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1年01月

假期第一周工作总结

这一周的主题,就是Moodle 2.0

赶在临放假前,将cliff调好的服务器送入了网络中心,指导服务器的技术支持人员将其成功上架。因此错过了科研研讨会第一天精彩的下半场。

科研研讨会第二天中午接到数学系一名教师的电话,于是前去介绍Moodle,就又错过了第二天精彩的下半场。但愿这趟没白跑吧。

将老cms上的数据库和用户文件拷贝到新服务器。太多零碎文件了,打包和解包都耗费了数个小时。传输按理说应该很快,但一个机房里都是千兆接入的两台机器平均速度还到不了10MB/s……

1.9升到2.0勉强算顺利,遇到一个bug,但官方旋即就修正了。

开始测试和开发:

  1. 简单修改了几个缺省参数,可以让新用户直接启用AJAX功能、跟踪讨论区未读帖子和不自动订阅讨论区。
  2. 做了个可以用中文全名搜索用户的补丁,顺手pull-request给dongsheng讨论一番,决定做个更好的。
  3. 报了一个小bug,也做了小补丁,但skodak看我的补丁时发现原来的代码有严重安全问题,并没有直接用我的补丁,而是做了新的。留个名的念头破灭。
  4. 和dongsheng讨论后,做了个比较大的补丁,可以更好地支持各种语言的用户全名搜索。提交到moodle tracker,等待发落中……
  5. 又报了个moodle和nginx配合的bug,被skodak指出是我们自己配置的问题。耽误他时间了,很不好意思。希望这条信息能对后来人有帮助吧。
  6. 做了一个更好地处理姓、名顺序的补丁,如果全名搜索的补丁被接受,就再PULL一下这个。
  7. 中文姓氏检索用户的补丁移植到了2.0。这个太中国化了,不可能给官方。

git和github.com真好用啊!!!!

另外就是moodle 2.0的翻译工作。把中文包的翻译率从70%提升到了73%,大概新翻译了有500多条吧(感谢王帅朋友贡献的5条),修正的也好多,数量就没有统计了。

做这些很有成就感,很快乐,欲罢不能。但下周不能再干这个了,得写tmd的论文了,还有tmd的NSFC,过tmd年,开始tmd的生活。TMD!

给你解释一下,什么叫般配

什么叫般配?

般配不是你166,我176;
般配不是你26,我 30;
般配不是你在读博士,我博士在读;
般配不是你平民之家,我普通百姓。

般配是你把醪糟倒入r505,我能清理干净;
般配是你把iPhone扔入肉汤,我能让它工作正常;
般配是你让x61的风扇停摆,我能把新风扇换上;
般配是你写得好文章却不会用模板,我能给它专业模样。

般配是我发高烧,你会用刮痧给我退烧;
般配是我挑灯夜战,你会泡上参茶;
般配是我弄乱房间,你会默默整理;
般配是我一觉醒来,热乎乎的牛肉面已经摆在桌上。

(注:r505和x61都是笔记本电脑。这两台笔记本和那部iPhone现在都还在继续服役。我也还在继续服役)

专家与专家——实验报告被检后感

前几天教务处派遣专家团到软件学院检查实验报告,然后我写了篇比较愤青的博客。撰写它的同时,也完善了我的wordpress到哈工大博客自动同步插件。注册哈工大博客是觉得那里能得到校内的关注多一些,尤其在被管理员推荐后,能登上今日哈工大的首页。但管理员人很好,没把那篇愤青博客推荐上去。估计这篇也不会被推荐,先谢谢了!

今天专家团终于莅临计算机学院,于是我再次被检。两次被检,实验都是完全相同的,结果有所不同。

上次是软件学院帮我送检,他们精挑细选了一个小班。检查我的是一位老教师,只看了两个txt文件,就判定我为不合格。把我找去,引发一番口水,最后判我无结果,情况上报教务处,由教务处决定是否合格。估计教务处还没工夫搭理这事儿,至今还无下文。

这次虽然得到官方指示只需要交一个小班的报告,但我还是把所有报告都拿去,反正不会增加U盘的重量。检查我的是一位中年教师,随机抽了一个班,8个实验看了有1.5个小时,给我的成绩是良,评价大体是:评分很客观公正,抄袭的能给0分;基本都有有价值的评语,但也有一些评语为空;实验报告没有格式可言,完全不规范。

两个结果都挺好,但我还是更期待第一个结果的最终结果,因为它能让我知道领导们是怎么想的。

从我第一次越轨做教学改革开始,我就一直没什么害怕的。“大不了就是被开除,换个地方赚得更多”,我总是这么想。

学校折腾人的那些事儿

今天被学校实验报告检查组的专家揪去,让我解释为什么操作系统课没有实验报告。我说有啊,就是那个txt文件,里面有学生对实验报告题目的回答,另外所有源代码都随txt文件一起提供了啊。专家说,只有word做的表格文档才能算实验报告,而且里面必须得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意义、实验内容等等,源代码也得放到word文档里,而我所谓的实验报告里,甚至只有学生的回答而没有题干,不能算是实验报告。然后我就不爽了:

  1. 我说,实验报告中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东西已经都有了,我甚至特意告诉学生别拷贝粘贴那些实验指导书上都有的东西,是为了节约所有人的时间。
  2. 别的老师帮我打圆场,说我是在做教学改革。专家说:“改革必须得先有院系的批准,和教务处的批准,你这么做打过报告吗?”我说:“没打过。首先我不知道这样的事还要打报告;其次就算我知道该打报告,但也不知道报告模板啥样,更不知道该交给谁;最后就算这些我都知道,也没时间折腾。”
  3. 我的教师评语是独立在txt和源代码之外的,没有嵌入里面,专家说这样的评语没有针对性,不合格。我的助教朱老师解释说,每个实验的批改都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的,该针对的都已经直接口头针对了。专家问:“你们口头批改有录音做证明吗?”
  4. 专家说,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不单纯是追求形式。像我这样的报告,连题干都没有,只有回答,几年之后,谁能看出来回答的是什么?我反问:“这东西,几年之后还有人看?”

最后,专家很nice,没给我下定论合格还是不合格,只是将情况上报到教务处,让我等候发落。

这件事大体可以归结为我对“无实效、形式化、折腾人”的制度的抵制。这样的制度真的挺多,我一直在做整理。本来希望等教代会时当提案交上去,但今天的事情使我觉得有必要先写出来,然后等学校因实验报告事情怪罪下来时,就用本文当做辩护词了。

折腾人的出考卷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考试管理实施细则》中有一条:

凡笔试课程的考试需同时出2套难度、内容及题量相当的试题,交由教务科随机抽一套作为考卷,另一套留作补考、缓考的试卷。

我始终想不明白这一条规定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但确实实在在被它折腾得很累。出过卷子的都知道弄一套高质量的卷子有多难,很耗精力。同时出两套,工作量加倍,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就只能在质量上“节约”时间了。

况且,现在提倡“累加式考试”,那么期末考试是平时成绩的补充,两者应该有互补性。而补考、缓考的题,应该有全面性。两套题的考察点都不一样,咋就能符合规定呢?

折腾人的监考

每隔一段时间,学校就会搞一次严肃考风考纪的运动。每次运动总结起来都是“监考严格看着学生,巡考严格看着监考,领导严格看着巡考”。今年最富创意的新规定是“考生违纪作弊,监考教师未能及时发现”而教务处巡考发现了,监考教师要受处分。

我坚决支持严肃考风考纪的动机,但对具体做法有些意见。

我做过学生,我承认监考严格与否效果确实大相径庭。我也承认,教师中确实有监考不认真的,甚至会有纵容学生抄袭的。

我现在是教师,监考无数次。我承认,我确实是想严格监考的。我也承认,监考过程中我的确经常溜号。一学期三四次监考,每次两个小时,我总希望能在考试刚开始那一段比较风平浪静的时候玩玩手机、看看书,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当然,我要经常抬头去监视学生,看书和手机都是用零碎时间。这样做是不对,但那两小时确实太煎熬了。

我想,如果每学期只给我安排一次监考,我一定能从头盯到尾,不成问题。有这么多老师,为什么少数人要经常监考,而大多数人却从来不用监考呢?把无聊的工作均匀分配一下,就自然可以提升工作质量了。

还可以参考车万翔老师曾提的一个想法,在教室安装监控摄像头,全程录像,这样监考老师就可以全省了。

折腾人的专家评教

始终搞不明白,专家评教的目的到底是监督还是帮扶。我认为这事儿压根就不应该是监督,而应该是彻底的帮扶。

现在是这样的,年轻教师本来就缺少自信,一看有专家来监督,就更紧张以至于出错。下课后,专家当面也不多说几句意见(时间确实有限),回头我们只能提心吊胆地等待《教学简报》的表扬或批评。而且,因为一些观念的差异,专家认为好的,我们未必觉得好;专家认为错的,我们未必认为错。事实上,每次教研室宣读《教学简报》时,我们都会对一些专家意见有各种看法,但被点名批评的教师本人却完全没有机会申辩。

如果专家不是以监督然后打报告的方式出现在课堂,而是诚心来帮助我们,我们会更希望他们的出现。课间时间短,不够我们倾听他们的教诲,可以留下电话、地址,我们很愿意登门请教。相信这样的效果会好得多。

如果学校认为没有专家监督教师就会不认真,那么就用好学生评教吧。请将评教结果在网上公开发布,并保存至少一年。这样就行了,其它的监督都没必要了。如果能再配合学生自由选教师,而不是大班分,效果就更好了。此外,假如财力允许,就用四六级答题卡那样的纸来评教,用读卡机自动统计。网上评教的匿名性有时会得到学生质疑的。

折腾人的财务排队

“最怕去财务报账”,这基本已经是所有老师的共鸣了。有了排队机,本来以为会方便很多,但未料到还不如以前呢。那些专业插队的老师也有不少是我朋友,我就不说啥了。就说说这个排队机吧。

能不能把它做成一个网上领号,网上查进度,算法预测排到的时间的系统啊?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办公室里坐等,既不耽误我们的工作,也不延缓财务的流转。

后记

我觉得,想让员工好好工作有两种手段:

  1. 给予丰厚的回报;
  2. 用严苛的制度监管。

如果做到了1,那么管理制度基本可以泛人性化。比如科研工作就是这样,学校只管最后的数字统计、排序、发奖金、提职称,中间过程随便你怎么折腾,科研经费、SCI都能年年攀升。如果做不到1,那么做到2也好,但那就成富士康,成血汗工厂了。

现在学校对教学工作恰恰就是2而没有1。如果我们的教师对教学工作都仅当成一种谋生手段,毫无责任心而言,那这样做没有问题。但我们的教师不是那样的。现在的情况是,很多老师想好好搞下教学,哪怕没啥回报,可是为了应付各种折腾人的制度、检查,不得不做很多琐琐碎碎又毫无生产力的事情,导致潜心研究教学内涵的时间更少了。更有些老师为了躲麻烦,干脆就不讲课了。

说这些,不针对任何个人,也不针对任何机构,只是想让学校更美好。如果您恰恰是这些制度的制定者,本文让您觉得不爽了,那么请海涵。这些制度已经让我不爽好多年了,现在咱们算扯平了。很愿意和您交流,一起想好办法解决问题。如果您想怪罪我,我虽然挺害怕,但也只能笑纳了。

哈工大网络教学平台需要您的帮助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乐学网(http://cms.hit.edu.cn)是一个主要面向哈工大的,已经发展了五年的网络教学平台,这段视频简单介绍了它的特色。

乐学网的建设是几名一线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做这件事的原因很简单,它对教师好,也对学生好。五年来在计算机学院的使用已经充分证明,把乐学网用做课堂教学的补充,不仅能极大地方便师生,而且它构建的超越时空界限的网络交互环境,可以为课程带来新的活力,使课程变得更有趣。

现在,我们正期望能让更多人从乐学网获益。经过与教务处和信息处的沟通,教务处提供经费购买了新服务器,信息处免除了所有网费和托管费,基本实现了0成本运营。而我们愿意继续义务贡献业余时间来支持这个网站。我们本身就是它的用户,我们的课程已经非常依赖这个网站,所以我们一定会尽力完善它,保障它的稳定运行,并令其永远免费。

如果您是一名教师,那么:

  1. 看过介绍视频后,有些兴趣在课程中使用它,请联系sun@hit.edu.cn。对于前十位用户,我们会登门当面向您介绍和演示。
  2. 如果您已经在使用乐学网,并且喜欢它,请向您的朋友推荐!
  3. 您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我们做翻译和开发工作,详见下面。

如果您是一名学生,并且喜欢乐学网,那么您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为我们提供帮助:

  1. 向任课教师推荐这个网站;
  2. 帮助我们汉化Moodle 2.0(乐学网预计半年后将全面升级到Moodle 2.0)。基本过程是:
    1. http://lang.moodle.org注册
    2. 登录后点此链接
    3. 开始翻译。尽量选长句子翻译。简短的字串因为和上下文关联度比较高,不容易单纯从字面弄清其含义。
    4. 只要翻译了一条以上,就可以导航->AMOS->Stage->Submit to maintainers,留下一些说明。剩下的就是我们来校对和最终提交到官方了。
    5. 随时随地都可以从第2步开始重复。欢迎您为开源软件Moodle做贡献!
  3. 帮助我们做开发,主要涉及到php、数据库、html和JavaScript等。为此,您要:
    1. github.com注册
    2. Fork此repository到您自己的github repository
    3. 跟随github的help,把代码clone到本地
    4. 此文档,安装一个自己的Moodle 2.0
    5. 联系sun@hit.edu.cn,他会给你分配一个开发任务。整个开发过程依靠git和github来协调。

我们都经常对工作环境、学习环境表示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不如自己动手,改变它,既方便了自己,同时也方便了他人。乐学网的建设初衷就是如此,但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谢谢!

乐学网团队
2011-1-5

辛苦的葛大爷不是主角

2010贺岁档三大贺岁片,葛优都是主角。万达影城贴出了下面这幅海报:“葛大爷,您辛苦了”。赶在2010年最后一天,终于把三部片子都看完了。由衷感谢葛大爷,感谢他辛辛苦苦地去帮助其它主角。今年贺岁档,葛优并不是真正的主角。

image

自从大陆从香港学来“贺岁片”这个概念之后,就一直是冯小刚+葛优的天下。回想这么多年的贺岁片,能存在于我的记忆中的,只有葛优主演的冯氏喜剧。而且,葛优所演角色的名字全都记不得了,因为他们都是一个样。这种单一的情况甚至使我忘记了《活着》中的富贵,认为葛优是没有演技的。

以前是单人单片担贺岁,今年是单人三片顶贺岁。貌似依然靠葛大爷一个人,但实际上他是在用自己的票房号召力为他人做嫁衣裳。三部片子看下来,能给我留下印象,或感慨万千的,并不是葛优。

  1. 陈凯歌自从娶了陈红,就完蛋了。在陈红当上他的制片人,抓住财政大权之后,就更完蛋了。如果他不和陈红离婚,那么92年的《霸王别姬》就是他唯一能被后世记住的电影了。
  2. 姜文的电影没有孬的。最好的是《鬼子来了》。很高兴,《让子弹飞》里含有一些《鬼子来了》要表达的,同时又通过了电剪。CCAV主持人批子弹那天,我狂担心它被硬性下架,急忙拉着老婆大人去观影。
  3. 《社交网络》开场第一幕戏里有句台词:“中国人中天才的数量,比美国的人口还要多”。我深信这一点,只可惜我们的社会几乎使所有天才都丧失了“站着把钱赚了”的胆量。希望姜文的成功能让更多人敢站起来。
  4. 舒淇真美。虽然是贺岁档唯一的女主角,但她的美不需要任何陪衬。无论开心还是悲伤,她眼中的那份深沉的忧郁都令人无法不怜爱。她的表演使我相信为什么葛优会如此地爱上她,而她又为什么总是拿不起这份感情。
  5. 孙红雷很给力,给姓孙的哈尔滨人力。这个当年混迹于马迭尔宾馆舞厅,与黑道大哥交好的演艺明星,一脸的炮子相,却能演出这样一个角色,把葛优完全盖掉了。男一号是他,女一号是舒淇,葛优、姚晨都是酱油仔。
  6. 川川这个角色大赞。一开始我是以为这个小妮子不会演戏,爹要死了还那么一脸深沉。后来被老婆大人一提醒,才醒悟王朔安排这个角色的用意。她父亲是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白手起家的资本家,为其留下足够维生的财产,让其可以“不想干嘛就不干嘛”。于是她就去背和尚的情诗,去看《资本论》,被《共产党宣言》感动。资本主义社会积累财富,然后自然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的理论。王朔借川川在表达一个愿景,就是希望中国可以正常过渡到真正的共产主义。那时的人,能坦然面对生死荣辱。
  7. 《非诚勿扰2》是用数字摄像机拍的,所以我特意也选了数字影厅。去晚了,只买到第4排的票,于是发现画面的锯齿感还是比较明显的。最杯具的是那50万一瓶的酒,始终就没能看清楚商标是啥。舒淇右肩锁骨上的大伤疤倒是看得很清楚。
  8. 感谢招商银行的8元看大片活动!万达四处卖便宜换票券,柜台标价却总是居高不下,导致培养了一个地下黑票券市场。这营销手段挺好,既保持了自己的高品质形象,又拉到了中低端客户。但实在太折腾消费者了!直接柜台降价多好啊。

希望自此以后,没有葛优的贺岁片也能火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