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题目的意思不是以前的不好。以前的也很好,相当好,但这次确实比以前的要更好。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也有别的老师在私下交流时这么认为。然后再声明,这不是说现在的组织者比以前的组织者做得更好。事务的进步一定是逐步的,没有珠玉在前,那这次定然不会这样好。
好在哪里呢?好在这一次的歌功颂德少了很多很多,而实实在在的话语多了更多更多。
新院长是从科研副院长升任的,在我有限的见识里从没听说他讲过任何一门(节)课,所以无论从领导还是基层角度,他对教学工作的了解我猜都有限。按一般新官上任的思路,越不懂越得装懂才行,然后必然下面人拍马附和,领导的信心就陡然上升,自己也以为自己是真懂了,然后事情就这样坏掉了。王院长显然不是这样。他说得不多,而且几乎没说什么具体的指导性的话,反倒安排了比以往多出数倍的一线教师上台做报告,尤其是还破天荒地邀请了两名在读学生给全体教师上课。而所有这些登台的都不负众望,什么话都没省,有啥说啥,端的把这次盛会的核心弄成了“摆事实、讲问题”,然后从各种角度分享自己、国外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再畅想还没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解决。
常读我博客的朋友是不是开始怀疑我搞和谐,在讨好新领导班子?老领导全都高升了,只有傻瓜才会用“比较”的方式讨好新领导。下面我就从几个点来列举一些事实证明这是最好的一次。
金平的报告
计算机学院金平同学和软件学院赵维同学压轴出场。
赵同学已在DIT留学太久,而之前在HIT的日子享受的又是DIT班的小灶式教育,所以我严重怀疑他根本不知道真正的HIT什么样,就算知道也忘光了。他讲的题目虽然叫《DIT&HIT》,但只在题目里有与HIT有关的字眼,所以此文就忽略他了。
金平小盆友和我很熟,所以我很早就知道他被安排去做个报告,指定的主题是关于香港大学的交换生见闻。实话说,知晓此事时我产生了一个很邪恶的想法:我大张旗鼓地收集学生吐槽言论,并因此被领导亲切关怀,却还是不依不饶,会否组织者安排个把学生上去卖力歌颂,来证明我的《学生网文杂陈》之偏激和别有用心呢?当得知金平被授命得写讲稿,并交给组织审查先时,我觉得我的猜想就算不100%正确,也不会低于87.53%。当时只是庆幸他们找的是金平,如果是银平、铜平啥的,我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金平童鞋绝非善类,但我决不能教唆他出格,别把金平变成金平没。我能做的仅仅是把初稿要来一份,将来和定稿比较,也好知道某些人到底害怕的是什么。
直到当天早晨金平在我buzz上的一条留言才让我大彻大悟、激动万分、感激涕零、悔不该当初……留言是这样的:“老师,这次还行,有老师还跟我说“你一定不要上去唱赞歌,请来学生就是为了反映一些学生关心的问题的”:)”
这位老师就是院办可敬可爱的宋巧红老师。她怕金平有心理负担,代表会议组委会,代表学院领导,特意找他说的这番话。现在每每读来,都还令人心里暖暖的。宋老师是绝对意义上的做行政工作的老师,我读本科时她就已经是老师,她女儿是管我叫哥的。我们有这样浸淫多年却仍不官僚的老师,工作还做不到让学生满意,实在该好好反思。这是本文后话。
金平登台,不徐不疾,娓娓道来,撼动全场。他所讲与初稿不仅不缩水,反倒有加强。他大概讲了这些(非原话,都是我的总结):
- 上课点名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能靠讲课保证出勤率的老师在港大是要下岗的
- 大陆学生在香港都是很能课堂交互的,所以别说学生不活跃,是你们当老师的没本事让学生活跃
- 港大的反抄袭制度相当严厉的,工大你得学
- 留一堆作业搞题海不是本事,少而精的作业才见老师水平
- 是你们作业太多太无赖才让我们选择抄袭的
- 别说我们沉迷游戏,一到放假我们根本就不玩游戏了。是课程实在太无聊了,只好游戏
- 平时抄抄作业,考前突击突击,足以应付你们那些考试了
-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才能培养出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
- 学期太长了,把人都学傻了;假期太短了,太不利于增广见闻了
- 和老师缺少沟通渠道,部分老师还不尊重学生意见。应该充分利用乐学网做好师生沟通
- 要给学生自由,别指手划脚地让他们干这干那,尤其别总组织他们参加无聊的活动
- 港大的学生活动都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没有任何行政力量插手,所以都很有活力
- 信息化很重要、很方便
- 信息化再强,港大也是用纸质的评教表,这体现了真正的匿名
- 一门课两个老师讲,评分尺度不一,很打击学生积极性的
读到这里的童鞋,是不是想留言“金平V5”呢?别忘了再留个“计院V5、宋老师V5”。这次会,我对我呆了快15年的学院都刮目相看了。
再8g三个细节:
- 金平本来有件很重要的事必须回家。为了这次会,他是回家办完事又回来的,来回火车票都是自费啊!可见这是一个多么有热情和责任心的孩子;
- 副院长赵铁军老师主持报告会。前面老师们讲的时候,他最常做的一件事是举起写着数字的大纸提醒报告人注意控制时间。如果报告人没看到,他还会使劲抖啊抖啊的,特可爱。等到两位同学讲的时候,尽管整体已经是严重超时,可他一次都没举。两位同学也没辜负他,全都超时了……
- 金平那天穿着一件很酷的黑t裇,上台前套上了我借给他的白衬衫……我附近的老师都对此表示不解。我解释说这是为了“着正装”,他们的回应很干脆:“有病”。那位命令金平必须穿白衬衫、西裤上台的老师,您听到了吗?虽然说细节决定成败,但没对外在细节多注重一分,也就会导致对内涵的细节少注重一分啊。
我的文章
我收集的吐槽文章,几经浓缩、加马赛克,最后弄成实在没法再减的16页,投出去了。这篇文章有多凶险?这么说吧,我找了几名至交,先是让他们帮我提修改意见,几个轮回后再不怀好意地问他们愿意联合署名不。有人就不再给我回信了……有人表示同意,但过几天又反悔了……最后我是独立署名的。
朋友,真对不起啊,我确实是给你们出难题了。先谢谢你们给我提的很多中肯意见,尤其是在我固执时仍不断尝试说服我。如果我不听你们的,现在可能就不会有心情写博客了。你们不是不如我有勇气,也不是比我有智慧,只是你们拥有的比我多,冒险的成本大。如果我现在拥有和你们一样多的,我也肯定不会干这买卖。
文章能否被录用,我不知道。对此我是这么准备的:
- 我只投这一篇。好几篇已经写好的我都没投。两个原因:一、不想分散我文章忠实读者的注意力;二、和下一条有关
- 如果文章被拒收,我就拒绝参加此次会议,以示抗议。既然人不去,那自然也不能有别的文章去
- 以后每年都弄一篇这样的,直到被录用,我才参会
都是豪言壮语。如果真没录用,我也不知道我还有胆儿这么做不。反正,结果是,全文刊登。
领导这关过了,然后开始等着被同事收拾了。要知道,很多学生吐槽时是指名道姓的。虽然加了马赛克,但这些老师可都是阅尽天下那啥,心中早已无码了。被学生骂是一回事,被学生骂还被大家都知道了是另一回事,被学生骂还被一同事大肆宣扬那就完完全全不只是事了!
文章带来下列效果:
- 26页很长,但不少同志都是逐字逐句读完的,过程中是否饶有兴致我就不知道了
- 有人找我要无码版,被我断然拒绝
- 有人说码加得太重了,都看迷糊了。我说这就对了,要的就是看不出是谁。并且建议读者把自己的名字放到马赛克的位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有后生表示震惊,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事情。我想他幼小的心灵一定埋下了种子,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不能做什么了。
- 好几名有经验的老师对我语重心长地说:“太真实了!”
- 好几名老师对学生的话中表露出的思想表示惊讶。不管从业长短,他们本来都以为我们的学生就像课堂表现的那样死气沈沈呢
- 至今我没见到任何人对我目露凶光,或眼神闪烁
- 两院领导群和议,授予我这篇文章一个“特别奖”,并颁发了证书。不信看官方新闻。
对这个特别奖,有朋友笑话我说:“你以前长文章能获奖,短文章也能获奖。现在拼凑一篇居然还能获奖,太牛了!”夸得我心里这个舒坦啊。当时那个感觉呀,就是觉得除非发生新情况,否则以后没必要年年弄这么一篇了。因为情况已了然,剩下的就是怎么解决了。
解决之道
对待一个问题一般分为两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中国,往往中间还有一步“承认问题”。不被承认的问题,就算真是问题,也不会成为问题。
很多问题都是由来已久,发现、了解它们的人也很多。但很可惜地说,罕有人愿意把它们摆到桌面上。学生们羸弱,懂隐忍,反正四年后走人拉倒,谁也不愿意动真格的。老师初来时可能会有零星牢骚,慢慢见怪不怪,再慢慢被同化,最后成为利益链条中的一员,也就不去承认这些问题了。而这次会,却像是一次集体爆发,每名做报告的老师都面对所有人,或多或少地会讲一些真正的问题。比如抄袭的问题,比如大班授课的问题,比如规章严苛的问题,比如实验室开放度不够的问题,比如网络条件已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等等。虽然这些问题未必是第一次被提出来,但绝对是第一次这样集中、这样公开地提出来。这些问题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共鸣。有些问题,有解决经验被共享,却基本都是治标不治本。谈到如何治本,所有人都无话可说。因为这本,太难治了,它是深入到整个社会的每一滴骨髓中的。
比如说抄袭问题,在一个已经几无半点诚信可信的社会里,教育学生诚信有说服力吗?夸张一点地说,如果我们教育出的学生个个诚信,进入社会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个个失败啊!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制度问题,而对制度溯源,可发现绝大多数制度并不是学院、工大自己可以决定的。
还有解决之道吗?
没有了!不信就看看随着会议进程而大幅减少的听众。我曾问过很多早退的教师为何早退,他们是已经失望了。谁都曾有过青春年少,都有过激情满怀。但现实总是伴着年龄的增长使他们明白,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只有循着制度走,才能获得个人最大的回报。
还有的!不信就看看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听众,还有几位做报告的老师、同学,还有用行动支持他们的领导。无论老幼,仍然有人在努力,仍然有人不放弃。纵然他们可能力量弱小,纵然他们可能也有诸多掣肘,但至少,只要“良心”二字仍在,希望就不会破灭。有很多问题已被解决,我们的学院、工大已经比以前更好。虽然前路仍很远,但至少一直在赶路。
反思
这一节是纯个人的反思。会议过程中发生的两件事让我鄙视自己,记录下来,以作提醒:
- 我一直把教学法研讨会当做自己的舞台,尤其喜欢在这个舞台上做报告。算起来,好像已经做过三次了。每次在上面大放厥词,说那些会让人不爽的实话,都挺自我感觉良好的。也着实创造了一些经典时刻,每每还会被人提起。今年我没讲,听很多同事讲。然后,我居然会无耻地期望他们讲得不如我好!当讲完之后,我居然会嫉妒他们比我讲得好!孙志岗,你太恶心了!
- “徐晓飞、唐朔飞、王义和、王宇颖老师获得教学特殊贡献奖”。这奖是实至名归的,大概可以类比为“终身成就奖”(虽然我认为应该把徐老师的排名放在最后,相信徐老师也会这样想)。颁奖时,全场热烈鼓掌,而且经久不息,持续时间是当天最长的。但我觉得,必须全体起立鼓掌才配得上这几位老师的荣耀。但是,没有人站起来。我环顾左右,然后也没有站起来。孙志岗,你在怕什么?你在不好意思什么?你在装什么?你太恶心了!
备忘
好几位老师谈到,在世界一流大学,课堂上基本是不讲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必须是学生自己预习,然后课上直接讲各种外延、应用、最新进展等等只有有经验才能了解、理解的东东。甚至做到,少听老师一节课,要自己读一个星期的paper才补得回来。学生如果不预习,上课就是听天书,所以没有人不预习。对此,我心向往之,以后当努力!
P.S. 本文好像本人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篇博客……吃晚饭去了,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