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的魄力推进常识的普及

开学前,工大一位非常高端的人士给我发了封email。他女儿在国外读书,回国休假期间要上网交作业,于是他就看了一眼这个网站,发现是个Moodle,也就是乐学网所用的平台。

于是他就“‘玩’了下,非常方便……学生登陆就是学号和密码,所有通知、所有注意事项、所有讲义、所有作业要求、那个学生什么时间提交的作业?等等。一目了然。很简单!……而且网上说是很多大学一起采用的”。自然而然地他就想到了我介绍过的乐学网。两者相较,他发现的最大区别是,人家那个是一个官方网站,而乐学网是野路子长起来的。

最后,他发了一个感慨:“在国外属于常识的东西,……可是到了国内就属于‘改革’……”

此话含义非常深奥,以我的浅见理解,有两层意思:

  1. 常识的东西,非要举改革的大旗,弄得玄玄乎乎的
  2. 普及常识的过程,倒真像搞改革一样,阻力重重,举步维艰

都有什么国外的常识在国内成为改革呢?粗浅列一些和大学有关的吧,都是我亲身体会过的,绝对真实。

  1. 国外:入校注册就会获得一个网络ID,凭密码直接接入校园网,访问各种需要身份认证的网站,比如邮箱、VPN、信息中枢、图书馆、选课、评教、成绩查询、文件服务器、网络打印等等
    工大: 一名学生至少要有上网、个人邮箱、选课评教、交作业、图书馆、公共邮箱等数个账号,用户名都不一样;一名教师至少要有上网、邮箱、收作业、登成绩、图书馆、查工资等数个账号,个别教师还要有OA等等的账号,用户名也都不一样。现在有了自己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但没人愿意接入,且新留校教师的账号迟迟不能建立。
  2. 国外:入校注册就会获得一个免费邮箱,域名就是学校,终身有效,很给人归属感
    工大:教师可以免费申请,学生今年才可以免费申请,但只要不是领导,就都得为这事儿特意自己跑一趟窗口
  3. 国外:入校注册就会免费获得数G的免费个人空间,在空间里可以建个人主页、存放文件等。个人主页是很多后来优秀商业网站的温床。
    工大:学生想要这样的地方,没门;教师想要这样的地方,得自己买服务器,自己建,自己维护,自己付各种费用……
  4. 国外:无线网无处不在,免费,一般需要认证;有线网到处都是,墙角、课桌上,插上网线就能用,旁边还会配套电源插座;网络无任何限制,整个世界随便免费访问
    工大:有限区域有无线网,免费,但需要去申请单独账号(学生可用公寓上网账号);公共空间几乎没有网线插口,教室里讲台上的插口没有一个好使的(这一点做得还不如威海校区);除电源线、鼠标外,笔记本还要标配插排;而且,用了10余年时间,学生公寓才接入校园网,以前校园内的学生公寓不能访问校园网站;各种网络计费算法,很多机房、实验室、甚至办公室都不能访问国外。
  5. 国外:入校即获得一张带照片的身份卡,兼有身份证明、门禁卡、储值消费卡等多种功能,甚至有的还能当银行储蓄卡、公交卡等
    工大:学生至少要有学生卡、饭卡、补助卡,教师至少要有工作证、饭卡、工资卡、报销卡、经费卡。每张卡都由不同部门/银行颁发。对了,还要有钥匙,而且能进入的门越多,钥匙就越多。
  6. 国外:公共的网络打印机、复印机非常方便,每人有免费的额度,超出部分也很便宜
    工大:想方便的打印必须自己购买打印机,否则只能拷贝文件到打字社,免费是不可能的
  7. 国外:办校内的手续,网上填表,很多系统已有的信息不用重复填写,各个部门之间自己完成公文流转审批,教师/学生通常只需接通知到1-2个地方现场集中签字确认就行,都不用自己打印
    工大:没完没了的填表,没完没了的输入自己的姓名,没完没了地打印,整个校园转来转去上上下下地找人签字、盖章,还经常寻隐者不遇,甚至遭人白眼、呵斥,犯一点儿小错误就要从头再走一遍

这些只是浮皮潦草的沧海一粟,但这都是和每个人的每一天息息相关的,都足以让我们心凉半截。常识如此美妙、简单,何时我们能享受之?遥遥无期。为什么?答案实在是很深的水,随便说几滴吧。

从工大现有的信息系统看,一大特点是“百花齐放”,却不“百家争鸣”。每个部门、院系、室所,但凡有机会,就要搞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购买服务器,雇人开发,大张旗鼓,但互相之间都是雷同的,重复建设比比皆是。这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信息系统的建设热情很高,而维护热情却甚低。维护跟不上,用户就不爱用,建设者也不愿意有很多人用,导致很多服务器空跑,系统崩掉了都无人知晓。怎会这样?利益使然。建设时,是可以举“改革”大旗申请经费的,而维护却没多少钱,甚至没钱;维护不好,无人用,就有理由再申请经费去建设第二版、第三版……;反正系统越不好用,赚钱的机会就越多。

信息的综合流动是信息系统的优势。在这样一盘散沙下,想实现国外的那些常识是不可能的。国外为何能实现?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分工。

在国外呆得不久,但呆得很舒服。舒服的感觉源自于无处不在的良好分工,使每个人都能静心、专心地做自己最擅长、最感兴趣的事情。IT系统的一切,甚至小到一个鼠标的采买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统一规划建设维护,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其它人只需享受这些系统带来的便利,无需为它操心。这样,所有人都专心,都能把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利益回报随之上升,学校这个整体也蓬勃向上。

其实刨除IT这个东西,我们的分工还是不错的,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没有人想自己搭个小食堂分学校的伙食补助。当IT出现,当它成为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所有人就都不淡定了,纷纷要来分一块蛋糕。第一次开分之后,就很难再不分了,直接造成今日的窘态。参与者眉开眼笑,国家投入的经费被大批浪费,而广大底层师生只能备受其累,被折腾得焦头烂额,总要为应付各种鸡毛蒜皮而消耗宝贵精力。

怎么解决?两条路:

  1. 最受害的大多数不再沉默,用各种压力促使决策者必须改变。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2. 最受益的小部分幡然醒悟,打破现有利益链条,建立更健康的新利益圈。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一个简单的常识的普及,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去改革,这就是哈工大,这就是中国。

希望在哪里?只在现在正身受其害的人,如果将来有一天会成为此链条的受益者,不要再将这些麻烦加诸于后来人。

用改革的魄力推进常识的普及” 中有 24 条评论

  1. 深有感触。新生开学,饭卡、住宿费、公寓入住、学籍登记、办理上网开户,我腿儿都跑细了。

  2. sunner提到的几点,很多在国内的公司应该是已经实现的,但在高校却没有。
    公司里有专业的部门团队处理这些基础设施、资源及自动化流程等,而学校现在还没有。如果有,可能是一个像图书馆管理员的团队,拿着一份工资,踏实地工作,服务面向全校。当然,还需要很多热情。
    也许这样的机会可以留给有志于改变校园环境的计算机、软件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慢慢搭建,在毕业后成为学校的职工。
    可是,的确,改革很难。

  3. 建校理念就有问题,行政人员有不少一个个都跟大爷似的,办个事像欠他钱似的。再看看HKU前一阵的关于安保问题的处理:徐立之出面向学生道歉,表明学校是老师和学生的学校。这是根本性的观念差异了。

  4. sunner老师说的国外情况确实不假,不过您也要看到,国外学校的学杂费很贵(即使不乘以汇率,比如我们这个已经很便宜的公立大学,每学期学杂费加起来也已经1W2刀了,比工大贵了1倍左右吧?),所以免费wifi、免费打印、免费空间神马的也算是我们花钱买的。。。

    而且似乎还有个原因导致了差异,即国外学校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靠校友捐款,所以在学生时代就要善待未来的潜在捐赠人吧orz。不过不管怎么说,国外和国内对于学生的重视程度真的没法比,我们研究生下周开学,办什么手续真的都很简单,甚至都没觉得办了什么手续。。。

  5. 我觉得也要看一看学生的态度,一般学生都希望行政人员应该像宾馆的服务生一样给学生提供45°鞠躬式服务,但是也应该看到,国内的行政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对象都是怎么样的。就像是学生工作者,在国内是很庞大的队伍,从学工,研工领导,到院系辅导员,都是这个队伍里的一员,而国外的大学除了一个教学秘书以外,是没有这样专职的分工的。基于SUNNER提出的存在即合理的理论,我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还是因为学生本身的问题。国外大学生的自主性相对较强,一如大学就负担自己的学费,懂得理财,赚钱,谋生,国内的大一新生比较起来就显得稚嫩很多,而这些区别大概是基于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大社会环境。一味的指责“行政人员”怎么样怎么样是没有意义的,带着有色眼镜和偏见看问题本身就不是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之前拜读您的大作,对SUNNER的很多思想都很认同,一点不敢认同的,就是对行政人员的评价。因为不了解,所以误解。就像教学法研讨会上,关于发言学生是否该穿衬衣的问题,个人觉得穿正装还是必要的。学生在《香港。。。》一文中,已经明确表示了,对各种“正式或非正式PARTY大家都重视着装”这个氛围的羡慕,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就让人感到别扭。就像是一个光膀子的人,立志要穿背心,又怕热,所以每次穿背心的时候都告诉自己,穿什么都无所谓,就永远都会羡慕穿衬衣的人。

    1. 一个学校对学生有三个职能:服务职能、管理职能和教育职能。似乎教师不同的身份决定了要行使不同的职能。比如后勤是服务,行政是管理,教学是教育。但我认为,每种身份都能同时承担这三种职能,才是一个好大学。现在的行政人员,包括庞大的学生工作队伍,从整体上看,显然是把“管理”当做自己的使命的,而且把“管”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比如这件衬衫的事情,导员让学生必须穿衬衫,这就是一种“管”,而不是教育和服务。
      诚然,我们的学生是缺乏自主性,于是这就成为很多人对他们严加看管的理由。而在我看来,正因为缺少自主,我们才应该少管而多放手,多让学生自主做选择、做事情,这样才能锻炼出他们的自主性,这才是教育。过程中,学生会犯错,会走弯路,这都是教育的必然阶段,谁都不是生来就能把题都答对的。
      所以,回到衬衫的事情。在炎热季节,无空调房间,该不该穿长袖衬衫上台演讲,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这个选择权应该属于演讲者。无论选择造成的结果如何,这都是他个人宝贵的经验财富,从中能收获良多。

    2. 呃,,,不是party,,,是辩论赛和学生会招新等活动。其实我是仰慕他们的态度……当初看他们学生会拉票的时候,非常得体的正装确实给我印象很深,但是后来想想他们整体散发出的那种举手投足间的气,那种认真地态度才是最令我惊叹的。得体的正装是这方面反应最打眼的一部分了。

    3. 就是说服务对象不行,所以服务就不应该跟上呗?怎么跟国民素质差,不适合民主这种言论一样。为辩护而辩护,多没劲。所有问题都是社会的问题,批评谁都是偏见了? 某些行政确实操蛋,这是事实,不是偏见。

    1. 对激情我是这样理解的。激情似乎永远属于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散。但只要前辈中有一人能保持激情,他就会成为一盏灯,让后生们相信激情可以永生,并坚持下去。待到后生成长,能与前辈携手时,前辈也就不再孤独,而聚拢的激情必将四溢。

  6. 这个纯粹是个管理跟不上的问题,没有专业的管理和团队。其实您可以建议学校请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应该挺省力的。

  7. 很多同学都有您提到的疑问,他们普遍的反应是教务处或者学校脑残,但是就像您说的这不只是工大一所学校的问题,也许不是脑残而是脑袋想的太多了吧

  8. 当官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保官”,“升官”,“发财”这些重要的事情上了。所以如今这局面也就不奇怪了。

  9. 老师您好,时过境迁,距离您这篇随笔过去12年,我是中西部普通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看到这里我很惊讶,我是无意间闯入您的博客,又是无意间点开这篇文章。我很高兴的告诉您,现在的大学已经基本做到了一张校园卡登录教学服务网站,消费购买食堂餐品。但是宽带费用对于市场价格而言很高。
    我在登录校园网站的时候也看到了,用户统一认证系统,原来这也是时代的眼泪和妥协。
    得益于国家对于大学的投入,和家人的支持,我获得了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真是感叹啊!
    祝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