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奖励”的力量

重来》中有一节叫《罗列问题,不得解决》,说:

“只要有可能,就把问题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片段,直到你能够完全迅速地解决每一个小问题。很简单,这样安排你的任务,就能对你的生产力和积极性产生惊人的影响。”

过程中,当把列表中的小问题一条条划掉时,能“给自己找到一丝满足感、动力以及成就感”。很简单的道理,可惜我直到最近将其应用到工作中。

这篇博客并不是想反省工作方法,而是想说说“即时奖励”的力量。“即时奖励”是我临时创造的名词,意思是每做完一件小事情,都能立即获得奖励(如果有朋友知道这种事情的官方名词,请一定告知)。《自控力》中分析电子游戏为何吸引人时是这么说的:

“‘升级’和‘获胜’随时可能出现,游戏就这样激发了人们的兴趣。这也是人们很难戒掉游戏的原因。”

按照书中理论,当某个动作能获得奖励,就会刺激人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于是不断去做能获得奖励的事情。动作越简单,刺激越强;奖励越大,刺激越强;随机的奖励,也会产生很大的刺激。假如多巴胺有味道,我相信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里一定到处弥漫这种味道。那些不停手机“摇一摇”的人,也一定是多巴胺的俘虏。

如果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我们也能分泌多巴胺,就会快乐地不停工作和学习了,多美好。所以,《重来》说,要把大事情拆成小事情,让心理上觉得事情没那么复杂,很快就能做完,多巴胺就出来了。如果每件小事情完成都有即时奖励,多巴胺会出得更多。这就是“计件工”比“计时工”工作热情更高的原因。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漫长的学期,只到期末才给学习的奖励——分数,那么学生几乎整个学期都是在没有多巴胺刺激的情况下学习的,自然懈怠。如果平时的学习活动,比如作业、测验,都能直接向最终分数做贡献,那么多巴胺就会多一些。

在传统课堂,很多老师都会一节课中插入2-3个跑题,讲讲笑话啥的,能提升课堂效果。这就是把大事情拆分,并给即时奖励。在线教育也有10-20分钟一段视频的共识,做好了拆分,但奖励在哪里呢?弹出的测验题,答对后给人的成就感;积分、成功率等虚拟激励;向SNS分享的炫耀感等。这些都是即时奖励。也许它们不会成为学习的理由,但从前面的分析看,这些都会是促人学习的好手段。再带些随机性,抽个iPad啥的,学习的动力真的就大多了。

“即时奖励”的力量” 中有 7 条评论

  1. 非常赞同Sunner的观点。大骨头分拆,然后分治中穿插奖励,是很好的方式。在线课堂里除了已有的奖励模式,还有没有类似于课堂上将笑话这样的奖励呢,或许无形中完成的奖励是更好的方式。

  2. 这个问题提出的我觉得非常的好。
    我没看过这本书,对于具体的解决还不太了解。但我觉得这种奖励方法,如果做的过细,反而后患无穷。

    这就好像巴普洛夫效应中反射的维持一样。
    动物在起初你用食物和唾液训练时,他会有很明显的条件反射;因为只要铃声一响便有食物,分泌唾液;再次响铃便会再次有食物分泌唾液;反复之后条件反射形成。
    对于这里的情况是,他做了第一个小任务,得到了满足;当他看到第二个小任务的时候,他便回忆了刚才那个满足,于是有了动力;条件反射形成,仿佛完成每个小任务的时候,都有一种莫名的奖励到来。
    这奖励便是巴普洛夫的食物,这动力便是动物的唾液。

    巴普洛夫效应很好的给出了条件反射。
    但是有个巨大的问题,假如食物没有了,你还总摇铃,过了几次,动物因为没有了食物,便不会再留唾液了。而当你不断的用食物刺激他时,他吃的很饱了,没有食物欲望时,你的摇铃效果也不明显。

    这就好像是吸毒,每次必须比前一次更有浓度,才能不断的提升感受。

    那么将工作差分开来,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如果可以持续,那么必须是这些工作都是很原创的,很有思考的。就如同游戏的每个关卡都有不同一样。

    而现实中的工作,往往都是重复劳动,所以巴普洛夫效应在后半段会反弹。员工因为没有得到之前的满足,反而会比正常的工作效率拖慢。

    其实,这个理论我觉得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论,被马克思发扬光大为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提倡的劳动是全部原创性质的,个性的,不可复制的;马克思认为人人在这样的劳动内容下,会发挥最大潜力,和这里说的差不多。

    很可惜,共产主义不过是乌托邦,而即时奖励会不会成为同样的理想国,我觉得还有待分析。

    所以,只听说为科学而疯狂的科学家,没有听说过为建筑事业而疯狂的民工。

    如果既是奖励不解决这种重复劳动所带来的反馈,其实整体效果也不会太明显。

    你今天做了一个网站是PHP,挺高兴,自己会用PHP了;明天又做了一个;这都差不多,而后不断的完成,便没有了兴奋,又回归于之前的完成任务的形式。

      1. 额,我还以为老师要用这个理论来指导工作。

        不过,学习中无重复,其实,是理想状态的学习。是聪明人的学习,不是大众的学习。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

        比如,老师生动了讲了第一节导论,同学听得挺好;接下去第二节。有的同学就迷惑不解了;第三节、第四节。。。就更不知所云了。

        可能学期过半,老师讲了七八堂了。老师自认为课程丰富多彩,他在和同学们云游畅谈。但其实,从第二节课开始,很多学生就不得不每节课都重复这boring and boring again,因为他们都没咋听懂。

        学习确实是无重复的,美丽的。但这前提是你得能学习。
        这种过了导论就听不明白的同学,其实名为学习而并没有学习,他们一直在repeat the boring。

        所以过了几节就没人来了,因为大家体会不到每节课的收获感。相反,那些上课跟得上老师,能云游四海的学生,每节课都能体会到不同的这个领域的感受。

        一学期的课程,对于这些聪明人来讲,是将大事情被划分为小论题,然后每个逐次解决,不断的看到目标实现的过程,是一种观赏电影般的趣味感。而其他同学,只能不断的被“这讲的是啥”,“咋还有作业”,“还去啥,反正你也听不懂”之类的学习诅咒所困扰。

        老师,如果不相信,可以去听泛函分析,我觉得泛函分析是十分有趣的东西,每节课都令人神往。但可能您连绪论都没太弄明白,就一堆概念压上来,然后只见讲授者兴致勃勃的推导,而大家都面面相觑。。。

        不是每个人都热爱学习。因为没有付出,便不会有的所得。
        学习是获得的过程,对那些有天赋的人,他是享受。对那些没有天赋的人,他是坚持和痛苦。

        老师喜欢计算机,现在喜欢管理。但老师喜欢文学么?喜欢哲学么?喜欢数学或者物理么?很多人对于计算机,就如同老师对于数学,对于物理,对于哲学。

        所以,我觉得,老师要真心想要弄好云课堂,就必须体会到不同的学习感受。我觉得,老师如果能去 “坚持还有惩罚” 地听听老师没有太多天赋的东西,或许会对学习有更多的了解。

        或许吧,备不住,老师已经为所有没有天赋的人准备了光明的大道。让那些只是体育好的孩子也能数学高分。。。

        1. “换位思考”,运用得很好。但“白天不懂夜的黑”,盲区不能被交换,否则就溢出啦。so 人生轨迹只是it‘s思维轨迹的形式化,既已抛射,且终归引力和惯性约束,那么剩下滴就只能在这段过程中自由滴转体啦。 :)万剑冢

回复 Yifei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