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NULL
MOOC 其实已改变大学教育的基础,在中国
MOOC 诞生之初,“颠覆大学”、“教师下岗”之类的观点很多。四年过去,大学和教师都依然稳健,而 MOOC 却变了样子。当初因坚持做职业教育而最不 MOOC 的 Udacity,如今估值最高,率先成为独角兽。Coursera 和 edX 都开始侧重职业教育,许多大学老师也对课程缩水、转型,极力迎合职业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确实比 MOOC 更刚需,自然也更赚钱。
在中国也一样,网易云课堂微专业的营收超过中国大学 MOOC 证书收入好几个量级。但在中国不一样的是,两大 MOOC 龙头,中国大学 MOOC 和学堂在线,都没有转型职业教育。而且,高校教师仍在孜孜不倦地开设新 MOOC。课程 1:1 还原校内同等的教学深度,甚至因为没有课时限制,反倒内容会更丰富。这绝不是因为我们比美国慢半拍,而是因为,MOOC 早已改变了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基础——评价体系。
对大学教师来说,能获评“国家精品课程”,是相当高的荣誉,全国总共不到 4000 门。在 2003 年 5 月教育部下发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文件中是这样设定评审方法的:
将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由教育部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可见“有关机构和专家”是评审的关键。我在大学承担的课,也有幸成为国家精品课。申报过程中,课程团队花费了大量精力做很多申报材料制作、整理、包装工作,且都是以专家视角为导向的。我多次向团队领导质疑这些工作的价值,因为它们对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帮助。但质疑归质疑,后来的职称晋升,很大比重是靠这些无价值工作换来的精品课称号。这就是 MOOC 之前教学评价体系的一个缩影。在这种体系下,着实有一些学生并不认可的水课程,成为了精品课;也着实有很多学生非常喜欢的良心课,注定没机会成为精品课。真没多少人在乎学生的感受。
“国家精品课程”几年前已停止评审,下一轮同等量级的项目叫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也就是“国家精品 MOOC”。2015 年 4 月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是这么说的:
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采取先建设应用、后评价认定的方式
虽然没写由谁来评价和认定,但要求先建设应用,也就是先要在网上开出 MOOC,接受全社会的公开检验。学员对课程的评论,一定会对最后的认定者产生很大的影响。于是,做 MOOC 的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导向建设课程。一些还不习惯这种角度的老师,确实遭到不少不礼貌的评论。
从自上而下官本位,变为自下而上的学生导向,这就是 MOOC 带来的改变。在教学意识上,高校教师终于开始追上培训讲师了。
但 MOOC 再好,完成率低,然并卵啊。从互联网的角度看,MOOC 创造的价值确实有限。但学校里的老师,已经真切感受到冲击。请允许我秀张炫耀图:
这是某大学的《操作系统》课堂上,学生稀稀郎朗,尽量远离老师,还有人伸着懒腰。照片近处(也就是老师的远端),拍照的学生正在播放我的《操作系统》视频。这位学生素未谋面,也记不得他是哪所大学了。他很好学,但实在忍受不了本校老师的课,于是就这样了。
这是 MOOC 进入中国之前就发生了的事情。MOOC 兴起后,这类事情越来越多,甚至有学生用 MOOC 中学到的“考”自己的老师,给老师纠错。老师再难淡定讲水课。
于是,中国大学 MOOC 上线不久,就有很多老师打来电话,问能否把某某 MOOC 用于自己的课中,这样就不用再尴尬讲课了。这个模式叫 SPOC。我们是被老师这样推着实现了 SPOC 功能,并封装成“学校云”服务。而老师又推着学校部署“学校云”。一些优秀的 MOOC,会被几十所高校引入到校内。先行者的经验证明了 SPOC 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教育部也很快出文件“鼓励高校……选用适合本校需求的……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平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到今年,部署“学校云”或类似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有没有想到一个词?一个互联网人常说的词:倒逼。
SPOC 对教学的提升作用已有很多专业的论文发表,不再赘述。诚然,现在实施了 SPOC 的课程,还是极少数,应用和推广中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但这样上下一心面向学生的教学改革,在我以前十年教龄中,未曾见过。
“颠覆大学”的论调很大程度上是互联网公司的宣传手段而已。国外大学本身受 MOOC 的影响并不大。但中国高校在教学上由来已久的顽疾,却被 MOOC 刺痛,并有了 SPOC 这个解决手段,且因然而生了商业模式,具备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只不过教育上的事情,发展得总是很慢,外人不易察觉罢了。
VR/AR/AI 之于教育
VR/AR 带来的是什么?
信息产业发生过几次革命:
- 计算机的出现,提供了运算能力
- PC 的出现,将运算能力部署到每个桌面
- Internet 的出现,将运算能力连接,使运算结果影响的范围扩大
-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运算能力随身携带,且时时互联
- 物联网还未形成,但其让运算能力无处不在,会是下一场革命
所以,把运算能力作用的范围延伸,才是基础革命。VR/AR 都不具备此能力。它们交互能力的极大提升。大概可以类比为彩色电视、3D 电影、触摸屏幕的出现,是一次产业升级乃至重新洗牌的机会,但并不是根本性的变革。
VR 的核心意义,是在两大问题的解决上,提供了比以往更好的体验:
- 突破空间限制 比如:参加赛事,远程会议,参观博物馆
- 突破资源/能力的限制 比如:飞机驾驶,模拟手术,模拟战争,星际旅行,赛事回放
AR 可以看做 VR 和现实的叠加,因此它不能完全脱离现实。但是,现实不一定是主角。所以,它提供两种应用场景:
- 在现实构造虚拟 现实为背景,VR 为主体。比如:虚拟布置房间,寻宝游戏
- 与现实的另类交互 现实为主体,VR 为辅助。比如:虚拟操作界面,增强信息展示
AR 的第一种场景,本质来说还是 VR。所以综合来说,VR/AR 三大核心意义:
- 突破空间限制
- 突破资源/能力限制
- 与现实的另类交互
基于以上三点,分析对教育的影响。
VR/AR 能影响哪些教育场景?
突破空间限制
- 虚拟教室 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远程就像在教室一样。甚至整个教室都是虚拟的。但这只是对物理教室的模拟,不会突破传统教室的教学效果。虽然教室容量可以无限扩展,但教学效果会更差。可以算作是更自然的在线直播课,这是进步。某种程度下翻转课堂的线下部分,也可以线上进行了。
- 虚拟观察 参观虚拟博物馆,看仿真的展品,进入虚拟的历史事件现场,到达虚拟的地理位置。可以比图文提供更全面的感官刺激,形成更好的记忆。但只能比视频提供更自由的视角,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会很大。
突破资源/能力限制
- 模拟操作 模拟驾驶汽车、飞机、飞船、挖掘机,模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模拟把玩各种奇珍异兽。以前只能语言描述的,或者视频展示的,现在都可以“亲自”操作,就算做错了,也不会对生命财产有威胁。VR 模拟比单纯的计算机模拟更直观,与接下来的实操更接近,应该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 构造超现实世界 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是教育的内核。把头脑中抽象的概念,通过 VR 变成可以直观体验、操作的虚拟实体,甚至是虚拟社会。如果 VR 化的过程能简单、快速,甚至傻瓜化,那会对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无数“不切实际的幻想”都可以被快速检验。想象的成本,下降。
与现实的另类交互
- 虚拟助手 当学生做实操时,通过 AR 提供一些即时即地即景的帮助、提示、说明、演示,能学得更快。
侧面效果
上面的分析都是从教学内容呈现角度出发,因为更直观,减少了头脑中“脑补”的过程,所以学习起来会轻松一些。但此外,VR/AR 的交互方式,可能也会对学习者的兴趣、专注度等产生正向影响。这类侧面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成本划算吗?
其实 VR/AR 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硬件上。软件技术大多是早就有的。像虚拟物理、化学实验,早就可以做,但并未形成气候。我想主要问题,应该是提升的教学效果不及付出的成本。这可是纯软件成本啊。
结论:VR/AR 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非革命性的。在教育领域大展身手,还需要等待软硬件成本的大幅下降。
AI 呢?
AI 可以构造出绝对博学的“人”,相当于把所有古代先贤和当代大贤集于一身,但表现出的却是一只“懂你”的机器猫。从小与此相伴成长,绝对是古往今来第一名师。
那么问题来了:
已有这样的 AI,那还需要学习吗?学习目的是什么呢?
互联网公司做企业级软件的优劣势分析
企业级软件基本特点
企业级软件市场属于传统 IT 领域,其历史比互联网要悠久得多。但近年互联网公司开始“逆袭”,染指企业级市场,比如阿里巴巴有钉钉,腾讯有腾讯通、微信企业号,网易有云信、七鱼、有数等,我们网易云课堂也在做学校云、企业云。这么做当然是为了收入。C 端用户的发展越来越难,快接近顶峰。用户就那么多,一天就是 24 小时,除去睡觉、工作,留给互联网的时间非常少,却有成千上万的产品在争夺这少得可怜的时间。而 B 端用户在工作时间使用产品,粘性大,高频刚需,还有可观的服务费收入。
企业级软件市场体量非常大,养活了大大小小无数的软件公司。IBM、Oracle 这样的巨头都是靠这个领域发展、生存且死死抓住的。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各种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银行等对 IT 系统的需求更加旺盛,依赖性更强,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而且此时也正是从卖独立部署软件到卖 SaaS 服务转型的当口,非常适合搅局者进入。当然,肯定不会很容易进入的。
企业级软件市场的复杂度非常高。政府学校和企业的采购模式、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不同生产、管理环节对软件特性、服务模式等的需求大相径庭;不同企业对同种软件也总会有个性化的要求;同一个软件在同一个企业内的同一个功能,也可能因部门间的厉害纠葛,导致需求不可理喻地分裂。这种复杂以至于“乱”的市场,是互联网公司很不习惯的。
软件公司的产品研发
传统软件公司不会仓促启动一个项目。一定做足市场调研,甚至已经有敲/内定了的订单,才会真正动手。一旦动手,就会大幅投入,轻易不放弃。
研发人员会和首批客户深入沟通,全面了解客户需求,和客户一起商定开发计划。往往会先快速做个原型版本,让用户直观体验一下,提提意见。正式版本开发时,会充分吸收客户的反馈。然后一个版本一个版本地提供给客户使用,过程中继续不断听取反馈、升级产品。
正式版本刚开发时,就已经大体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隐约知道有哪些变化的可能,并且充分考虑软件还要部署给其它客户使用,且不同客户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所以,软件公司特别注重系统分析和设计,力求在架构上做到可重用、可扩展,降低后期升级、定制、维护的成本。很多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都是由此催生的。
软件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对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和最适合业务需求的软件架构设计。当然,渠道力量也相当重要。所以在这个市场就形成了一些分工,比如有专门做渠道的公司,在某些地域或行业很有门路,它们通常会分走利润的大头;有专门做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公司,它们是行业的技术核心,可以和多家渠道合作,总利润会超过单家渠道公司;还有专门按照设计稿把软件实现出来的公司,通常叫外包公司。外包公司技术含量有限,比较劳动密集,多数都在印度、中国这种人力成本低的国家。当然,也有做得强大的公司,渠道和分析设计一把抓。中国的公司,也很少有选择外包的。
项目经理和架构师负责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是产品核心;销售,是市场核心。这两大核心,决定了传统软件行业的格局。前者决定成本,后者决定营收。
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研发
和软件公司始终面向真实客户的真实需求不同,互联网产品本质上是创造和发现新需求。这种需求的扑捉,主要靠灵感、思考和运气,而不是市场调研。比方说,如果做市场调研,结论一定是电话+短信足以满足用户的沟通需求,微信根本不必存在。
需求抓得准不准靠运气,那么风险就必然很大,未来有诸多不确定性,唯有摸着石头过河,用市场来验证想法。 产品经理就是第一个下水开摸的。他们不做宏伟缥缈的长远规划,着眼当下,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服务自以为的用户最核心的需求,设计出非常简单的第一版产品。工程师紧随其后,用最快的速度拼凑实现出第一版产品。产品马上推向市场,运营做一些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推广,获取第一批用户,接受检验。通过几次快速的迭代,如果效果不好,果断转型。如果效果还可以,甚至一炮走红,就再追加投入,继续用摸石头的方式快速迭代和扩大用户规模。
这种“小步快跑”的做事套路,是互联网能蓬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基于此,也就应运而生一些具体做事的方法和思路,与软件公司很不一样。
软件公司期望能用一套软件服务所有的客户,因为每个客户都能带来收入,于是软件就会设计得很复杂,有无数开关,有二次开发接口,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比如 Office。互联网虽然也希望用户多多益善,但用户种类多,就要 同时摸多块石头,风险也会加倍。所以,互联网公司通常是只用一个软件服务 1-2 种用户,服务 3 种的都很少。比如一个微信,服务各种信息的收发者;一个网易云音乐,服务音乐的发布者和收听者;一个淘宝,服务商品的卖家和买家;一个滴滴出行,服务司机和乘客。无论用户数是 1 个,还是 1 亿,都只用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式服务。虽然每个用户都会有自己的偏好,但软件免费啊,且核心需求是满足的,也就不挑剔了。
用一种方式服务所有人,才能保证单客成本足够低,才能支撑免费模式,才能让业务指数增长的成本可控,盈利的遐想空间巨大,被 VC 看好加大投入;只做一种方式的服务,也就是足够“专注”,才可能“快”,才能将其做到“极致”,形成“口碑”。
只做一种方式,就意味着要有取舍。所以,与软件公司的项目经理处处跪舔客户不同,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才是产品的上帝,按照自己的喜好(当然,他们会说这是用户呼声,事实上也确实是用户呼声,只不过未必是多数用户内心的呼声)来推动产品发展。自己不喜欢的需求,就直接忽略。为了避免产品经理的好恶和用户相悖,很多产品经理就是来自用户,他们自己就是典型用户,做出的产品自然也更容易被用户喜欢。
再牛的产品经理,也不敢说自己的判断 100% 正确,还是得不断小步快跑来收集市场反馈,快速调整。未来,总是不确定,但这是程序员最怕的。工程师实现的每个功能,都不确定未来会怎样演化,甚至不知道能存活多久。再加上“快”字诀的催促,所以最现实的选择,就是用很粗暴的方式把功能先实现,等稳定了再用优雅的方式重构。但实际上,要么没等到重构产品就死了,要么想重构却没时间,要么有时间了却怕影响日常业务而不敢动,要么敢动却缺少会动的人才,因为大量的业务层工程师一直都是做“快”,没有做“好”的经验。所以,站在软件工程的角度看,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工作普遍来讲,是缺少设计和规范的,用面向对象语言写的结构化代码是不好意思给人看的,但确实是业务压力下的无奈折中。
那都说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是厚在哪里呢?厚在底层,系统、框架和算法层面。在互联网领域,这些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但业务层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技术,还未被充分重视。
在软件公司,系统分析和设计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但在互联网公司,更核心的竞争力是产品设计和运营。前者决定了产品形态,后者用尽办法拉来用户,两者一起留住用户。有用户,产品才有存在的价值。
优劣势分析
易用性优势
互联网产品的研发方法、思路和习惯,用到企业级软件领域,可能会形成颠覆,但也可能水土不服。最具颠覆性的,是“易用性”。传统软件行业一直没能解决,甚至不想解决的,就是易用性问题。从根本上而言,这是经济模型不同导致的。
企业级软件市场一直是销售主导的,采购方的决策者,也就是客户,是成单关健。于是无论销售还是产品,都在拼命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客户,往往并不是软件的最终用户,甚至他们的某些需求会和用户相矛盾。所以,用户常抱怨系统“不好用”,以至消极用。软件公司也缺少动力去想怎么让软件好用,因为这不是成单的关键。甚至说,“不好用”,才会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来升级/更替系统,期望让它好用。如果好用了,投入就少了,大家就都没得赚了。荣誉感使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是有把系统做好用的意愿的,但他们更愿意做大而全的系统以展示技术能力,很难体会小白用户面对满屏选项的心情。他们心中的易用,和用户心中的易用,几乎完全不相关。
举个例子,很多政府部门、学校,都会投重金搭建邮件服务器,购买邮件系统,聘用专人维护。但员工却不大爱使用这种官方邮箱,对外联络更多用的是 163、126、QQ 等免费邮。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互联网公司的免费邮箱即便是有广告,也更好用。因为取悦用户是互联网公司生存的根本。
中国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程度低,很大程度上是被那些“不好用”的系统给拖累了。但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便利,进而就会思考怎么在工作中却用不起来。这种思考变成声音,就会对决策者产生压力,使他们开始注重“好用”,考核 IT 部门时不再关注“部署成功”,而是关注“应用成功”。近两年这种思想转换非常明显,包括在政府采购这种政绩导向的重灾区,也越来越关注实效。PV/UV、转化率、活跃度这些互联网指标,正逐渐成为政府网站的绩效指标。机会正在向互联网公司倾斜。
花了钱买软件服务的客户,心态肯定和免费个体用户不一样。他们做惯了甲方,习惯对乙方颐气指使。而互联网产品经理却习惯做产品的上帝,习惯砍掉不重要的需求。砍需求,是易用性的重要前提。但是,企业用户的个性化差异往往很大,一个需求在一方可能是无关紧要,在另一方可能就是核心根本。更何况还有一种需求,产品经理不认可,事实上也确实没必要,客户就是要。如果不做,那么单子就吹了。怎么办?需求还是要砍,但砍得肯定不及以前任性、爽快。有时做个恶心的功能,却能换来大笔订单,好像很值得做啊。产品经理必须在功能和易用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如果能做到功能复杂却仍易用,就完美了。
软件工程劣势
传统软件另一痛点,是稳定性。这里既包含运维带来的稳定问题,也包含性能问题。SaaS 模式还带来了对信息安全的担忧。这些问题和易用性一样,是互联网公司的看家本领,已经解决得很好了,天然让客户信任。然而,业务层软件的稳定性、扩展性等,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软件工程问题,如果不解决,会很快让这份信任付诸流水。
企业级软件的需求一向很复杂。产品经理再神通砍需求,也只能让复杂性降低一点儿。这就是软件企业重视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原因,因为进行抽象设计,是满足需求的同时降低软件复杂性、提升稳定性、扩展性的唯一手段。在这方面,互联网公司是比较欠缺的。产品经理因为缺少技术背景,没学过面向对象,在需求分析时做不出抽象;工程师的工作习惯里一直不强调抽象,早把学校学的忘光了。不做一番学习、实践来提升抽象思维能力,是迈不过这道坎的。此外,其它提升软件质量的手段,比如单元测试、文档、代码规范等,互联网公司也比软件公司做得差。
其实,就算不做企业级软件,互联网公司也非常需要提升软件工程水平,不然携程那种全站瘫痪的故障,会越来越多。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有机会再写篇博客聊聊。
市场劣势
这个劣势乍一看很明显。一直做 2C 的业务,当然缺少 2B 的渠道、经验和人才。不过这个也最好解决。只要有过硬的产品,渠道公司会排着队来代理的。自建渠道,难度大一些,因为渠道里的某些花样,和互联网公司的机制不兼容。所以,首先要选好市场方向,体制内体制外不可一概而论;然后在机制上要和市场规则,尤其是潜规则进行恰当的适配。
互联网公司擅长营销,但营销对 2B 市场,只能是助力,最后成单还得有销售跟上。不过,这份助力也值得一用。至少能把宣传材料做得更通人性一些,不那么硬邦邦。也可能对最终用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客户的决策。
运营优势
让用户用舒服、开心,不是产品功能就足以做到的,运营手段也很重要。互联网运营有“哪怕是一坨屎让用户吃下,也能咂咂嘴说味道不错”的本事,什么积分、签到、抽奖、分享、小恩小惠等。这些手法应用起来,不仅可以达成实效,让客户满意,而且可以提升用户忠诚度,跳槽了也会向新东家推荐你的系统。如果控制 2B 运营的成本,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力量,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另外,对内容型产品,比如培训系统,互联网运营多年积累的内容资源,是软件企业所不具备的。这甚至会成为胜负关健。
总结
这篇博客写了一年多,原因无它,重度拖延而已。但拖延也有好处(//理直气壮地),就是很多预想与猜测,变成了现实,写得更有信心;不靠谱的猜测,不必写出来丢人了。虽如此,面对这么大的论题,此文还是心虚的。当小白科普文尚可,霸道总裁只管笑话好了。
总的来说,互联网公司要打赢 2B 战,肯定是扬长避短、顺势而为。所以: 1. 坚持产品至上、服务用户的理念 – 这是大势,也是优势 2. 补足软件工程短板 – 这对自身也大有裨益。软件企业也是一步步把软件工程搞起来的,坑都踩过,怎么填也都知道 3. 充分利用互联网势能 – 产品口碑、内容优势、运营经验等,这些都发挥出来,胜算会更大
最后借用一位前辈的话(大意)结尾:
“2C 产品为第一代互联网人创造了大量财富,而留下的机会不多了。新一代互联网人的机会,在 2B。”
程序员必修的中文MOOC汇总
Google 做了一个列表,推荐程序员去学习一些免费的在线课程,很受欢迎。所以,我也把迄今为止已经开出的中文计算机 MOOC 做个汇总。后续会不断更新,以展示最新进展。为避免软文嫌疑,回答中不会出现任何 MOOC 平台品牌名。
大体上说,在线学完一个计算机专业,是基本不成问题的。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可以不上大学了,也不意味着上了大学但可以不去上课。 继续阅读 程序员必修的中文MOOC汇总
知乎圆桌“慕课而来”精华汇集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知乎圆桌,请看什么是「知乎圆桌」?简单说,就是在线的Panel discussions)
上周(写下这两个字的时候还是上周,但现在已经3个月过去了……拖延症得治啊)有幸组织并参与了一期知乎圆桌,主题是“慕课而来”(我们的实习生姚烨欢小盆友起的优雅名字)。出席的嘉宾有北大、复旦、台大亲身参与 MOOC 的老师,资深 MOOC 学习者,以及企业界做 MOOC 研究、平台和课程制作的人士,还有一些闻讯而来外围参与的 MOOC 专家/爱好者,基本把 MOOC 的方方面面都覆盖到了,而且分享的都是第一手的经验和观点。窃以为把本次活动的回答汇聚到一起,就可以比较完整地描述 MOOC 的当前状态和未来期许。但直接从活动主页进去,比较不够条理,所以整理了一下,按新手、教师、学生和平台进行分类。 继续阅读 知乎圆桌“慕课而来”精华汇集
智能手环是摆设吗?
小米最近发布了79元的智能手环,让这个市场一下子又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虽然很多人说这东西用起来就是新鲜一个月,但还有很多朋友问我使用手环是怎样的体验。对此,我是持积极态度的。一言蔽之:如果你坚持用,它会改变你的生活。
我用的手环是Misfit Shine,一款得了红点设计奖,入驻Apple Store的作品(不过我并不推荐它,原因最后说)。这也是我唯一用过的手环,所以下面的文字未必符合所有的手环,但山寨盛行,我估计区别不会太大。
智能手环本身并不智能(所以电池才能续航几个月),智能的是它配套的App。手环硬件很简单,其原理就是用重力加速度计采集佩戴者的动作幅度和频率,将数据传给App,由App计算出运动量。这就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某项运动中手几乎是静止的,比如自行车,那么累吐血也采集不到多大的运动量。解决办法倒也简单,就是身体哪个部位动作幅度大,就绑到哪。比如动感单车就绑鞋上,肚皮舞就绑腰上……千万别被“手环”两字误导,只戴在手上。但是,那些动感不强的运动是注定杯具的,比如现在很火的plank,还有众多力量型的器械运动。你能想象吭哧吭哧地卧推一下50kg的杠铃,手环却非常智能地认为你不过是慢吞吞地迈了一小步的感受吗?
所以,对真爱运动也真运动的人来说,这东西真没啥用,千万别送给运动员。它的价值体现在不爱运动的人身上,比如我。对我来说,它给运动带来了乐趣(注意,是带来,不是增加。我从来不觉得运动有趣),并由此让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
App用采集来的数据构造了几种激励,正是这些激励使我能坚持动一动:
- 设定每日目标,总达标次数有记录
- 最长连续达标数有记录
- 每天都有好友运动量排行版
- 能看到好友的连续达标纪录、最大单日运动量和总达标次数,好友也能看到我的
这些激励之所以有效,和网游个道理——数字虚荣心。最在乎数字虚荣心的就是宅男宅女,而这个人群恰恰就是最需要被运动拯救的,可谓定位精准。那么我究竟被改变了什么呢?
我设定的每日目标是1000分,约相当于步行1.5个小时,并不高。但我每日上下班步行总时间不到40分钟,有时还懒懒地蹭班车或同事的车,除此以外就很少活动了。所以,这个目标是让我运动量翻倍的。从带上手环的那一天起,为了达标:上下班只步行,并且会东绕西绕走不同路线;上下楼已不总坐电梯;去打水喝和上厕所的次数明显增多了;思考时会更多地站起来踱步;午饭后不再坐着看Kindle,而是走着看;稍远一点的路首选公共自行车,省了很多打车钱;临睡前发现没达标,就会在家里做原地抬腿跑(嗯,很少时候也会摘下手环,拿着表带甩甩甩甩甩甩……)。做这些时,会时不时地看看运动量的增长,每次都很有成就感。真的,无聊的运动转化成了数字成就感,激励我总还想再来一点儿。而连续达标数上升和排行版力压所有好友,更让成就感翻倍。为了减少挫败感,我甚至删了两个运动量总是比我高的好友(他们肯定是作弊了)。
用手环两个月,可见的成果是:
- 体重下降了两公斤。在饮食习惯没做任何改变的前提下。
- 走了很多新路,去了很多新地方,发现了一些新奇好玩的事物。它们就在我所在的城市,甚至就在我家附近,但以前都没发现。
- 每日达标带来的成就感,让心情舒畅,刺激前额叶分泌了更多的多巴胺,使某些枯燥的工作也不像以前那么枯燥了。
对了,我不再抗拒陪老婆逛街了,家庭和睦指数上升。
每天都能有份小小的成就,还有比这更美好的生活吗?仅为这一项,便值得拥有,并坚持达标了。
假设以上文字写得还不错,那么读到这里你一定已经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智能手环了。如果需要,就该考虑买哪款手环了。我先说说Misfit Shine的优缺点,然后再提一些选购建议,供参考。
Shine的工业设计真不错,非常漂亮、优雅,一点儿没有“狗环”的塑料感。特别是配套磁力扣的设计,使它可以非常便捷且酷地挂到领口、袖口、腰带和鞋带等地方,使采集过程更准确。这是个好设计,可惜磁力扣的吸力总是有极限的,当遇到比较大的外力,会松脱。我的Shine就这样在第一周掉落过三次(没摔坏,够结实),幸亏足够小心,才没丢,于是后来就只做手环用了。我家领导没这么幸运,挂在腰上丢了,就没有然后了。
Shine的App做得太糟了,特指Android版(iOS版我安装在iPad上,短暂的几次使用感觉还不错)。平均同步三次才成功一次,运行速度缓慢,动不动就强制关闭,功能也不及iOS的多。最受不了的,是它居然丢数据!我7月17日那天明明达标了,当天也同步正常了。但第二天查数据,居然说我只完成了8%,难道我梦中运动超量溢出了?生生地把我已34天的连续达标给切断了。那一瞬间,都几乎不想再继续了。
好歹咱也是花了600大洋的正版用户,于是就去找客服,然后就彻底崩溃了。他们的客服一没邮箱二没电话,有的只是F.A.Q!话说这些Q都是你们自己A出来的吧?App里倒是有个Feedback的地方,链到Google Docs。我辛苦翻墙过去,提完问题,人家却在“感谢”页面里非常好心地提醒我:“留Email也没用,我们不会回的”。哎,反正我在找得到的所有能向他们发信息的渠道都反映了问题,还中英双语的呢,到现在也没人鸟我。
以上,我不推荐Shine。不过软件和服务问题总是能改进的,所以观后效吧。
那推荐哪个呢?知乎有个非常全面的参考:各类运动腕带(智能手环),该如何比较权衡,作出最适合的购买选择?。我因为只用过一款,所以不可能给出具体的建议。方向性的建议是:一定选用得人最多,能持续提供服务的。显然,除非能出现Game Center那样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单款产品,只有用得人多,才能让朋友之间的激励发生作用。用的人多了,那么服务自然也有保障,不至于某一天突然通知你,“我们要关门了,请自行备份数据”,辛辛苦苦跑出的分就都东流去了。
PS. 如果你用Shine,而且运动量不大,请加我ID:sunner
大数据证明怎样让MOOC更吸引人
让学生更投入地学习是教师的责任之一。 MOOC的学生流失率一直是关注焦点,开课教师也会绞尽脑汁地吸引、鼓励学生,哪怕只是多学一点点也能让教师的成就感提升。最近读的两篇论文分别基于 coursera 和 edX 的数据,从课程制作和授课过程(运营)两个角度分析了如果提升学生的活跃度。有些结论显而易见,有些结论令人惊讶,对开课教师以及平台设计和运营都很有借鉴意义。所以,将其主要结论摘要于此,并夹带一些个人感受。具体的研究、分析方法,本文不赘述,感兴趣的请查阅论文全文。
制作更吸引人的课程
论文《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由 MIT 的博士生、博士后,及 edX 工程副总裁共同撰写,发表于应 MOOC 兴起而新设立,专注于教育与计算机科学交叉学科的会议——ACM Learning @ Scale。它分析了edX上690万条视频观看记录,统计得出怎样的视频更吸引人。
短于6分钟的视频最吸引人
基于edX数据的统计,无论视频多长,用户实际观看时长的中位数都不超过6分钟。而且6-9分钟长的视频是个拐点,更长的视频实际观看中位数反倒会下降。比如长度超过12分钟的视频,实际观看中位数只有3分钟。所以,“短视频到底多短最合适”这个问题有了标准答案了:6分钟。
这个数字挺难让人接受的,因为按多数老师的习惯,6分钟根本讲不了什么东西,15分钟都勉强。但和下一个结论联合分析,其实真未必做不到。
语速快,很关键
虽然统计数字表明语速和视频吸引力并不完全成正比,但当语速达到每分钟185-254个单词(对应中文我估计少说得300个字吧?)时,无论视频多长,都比低语速能获得更多注意力。原因很好理解,快语速常常伴随着激情,激情富有感染力,感染力可以让学生更专注。所以,教师越热情,甚至是激情,越能吸引学生。
语速加快,讲同样内容所需时间就会缩短,这样产出的视频就可以向下接近甚至达到6分钟的建议长度了。录课前做好规划,让内容更紧凑,节奏更快,不说废话,不机械重复(学生可以自己重复看),剪掉“嗯”、“啊”等口头语,短小精悍的视频就有了。
教师头像绝非可有可无
对于大于6分钟的视频,有教师讲课头像的和纯ppt、软件操作等录屏相比,前者收获的关注更多。我想,这是因为头像总在动,比时长处于静止画面的单调录屏更提神吧。我个人确实比较喜欢那种头像嵌入视频一角的形式,但前提是ppt把那一角特意留出来,头像不会遮挡该看到的课件内容。
制造一对一的感觉
教师都习惯教室气氛,黑板/大屏幕,站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甚至安排一些学生假装听众来提起讲课的性质。但数据分析表明,这种在教室/演播室,配置昂贵设备录制的视频,在吸引力上其实不如更低成本的私人录制方式。教师坐着,面对镜头,背景就是办公室,像做单独辅导一样地讲课,效果是最好的。这样很容易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和坐在电脑前的学生所处学习环境最契合。
这里的关键点,就是让学生有一对一的感觉。坐下来直面镜头,就基本创造出了这种感觉。语言上再多用“你”而不是“你们”,用“咱们”而不是“大家”,气氛就有了。很多不谙此道的老师课程开头第一句话总是“同学们,大家好”,我通常在那一刻就“出戏”了。
手写屏/笔是最值得购买的设备
可汗学院的视频是典型的手写笔应用,所以论文干脆将这种视频称为“可汗风格”。统计表明,与录屏风格相比,学生愿意在可汗风格的视频中投入1.5-2倍的时间。老师边讲边画,确实很像一对一给我讲题的感觉。或者在一片白板/黑板上用板书讲课,或者在ppt上勾画要强调的内容,手写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该看哪里,并忠实地跟着老师的思路。
用鼠标是很难“写”出好板书的。手写电磁屏用起来很直观,但也很昂贵。手写笔也够用,而且只卖几百元,非常值得配备一块。
让学习过程更活跃
论文《Engaging with Massive Online Courses》由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博士生、教授合作,发表于计算机应用领域世界最顶级的学术会议之一——WWW,并且获得了最佳论文亚军,非常强大。论文通过挖掘 coursera 上 Machine Learning (以下简称ML)和 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以下简称PGM) 两门课各三次开课的数据记录,分析了最终成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差异,以及如何提升课程论坛活跃度。
课程开始前后选课的用户质量最高
在课程正式开始前半个月,到课程第一次作业截止这段时间里选课的学生,其中的活跃者比例远高于其它时间选课的。所以,MOOC课程宣传的最佳时机,就是开课前后这个时间窗口,能获取更优质的学员。
早选课的活跃度低,可能是因为学习热情在等待中消散,或者时间发生了冲突。第一次作业截止时间之后,再努力学也难以获得证书,所以对后续作业等也就不关注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自开课时间起,哪怕到了课程结束之后,加入到课程但只看视频的学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他们虽然不交作业、不考试,但也能从视频有所得,这也是课程价值的体现。所以有些MOOC课程结束后就彻底关闭,连视频都不给人看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另外,60%的学生是在课程开始前选课的,所以足够长的预告期还是有必要的。
学生越活跃,成绩越高
基本上,学生的最终成绩和他在看视频、做测验、交作业和读论坛的次数是成正比的。也应了那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老话。但“读论坛”这项活动有个独特现象,在80-100分这个区间会变成反比,也就是分数越高,论坛看得越少。这说明学霸对论坛的依赖不高。论坛主要服务于非学霸。
但不要以为学霸对论坛就没贡献,事实上他们很重要。统计数据表明,占据论坛沙发的学生论坛活跃度都很高(侧面说明人数少),而且他们的平均成绩也在80分之上。
最大的杀手,是做题
统计表明,并没有任何视频成为明显的学习终结者,但确实有些作业题目成为障碍,大量的学生被挂在上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说明学习中止的很大原因是遇到困难,而非单纯的懒惰。如果能在解题过程多提供一些帮助,可以帮学生走得更远。
学霸和学渣的帖子有显著区别
只需要对讨论区做简单的词频统计,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交作业多的学生帖子包含更多术语,交作业少的则刷的只是存在感(hello、me、I’m、interested是学渣高频词)。如此说来,假如要对学生论坛表现评分的话,那么词频统计的方法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另一个区别是帖子的位置。前面说了,学霸喜沙发。那学渣喜什么呢?喜欢提问……其实说提问的是学渣,是不对的。虽然统计表明提问者的平均成绩较低,但还没低到学渣的地步。真正的学渣是连问都不会问的。
虚荣心是可利用的
ML的第三次授课在论坛里引入了游戏中常用的勋章系统,结果论坛活跃度提升了不少。而且,勋章的展现越显著(比如紧贴着用户姓名显示),越能刺激活跃度。当然,负面作用也有,就是恶意投票的增加了。
总结:教师先洗脑,才能做好在线课程
两篇论文的分析虽然还谈不上全面、严密,他们自己也坦诚有漏洞。但瑕不掩瑜,这些结论还是很有指导性,并引人思考的。它们坚定了一个观点:一定不要照搬课堂讲课的习惯与模式到在线课程。授课是一项以对象和目标为导向的活动,在线课程的授课对象构成要更复杂(年龄、基础、地域、作息习惯,国际课程还有文化背景差异),学习目的也多样(拿证、深入学习、大体了解、解决手头问题等),再加上学习工具与环境的剧烈变化,可想而知照搬课堂授课的效果会多差。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涉足在线教育。先放下自己赖以成名的教学习惯与观念,用小白的心态重新学习如何在线授课,是扎实的第一步。
如何在杭州优雅地乘坐高铁
本文可不是知乎上《如何优雅地X》系列的装B范,而是非常实用的经验总结。所谓优雅,我的定义是不疾不徐、低碳经济、高端知性。不仅时间控制精准,花费少,而且全程白吃、白喝、白拿、白看,占尽便宜,尤其是占那些整天嚷嚷互联网思维的互联网公司的便宜。
从网易杭州出发(非网易人士请跳过本部分)
这部分是特意写给网易小伙伴的。
为了充分利用那少得可怜的假期,很多人都选择下班后直奔机场/车站。就像我,经常坐20:10从杭州东站发车的D2290,因为到南京距离近,D字头比G字头慢不了多少,却便宜好多银子,很占便宜的赶脚(有时甚至买D字头一等座奢华一下,只比G字头二等座贵一点点,但舒适太多)。那么我是几点从公司出发的呢?答案是19点!为什么这么晚?
- 公司的免费地铁班车此时发车!
- 只要按本文方法走,20:00之前就能到检票口,时间足足够!
- 再早一些,公司的免费晚餐就会吃得匆忙而不优雅,对身体不好啊!
当然,悄悄滴说:晚餐17:30开饭,那时去吃,然后坐18:15的班车,19:15就到检票口了!但是,工作时间吃白饭太对不起老板啊,好员工一定要18:00下班才去吃饭的!
友情提醒:打饭时别忘了多拿两份水果,路上慢慢吃。如果有艳遇,还可以分一份出去。
选对地铁车门是关键
到了地铁站,不要急忙地入闸,先占便宜。下载纸指天下这个App,就可以在下图所示的自动分发机上扫码领取免费纸巾。纸巾的质量很不错的,绝非普通饭店和高铁提供的可比,路上用得到。
如果是在城站(杭州站)乘车,那么领纸巾的最佳时机是在候车厅内,时间掌控性好。如果是在杭州东站乘车,最佳时机就是进地铁前,因为东站候车厅现在还没有纸巾可领。虽然也可以在出地铁站时领,但因为入站后有很大的几率要等地铁,所以利用这个时间花几秒钟领纸巾,不影响整体行程时间。
好,现在进入最关键的部分:选对地铁车门。
城站站 | 杭州东站 | |
开往文泽路/临平方向 | 2号车厢第1个门(编号217) | 2号车厢倒数第1个门(编号220) |
开往湘湖方向 | 2号车厢倒数第1个门(编号108) | 2号车厢第1个门(编号105) |
为什么是这些门?因为这些门距离出站台的扶梯口最近!扶梯口的吞吐量有限,很快就会有大批人被堵在这里,而这些人随后还要在出站闸机排队。在停车前就确保站在关键门口,第一个踏出,就能第一个上扶梯,也就能保证第一个出闸机。这是节省时间的关键。
在地铁上的时间不长,但还算整齐,做刷微博这种碎片化的事情就太浪费时间了。我比较喜欢读读知乎日报,看看Kindle。Kindle每天两本特价书都很超值,我还特意写了脚本来自动通知自己去占便宜。
不要迷失在杭州东站
城站候车厅只有一个入口,没啥可优化的,跟着指示牌走就好了。杭州东站号称亚洲最大的客运枢纽,走对路线就非常非常重要了。
杭州东有东西两个入口。经过多次多时段比较,西广场入站人数明显少于东广场(原因不得知,希望有知晓内情的朋友明示),再加上高铁检票口、餐饮店铺多在西广场一侧,免费矿泉水也在这边,所以选择西广场入站是最明智的。前面对地铁门的选择,也是针对西广场而优化的。
出地铁站台下扶梯后,立即转向左后方,出闸机,从左前方的D口出站。
扶梯尽头是到达大厅,无需驻足四望,径直向前,路过若干出站口和厕所,留意左手边的三条大扶梯和售票处(如下图)。此售票处虽然距离地铁口很近,但人却始终相当少。我在此打印网上定的票,从未超过1分钟。不过人工窗口很少开,改签什么的还得去楼上的大售票厅。拿好票(或者直接用身份证检票),从图中扶梯直上。
中间换乘若干次扶梯,一直到最顶,右手边就是候车厅入口了。
进入候机厅,只要距离开车还有8分钟以上,就一定不要放过那瓶免费矿泉水。其实这瓶水最是不占便宜,根本不是免费,已经被包含在票价了。但不去拿,就是亏了啊。领水地点在下图红色箭头处。从西广场入口进来就能看到crocs的店,以为地标。
我从滨江出发,到此时一般才用掉1小时,该占的便宜一样没落下。
在高铁上占便宜
上车后,同样有便宜可占。首当其冲就是座位下的电源插座,数量有限,一定要占上。但只为了给手机充电,就太不优雅了。
火车上的时间漫长,又没有网络干扰(高速运动下移动网非常不稳定,速度慢且时常中断,比平时消耗流量更多),非常适合做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比如学习。 提前在家用WiFi把网易云课堂的免费课缓存到iPad上,带着耳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最优雅的旅程莫过于此。到站的一刻,那种充实和自信,常让人恍惚回到了大学的自习室。真的,很难找到比高铁更好的学习场所了。
红色药丸一年后
电影《黑客帝国(Matrix)》中一个著名桥段,选择蓝色药丸还是红色药丸。选择蓝色,表示继续留在虚拟的世界中波澜不惊地生活;选择红色,则意味着跳到真实世界充满未知、风险和挑战。Neo选择了红色药丸,于是才有了精彩的三部曲。一年前,我也选择了红色,跳出象牙塔,来到现实的世界。常被人问“怎么样?”,我都是回答“挺好的”。是的,“挺好的”,天边游子与家乡父母互报平安时的高频词,也是敷衍词。是挺好,因为苦的甜的顺的逆的都是不同程度的“好”,个中滋味非几句话说得清楚。就用这篇博客总结一下吧。
一年前那篇豪情万丈的《留校十年庆,自此向南飞》中有一句话:“无论前路几许,我都知道,这一定是我最开心的十年。”我决定每年都品位一下这句话。当其为“假”的那一天,就是我重新领悟什么是“开心”的那一天。但至少目前,此话当真,因为在野马的心中,没什么比自由驰骋更能开心的了。无拘无束的工大,言无不尽,做无不成,那份自在洒脱,千金难换,却一去不返了。我后悔了吗?是的,我很后悔。如果那开心的日子再短一些,该多好。“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谢谢李菁送我这句话)。在这不开心的一年,我的成长不少于那十年的一半。所以,我该为此开心的。
没有机器味儿的工作
变化就意味着风险,变化越大风险越大。所以,经常有人说佩服我的勇气。我笑纳了,因为他们其实都低估了我的勇气。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城市,这是外面看得到的变化,貌似很大,但比起看不到的,真不算啥。对我来说,最难应对的变化其实是:没完没了地和人打交道。
我现在的头衔是“运营经理”。坦率说,到了网易后,我才知道互联网上还有“运营”这档子事儿。工作核心目标就是给云课堂“拉人”,拉机构、教师来开课,拉学生来学课。延展开的关键词包括商务、市场、营销、编辑、推广、品牌、活动、专题……我研究了那么多年的技术,只有HTML偶尔还用得上。
工作性质的变化,直接将我拉离心爱的计算机,推入人群,开始日日与人相伴。做为一名宁肯ATM排队也决不去柜台搭讪的宅男,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这个。并行、分布式这样的多机问题曾经让我头疼,但直到面对多人问题,才意识到和计算机打交道是多么简单。
变化很大,一切都得从头学起,犯了不少错,惹了不少麻烦,幸亏有nice的同事帮助我, 再加上自己脸皮厚,才摸爬滚打地过来了。现在想来,正是因为这么大的变化,才让我学到很多以前没接触或忽视了的东西。
那就让自己多些人味儿吧
每日思考与人相处、合作的问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近乎失眠、失控、失去信心。一番冥思、苦学、实战之后,终于摸到一点门道,至少能睡好觉了,家里领导也评价“比以前会哄人了”。其中体会,总结一下,估计对初入职场的同学能有些帮助(因为我就是“初入”职场啊)。老鸟们请使劲见笑、指正吧。
双赢思维
与人打交道的核心,是要有双赢思维。想赢对方,就不可能形成合作;退让损己以换取合作,不可长久。《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此有很深入的阐述,我读了三遍,次次都有新感受。
做到双赢的前提,是要知道自己和对方的利益诉求都是什么,才能分析得出双赢的策略。因此,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个其实不太容易。然后,就是要洞察对方想要的是什么,这个至少对我来说一度挺难的。
有些公司会对员工进行洗脑,统一价值观。有些国家也这么做。价值观统一,也就是统一了利益诉求,这是形成双赢的基础。但在职场上,更多时候遇到的是天南海北的人,不同的经历背景造成了价值观的多样化。所以,千万不要以己度人。要用耐心和细心去探求对方的需求,用包容心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大抵如此。
营造安全的沟通环境
有人说“一切皆可沟通”。见识了几名善于沟通的同事之后,我信这句话了。读了一本叫《关键对话》的书,其中把所有沟通都归结到一个前提,就是营造安全的沟通环境。也就是在互信、无敌视的情况下进行沟通,才可能解决问题。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但也尝试了若干次,效果显著。分享点儿经验。
和熟悉且关系融洽的人沟通,是很容易的,因为安全环境一直在哪里。但正因为安全,可能反倒不会较多考虑对方感受,偶尔会把沟通带到非安全状态。此时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情绪不平静的状态下,说出的话、做的判断很难避免情绪化,对事物一般不会产生好的影响。此时我会强迫自己闭嘴,做做深呼吸,排除心中杂念,把思绪切换到对方角度,多想想双赢。这样不仅能将沟通拉回安全状态,进而解决当前问题,而且还能维护好信任关系。
和关系不融洽的人沟通,天然就有一层隔阂,口未张而戒心起,难度很大。这时只能一切从自己做起,秉承双赢思维,调整心态,细心组织语言,耐心推进,保持真诚,忽略逆耳,才能慢慢破冰。
和陌生人沟通,最重要的是保持真诚。除非是伪装大师,否则不可能靠耍心眼换得对方信任的。所以,唯有真诚。只要真诚,就一定能被对方感受到。还有一种快速建立安全状态的方法,就是找个共同熟悉的中间人做引荐,我称其为“熟人气场”。这里找熟人不是为了走后门,而是为了通过熟人的背书,来构造初始的信任。
做自己
初到陌生的环境,为了和环境协调,我做的最愚蠢的事情就是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行为准则。这里有两个错误:
- 还未认清环境,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改变是与之协调的?
- 变化中自己是忽左忽右的,让别人看不清、看不懂,也就难以构造信任。
如此这样,让我一度以为环境是不适合我的。直到想通了,开始做本来的自己,才逐渐发现那些适合自己的人和事。
所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只要自信正确,就坚持,不必试图跟着环境变。如果环境真不协调,就换个地方,别糟蹋了自己。
把工作与生活分开
工大十年,我没有工作,也没有生活。何出此言?
那时工作和生活是交织的。在工作时我会时不时做私人事情,比如刷微博,所以效率很差;而生活中,我又会因为工作效率低下而懊悔,于是把私人时间用于工作,比如十年20个假期,但旅游次数屈指可数。最后的结果是,工作做得不出色,生活上也没享受到什么。干得不痛快,玩得不尽兴。
企业里有一种氛围,让人在工作时就是埋头干,心无旁骛。所以工作进度有规划、效率有保障,生活中吃喝玩乐也就心安理得。现在我每天都能很规律地读书、运动、吃饭、工作、玩游戏/看电影。虽然也加班,但生活质量比以前是明显提升的。有节奏,有力量,有收获。
后记
从动笔到发出,这篇博客写了快半年。别看没多少字,但重写了n多次,且始终达不到满意状态。这一年经历了太多,学到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心情起起伏伏,命运跌跌荡荡。想系统总结,却深感功力不足,很多事情也都只是浅尝,很怕形成误导。所以,请将信将疑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