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亡诗社》得知,原来50、60年代美国的教育和我们的今天差不多。他们改邪归正了,我们也能!
从《三个白痴》得知,原来现在印度的教育和我们差不多。他们正在改,我们不能落后!
《死亡诗社》是1989年的电影,如果不是2003年一名软件学院工程硕士死乞白赖地塞给我一张DVD,可能到现在我还会认为这是一部鬼片。感谢那位同学,可惜我已经忘了你的名字,但确实还记得你的样子。
2003年正好是我教师生涯真正开始的那一年。我非常确信,这部电影极大地影响了我。它使我知道,相比于传授既定的知识,让学生有独立的思想与人格是更重要的。悲情的结局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真的哭了。字幕出现时,我就下了一个决心,要做那样的教师,哪怕被学校开除、被学生赶下讲台。这几年,各种阻力也遇到不少,来自同事和学生的都有。让我能坚持下来的精神力量,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这部电影。想想美国教育改革先驱们的成功,我就相信我也一定能成功。
《三个白痴》是去年的电影,前两天刚看。这个白痴的名字(还有真白痴的译名《三傻大闹宝莱坞》)也让我差点儿与它失之交臂。与《死亡诗社》相较,这部电影描写的背景与当今中国更为接近。但这里教改的推动力是来自于学生,而非片中的教师。欢乐喜剧的风格与结局能给正面对类似困难的人很大希望。
这部电影正好是在登完期末成绩几小时之后看的。今年的期末成绩是我变不及格为及格最严重的一年。相比曾经死守59而不提分的以前,不是我的心变好了,而是我对低分学生的看法变了。以前我认为他们就是一群不学无术只会胡混的人,被抓活该。现在我认为,他们都是有灵性的人,只可惜被死板的教育制度和一根筋的父母逼到这样一个境地,一个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境地。在一切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体系下,他们四处受挫,背负巨大压力,自信心严重不足,以至于都看不清自己心在何处了。虽然让他及格也不能帮他卸下背负的石头,但我至少能做到不再加石头。看完电影后,我对我刚刚做的更有信心了。只是担心,在被及格的同学看来,这会不会只是又一次的蒙混过关。其实,我是想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去追随自己内心的机会。可惜,很少有人能有勇气放弃现在,去追随内心。如果所有人都能遇到片中兰乔那样的人就好了。
除此之外,《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放牛班的春天》也是很著名的“教师电影”。但它们对我造成的震撼都不及这两部。
P.S. 我认为《三个白痴》也是中国学生必看的一部电影,无论成绩排名正第一,还是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