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使仙鹤变成了鸭子?

6月11日到12日,冒充名师,参加了黑龙江省计算机协会组织的“名师高校行”活动,到齐齐哈尔大学推销我的《网络改变教与学》(报告录音,感谢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李岩教授提供)。会后,承办方邀请我们去扎龙自然保护区游览。那里以丹顶鹤而闻名。

鹤在中华文化中是高雅的化身,“鹤立鸡群”这句成语很传神地表现了古人对鹤的景仰和向往。我也是带着这种向往而前往扎龙的,但结果却超级失望。鹤已然了无仙气,满目所见皆是鸭子。

这个自然保护区,并不“自然”,看不到一只自由的鹤(后来据司机说,野生鹤所在区域是不许游人靠近的,用高倍望远镜偶尔能看到几只)。数个大铁笼关着上百只带着编号的鹤,每天四个时辰定时打开一个笼子的门,放里面的鹤出来,供游人欣赏“鹤舞九天”的景色。我们成功地在14:30之前赶到放鹤地点,有机会一睹奇景。

这景还真是很奇,别说“鹤舞九天”,就连“九鹤舞天”都达不到。笼门打开后,大约二十来只鹤仙人懒塌塌地被工作人员用竹竿驱赶出来,踱着四方步迈向不远处的水塘,一头扎进去开始喝水吃菜,偶尔抬头摆摆pose,惹来人群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只有三五只在竹竿的强力驱赶下,忽闪起翅膀,飞过人群,但到了水塘就径直落下,再也不展翅了。

几分钟过后,游人也没有了兴致,工作人员又用竹竿把它们一个个地赶回笼子。此时此刻,我突然醒悟。它们已经不是仙鹤,而是鸭子了。

每只雏鹤都应该是有灵性的,人让它们成为鸭子。每个婴儿都应该是有灵性的,社会让他们成为……不可说啊,还是说教学吧。每个学生都应该是有灵性的,大学让他们成为呆子。

有一个网上广泛流传的段子:

“四年大学生活结束了,却不知道,是我上了大学,还是大学上了我?”

学生的力量很渺小,也很懦弱,肯定是被大学上了的。只要被上了,就一定会留下些什么,也会失去些什么,划算与否就得看两者孰轻孰重了。

近日母校九十大寿,“感怀”者众。那些50、60、70、80年代的校友对母校的感激之情直让现在的学生好奇,他们说的是真心话吗?那个时代的大学精神如何,没经历过。体味一下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老教授们,使我相信那时的学生被大学上了以后,留下的应该很多、很重。90年代以后的校友现在还罕有能摆上台面展示的,所以还听不到什么感怀。不知道10年、20年、30年之后,轮到他们及之后,包括现在还在校的学生开始感怀,是否还能说出那样的真心话呢?

我们希望的是给学生留下能力和素质,实际做的是尽力留下知识。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考试过后,知识还能留下几何。还有一些人心里很清楚,即使是考试之前,知识也没流过几何。

我们希望让学生失去稚嫩、顽皮,以及所有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但实际上,学生失去的是理想、热情和奔放的思想,甚至还包括求知的欲望。从大一的阳光少年,被“上”成了大四的行尸走肉。得到的,远不及失去的更为宝贵。

这次讲座,阴差阳错地使听众中出现了几十名齐大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学生讲这些内容,想收敛一些,但心一横,决定还是原汁原味。果然,吓到了很多人。

会后得知,当我讲到“学生不爱学,错在老师”的观点时,有老师嘀咕:“学生本来就不爱学,让他这么一讲,肯定更不学了,全赖老师头上了。”我想对这位老师说:“别把学生都想得像你一样没有责任感!”你不负责,可以照样升职涨工资。学生不负责,毁掉的却是自己的未来。醒悟得早的学生,早就已经不把个人希望寄托在这些教师身上了。指望他们把自己教育成才,还不如去指望朝鲜拿本届世界杯冠军。

如果现今的大学能给学生心里留下点儿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恐怕就只剩一条“凡事只能靠自己”了。这一条还真是顶顶好!

仅希望,所有被大学“上”了的学子们,如果觉得不爽,就争取留校吧,然后就可以狠狠地“上”大学了,为了我们的子孙能不再被大学“上”。

是什么使仙鹤变成了鸭子?” 中有 11 条评论

  1. sunner. 这么多年了,还是一样的有志青年。 不错~~~ 看到问题,就进自己的一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吧~~~ don

回复 baibai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