练SQL语句,想知道数据库相关的设计与实现。上学期讲数据库,下学期讲讲原理不挺好吗?我还想表扬一下这课安排的合理,结果呢?80%工作量都在写报告,对,软件工程报告。画大量的图,这是软件工程设计与实践吧???跟数据库屁关系都没有!软开1我理解,刚开课,很多问题需要磨合,结果软开2这么扯淡,我知道我对这课失望了。
软开3,操作系统,挺好,我算是比较满意了。为什么?我真正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术。但是很多老师依然打酱油,工大的老师还不如安天工程师提供的信息多呢。好多老师周志也不回,问的问题都快课程结束了才回答,请企业的工程师来指导很好,应该发扬。但是中期最好有个督促,不然学生都没动力了。
软开4,编译原理?这学期就听到姜老师说下学期的报告至少5000字?好吧,我无力吐槽。我承认我痛恨写报告。但是我更痛恨这课的安排时间。大四上学期,实习的,考研的时间全给占了,08级都没这样,当时安排这课的老师是不是根本就没考虑这些问题啊?就因为这一门必修课,耽误了学生很多事情。
说了很多意见,甚至是牢骚,没有建议。真心希望下学期的软开4,取消吧!

 

恨少!恨少!(针对表扬而言)
臣以待罪之身侍奉陛下几分钟(去年还有大半学期),深体陛下天恩,臣如沐秋风(没有打错)。陛下刚毅英断,明察秋毫,雄才大略,雷厉风行,实堪千人一帝(志岗之后,再无志岗?)。衮衮诸侯,俯首系颈,委命朱笔,一庭内外,莫不宾服。臣本山野之人,愚鲁拙钝,蒙陛下不弃,悉以指教,使臣或可一用,恩泽浩荡,臣虽汲汲而难报万一。今陛下一旦离去(巡狩四方),臣踟蹰不知所以,诚惶诚恐。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不送。不送。(缺乏送人之必要信息)

 

如果想完全消除酱油党要从每节课,每个老师,大一入学第一天开始,这样可能老师和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

 

想不出什么好的建议了,要是指导老师再给力5倍左右应该会更不错。

 

取消平时检查。。。不用GITHUB。。。最好能集中,比如说19-21周做项目。。。题目不要自己选。。。最好老师指定。。。因为自己根本不会选,
做完一点收获都没有。

 

github很虐心…

 

跪掉总不是办法的,虽然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的说(确实怕被骂啊)。
当然如果这样的课生在大一就可能不一样了,那时候够傻够听话,也不像现在油水这么多,而且学长童鞋神马的资源也没那么丰富(当年多少人通宵熬个赛马呀,换是现在肯定没人了)。。。总不能说之前一直水过了现在突然强求下大家就统一都听话呢,何况还是在大三下?为神马这个学期交流出去的人那么多,大家都懂的吧。就是想说一门课这样是完全解决不了问题的,大家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怎么是一门课程可以改变的呢,网络啊,童鞋啊,多少资源在那等着多数人都不会勤快到自己再动手弄个新的,费力还未必讨好,而且还总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各种事情。
最后总结下吧,这种课程可以而且应该存在,但是仅此一个,又来的太晚。。。

 

跪掉总不是办法的,虽然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的说(确实怕被骂啊)。
当然如果这样的课生在大一就可能不一样了,那时候够傻够听话,也不像现在油水这么多,而且学长童鞋神马的资源也没那么丰富(当年多少人通宵熬个赛马呀,换是现在肯定没人了)。。。总不能说之前一直水过了现在突然强求下大家就统一都听话呢,何况还是在大三下?为神马这个学期交流出去的人那么多,大家都懂的吧。就是想说一门课这样是完全解决不了问题的,大家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怎么是一门课程可以改变的呢,网络啊,童鞋啊,多少资源在那等着多数人都不会勤快到自己再动手弄个新的,费力还未必讨好,而且还总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各种事情。
最后总结下吧,这种课程可以而且应该存在,但是仅此一个,又来的太晚。。。

 

感觉做项目的时候比较难的是开始部分,大部分同学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开始做自己的项目,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即使现在软3结束了也一样,基本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开题时的功能就OK了,其实和自己开始的预想并不同。所以其学到的东西并不多,甚至让自己的兴趣就在每周琢磨怎么写周志时磨灭了。

 

最开始的想法是好的,不过实践过程不如人意,太流于表面了

 

话说软开3我觉得教师立题可能会更好,比如要求都写一个能真正启动的具有简单功能的完整的操作系统,我觉得写个这样的如果有指导的话能非常好的增进学生对操作系统各方面的了解.我本来想立个这样的,但是队友不赞成.
自由立题的结果就是有些题目只有在快写完的时候才真正知道题目的难度还有实现的方法.
我们小组的题目我直到最后几周才把一些对项目来说是灾难性的问题给解决了.虽然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如此简单,大概就10行代码,加了个内核timer来调用某个内核接口.但是在解决这个问题前由于对内核某些方面缺乏总体的了解我一度觉得可能解决不了了.

另外开始的时候可以先上上课讲讲内核编译 安装,内核模块和内核头文件等基本知识.我盲人摸象了好一段时间,最后发现我做的根本就不需要编译安装内核,有内核头文件写个makefile就行了

 

这个课就不应该开设;
为什么要强制呢?
例如下学期的软开4,绝对的是弊大于利,都大四了,同学们有自己的打算,决定工作的要准备实习,决定考研的要认真复习,哪有时间上这课?
还强制的必须每周都到实验室,事实证明这是没有一点儿用的,同学们该做的工作几乎没有一点是在实验室完成的,所以这个是没有一点必要的,反而对同学们造成了一种束缚。
强烈建议学院取消软开4的开设,如果不可以的话也希望学院作出让步,能允许学生在网上提交实验成果,老师也可以在网上给出指导(虽然是近乎于零点),都二十一世纪了,没有必要那么落后。

 

时间上,像这样拖一整个学期非常没有意义。要么像别的学校那样早放假一个月,开小学期整这种项目,要么像别的专业课设那样学期中单提出俩礼拜不上课专门做项目,时间上都足够。像现在这样就是15周的时间,如果是大腿,1周用来查资料配环境,1周用来写项目,剩下13周用来焦虑或酱油(主要区别在于先完成还是后完成);如果是酱油,15周用来酱油。

人数上,以现在的项目难度来说,一到两人一组就可。为了增加每组人数而增加项目代码量要求,只是在增加大腿的工作而已。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写了三个学期的项目,刷了三份不同的成就,收获颇大,感谢这个课程的加入。但是如果想要更多的同学收益于此,还需要很大的改进。

给08级学生的毕业寄语

前些日子@EdelweissNo2跟我说要找每位教过他们的老师拍段“毕业寄语”,希望我也能说上一分钟。这种事情是我最爱干的了,于是欣然领命。闭着眼睛也能想象到他们会听到多少“处世哲学”,所以我自然还得负责灌输激情。结果大概还不错吧,因为大导演@刘一佳_SCIR把我特别剪了出来发到他的博客

犹豫了很久才转发到这里。一是看到自己在视频中的形象真的很闹心,二是在反复思索自己的话是否会误人子弟。

另,包含所有老师的完全版在这里。不过,摄像和剪辑的质量真的太一般,整体规划也不好,非心血之作(据说时间超紧,也可以理解了),请09级同学鄙视并超越之。

PS1. 原来还以为自己时间控制得很好,却超了150%。而且各种结巴啥的。不排练是不行地,批评自己一下

PS2. 我所说的“前辈”也包括我,所以也别拿我的话当回事儿

PS3. 09级同学看过来,我果然做鬼也忘不了你们啊……明年此时,你们一定要把我剪进你们的视频啊!素材足够!

只有互联网能挽救我们的教育

对以教育部为主导的体制内教育我已不抱任何希望。中国教育的未来目前只能看互联网。

南方都市报最近一篇题为《“不寄望北大清华体制上革新”》的报道中,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和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共同谈到中国大学“道德滑坡、精神虚脱、学术泡沫”,患了“大学病”,其病根是“官本位”。教育部就是这个“官”,但他自己肯定不想把自己干掉,所以刘道玉认为必须要找“第三者”来治病。

我非常赞同这些观点,很早就在酝酿写篇博客分析一下,但总觉得自己的体会还不够全面,认识还不够深,条理也未理清,所以一直没有动笔。但三位前辈的话给了我很大信心。所以,我以个人经历和思考,先说说现在的教育有何问题,再谈谈为什么教育部解决不了问题,最后再讲讲为什么互联网能挽救我们。

当今教育问题的根源是体制问题

曾在知乎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的理工大学缺少什么?》。我的观点是:“不缺钱,不缺人才,不缺好学生,缺少健康的机制”。前三个“不缺”的细节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知乎看。那么现在的体制是如何浪费掉这些资源和人的呢?

教育的成败很好评估,就看培养出的人是什么样的人。“钱学森之问”为建国以来的教育下了一个非常权威的定论:失败。

成功教育培养出的人什么样,是个很大的命题,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它一定不是可以简单量化评价的。但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始终都是用分数、升学率、就业率这样的简单数字来评价教学质量,于是应试教育便挥之不去。等到了大学,因为分数没有统一标准了,于是就比应试教育还不如,叫“混试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如何混过考试、混出高分、混成三好学生(见《是什么使仙鹤变成了鸭子?》)。应试和混试都是和素质教育相违背的,这一点每个教育行业的人都清楚。

大学圈里我和很多人面对面交流过,无论大江南北,无论校长青椒,谈起国外都啧啧称叹,谈起国内都微微摇头,谈起理想都慷慨激昂,谈起该怎么做就都国情国情了。是什么样的国情能让他们违背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甚至违背良心呢?这个国情就是官本位。

简单说,官本位就是每个想获得回报的人,都要极力向上讨好、向下压制。领导意志大于天。在教育界看,其表现是教师只望今朝能为领导添光,不管明天学生是否健康。教育成了为领导而做,然后再考虑学生,怎么能做好教育呢?其实也能,只要领导的关注点是学生。但很可惜,真心关注学生的领导很罕见,因为他们还得讨好更高层的领导,一层传一层地讨好。如果最高层领导能直接关注学生,也好。但还是很可惜,他们太忙,只能偶尔瞟两眼下面报上来的数字,于是“把数字做好看”成为一层层传达下来的旨意,学生也就成为制造数字的工具了。

归根到底,官本位的体制使做教育的官员与受教育的学生在利益上不一致,就不可能形成良性互动。所以,官本位不破,中国体制内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别指望教育部能改革体制

体制改革,是教育部干得了的事情吗?就算他想干,好不容易爬上去的各级官员也不会答应的。官员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必然会维护这个为其带来利益的体制。更何况,真正的教育是会教人独立思考的,那是官员最怕的。不多说了,你懂的。

只有互联网能挽救我们的教育

处于最底层的学生是教育体系中唯一的受害者,他们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到处可以看到用脚投票,比如有钱人家的孩子很多不高考直接出国了;考上大学的把翘课当成常态了;有理想又有自制力的学生看公开课自学了。

公开课让很多学生有了被“解放”的感觉,这是真的。就连我自己随手录的质量不高的讲课视频都有外校学生看呢。据说,教育部已经有人在研究公开课对现在的教育体系会造成什么冲击,并且今年已经开始由教育部主导的公开课项目。不具备互动能力的公开课已经让教育部紧张,如果公开课再配上互动能力,我们的课堂最缺少的互动能力,会带来什么呢?

首先,课程的质量会越来越好。前面说过,学校里有能力讲好课的老师非常多,只是现在的体制使他们发挥不出来。公开课是一个充足的发挥平台,让课讲得好的老师能名利双收,讲得不行的自会退避三舍(知识分子都是很在乎面子的)。当同一课程多人网上pk时,老师们首先要想的就是如何多吸引学生了。自己辖下的教师网上有名气,领导也风光,所有人的利益方向一致了。有了优秀的网上课程,线下的课堂里,老师们也不好意思糊弄了,因为学生可以做比较了,知识分子真的很怕丢面子。讲课实在不行的老师,可能会开始采用翻转课堂的手段,让学生网上学别人,他负责课后辅导。

其次,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自由。无论上不上学,无论上哪个学,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有求知的欲望,就可以遍览天下名师,修无忌名课。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选专业的随机性等等中国教育的顽疾一齐打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对用人单位来说,互联网教育会比现在的文凭更有参考价值。文凭只能告诉你一个结果,而且爱信不信必须接受。互联网教育能记录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能反应出他的思维、行为等各种习惯,统计出他的理解力、判断力等,直接看到他的每一份作业、每一句表达,还有从社交功能中产生的口碑,而不只是一个干巴巴的分数。互联网教育平台还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来反作弊,使结果更可信。也许将来真的就会出现更具公信力的“网络文凭”

当然,体制内教育一定有其不可替代的地方,比如言传身教。但现在体制教育因垄断而僵化。互联网这个第三者兴风作浪起来,一定会从一个侧面去推动体制转型的,那时中国的教育就又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