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互联网能挽救我们的教育

对以教育部为主导的体制内教育我已不抱任何希望。中国教育的未来目前只能看互联网。

南方都市报最近一篇题为《“不寄望北大清华体制上革新”》的报道中,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和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共同谈到中国大学“道德滑坡、精神虚脱、学术泡沫”,患了“大学病”,其病根是“官本位”。教育部就是这个“官”,但他自己肯定不想把自己干掉,所以刘道玉认为必须要找“第三者”来治病。

我非常赞同这些观点,很早就在酝酿写篇博客分析一下,但总觉得自己的体会还不够全面,认识还不够深,条理也未理清,所以一直没有动笔。但三位前辈的话给了我很大信心。所以,我以个人经历和思考,先说说现在的教育有何问题,再谈谈为什么教育部解决不了问题,最后再讲讲为什么互联网能挽救我们。

当今教育问题的根源是体制问题

曾在知乎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的理工大学缺少什么?》。我的观点是:“不缺钱,不缺人才,不缺好学生,缺少健康的机制”。前三个“不缺”的细节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知乎看。那么现在的体制是如何浪费掉这些资源和人的呢?

教育的成败很好评估,就看培养出的人是什么样的人。“钱学森之问”为建国以来的教育下了一个非常权威的定论:失败。

成功教育培养出的人什么样,是个很大的命题,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它一定不是可以简单量化评价的。但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始终都是用分数、升学率、就业率这样的简单数字来评价教学质量,于是应试教育便挥之不去。等到了大学,因为分数没有统一标准了,于是就比应试教育还不如,叫“混试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如何混过考试、混出高分、混成三好学生(见《是什么使仙鹤变成了鸭子?》)。应试和混试都是和素质教育相违背的,这一点每个教育行业的人都清楚。

大学圈里我和很多人面对面交流过,无论大江南北,无论校长青椒,谈起国外都啧啧称叹,谈起国内都微微摇头,谈起理想都慷慨激昂,谈起该怎么做就都国情国情了。是什么样的国情能让他们违背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甚至违背良心呢?这个国情就是官本位。

简单说,官本位就是每个想获得回报的人,都要极力向上讨好、向下压制。领导意志大于天。在教育界看,其表现是教师只望今朝能为领导添光,不管明天学生是否健康。教育成了为领导而做,然后再考虑学生,怎么能做好教育呢?其实也能,只要领导的关注点是学生。但很可惜,真心关注学生的领导很罕见,因为他们还得讨好更高层的领导,一层传一层地讨好。如果最高层领导能直接关注学生,也好。但还是很可惜,他们太忙,只能偶尔瞟两眼下面报上来的数字,于是“把数字做好看”成为一层层传达下来的旨意,学生也就成为制造数字的工具了。

归根到底,官本位的体制使做教育的官员与受教育的学生在利益上不一致,就不可能形成良性互动。所以,官本位不破,中国体制内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别指望教育部能改革体制

体制改革,是教育部干得了的事情吗?就算他想干,好不容易爬上去的各级官员也不会答应的。官员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必然会维护这个为其带来利益的体制。更何况,真正的教育是会教人独立思考的,那是官员最怕的。不多说了,你懂的。

只有互联网能挽救我们的教育

处于最底层的学生是教育体系中唯一的受害者,他们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到处可以看到用脚投票,比如有钱人家的孩子很多不高考直接出国了;考上大学的把翘课当成常态了;有理想又有自制力的学生看公开课自学了。

公开课让很多学生有了被“解放”的感觉,这是真的。就连我自己随手录的质量不高的讲课视频都有外校学生看呢。据说,教育部已经有人在研究公开课对现在的教育体系会造成什么冲击,并且今年已经开始由教育部主导的公开课项目。不具备互动能力的公开课已经让教育部紧张,如果公开课再配上互动能力,我们的课堂最缺少的互动能力,会带来什么呢?

首先,课程的质量会越来越好。前面说过,学校里有能力讲好课的老师非常多,只是现在的体制使他们发挥不出来。公开课是一个充足的发挥平台,让课讲得好的老师能名利双收,讲得不行的自会退避三舍(知识分子都是很在乎面子的)。当同一课程多人网上pk时,老师们首先要想的就是如何多吸引学生了。自己辖下的教师网上有名气,领导也风光,所有人的利益方向一致了。有了优秀的网上课程,线下的课堂里,老师们也不好意思糊弄了,因为学生可以做比较了,知识分子真的很怕丢面子。讲课实在不行的老师,可能会开始采用翻转课堂的手段,让学生网上学别人,他负责课后辅导。

其次,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自由。无论上不上学,无论上哪个学,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有求知的欲望,就可以遍览天下名师,修无忌名课。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选专业的随机性等等中国教育的顽疾一齐打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对用人单位来说,互联网教育会比现在的文凭更有参考价值。文凭只能告诉你一个结果,而且爱信不信必须接受。互联网教育能记录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能反应出他的思维、行为等各种习惯,统计出他的理解力、判断力等,直接看到他的每一份作业、每一句表达,还有从社交功能中产生的口碑,而不只是一个干巴巴的分数。互联网教育平台还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来反作弊,使结果更可信。也许将来真的就会出现更具公信力的“网络文凭”

当然,体制内教育一定有其不可替代的地方,比如言传身教。但现在体制教育因垄断而僵化。互联网这个第三者兴风作浪起来,一定会从一个侧面去推动体制转型的,那时中国的教育就又活过来了!

只有互联网能挽救我们的教育” 中有 7 条评论

  1. 顶老湿。
    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为【学知识】而学知识,而不是【目标驱动】地为了GPA,为了奖学金,为了毕业为了求过而混知识。只学所谓【有用】的知识而没有真正体会一个学科的奥妙。

  2. 邓小平爷爷早就说过了:中国的改革只能是倒逼式改革。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现有体制玩不下去了,当权者才会为了自保,做一些迫不得已的改革。草根人士大力发展属于真教育的网络教育(而不是当前那些助纣为虐的所谓网校)培养出真人才,让体制内所谓文凭成为一张废纸。这个时候,教育改革的春天才会到来!

  3. 老孙,今天看到你这篇文章,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这个评论。
    首先,我们观点基本一致;其次,我觉得你偏乐观。
    教育部的僵化是制度性的,它的调整有着万千缕的阻碍物,我不觉得可见的将来能做大的改观——即便是互联网。但是,我觉得工程教育的确是个突破口,也希望我们能探索出你心中的网络文凭。

  4. 因为要二次开发moodle才找到这里,我现在媒体,有资源搞网络教育,希望以后常联系,今天先留个痕迹。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