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er 的所有文章

只有互联网能挽救我们的教育

对以教育部为主导的体制内教育我已不抱任何希望。中国教育的未来目前只能看互联网。

南方都市报最近一篇题为《“不寄望北大清华体制上革新”》的报道中,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和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共同谈到中国大学“道德滑坡、精神虚脱、学术泡沫”,患了“大学病”,其病根是“官本位”。教育部就是这个“官”,但他自己肯定不想把自己干掉,所以刘道玉认为必须要找“第三者”来治病。

我非常赞同这些观点,很早就在酝酿写篇博客分析一下,但总觉得自己的体会还不够全面,认识还不够深,条理也未理清,所以一直没有动笔。但三位前辈的话给了我很大信心。所以,我以个人经历和思考,先说说现在的教育有何问题,再谈谈为什么教育部解决不了问题,最后再讲讲为什么互联网能挽救我们。

当今教育问题的根源是体制问题

曾在知乎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的理工大学缺少什么?》。我的观点是:“不缺钱,不缺人才,不缺好学生,缺少健康的机制”。前三个“不缺”的细节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知乎看。那么现在的体制是如何浪费掉这些资源和人的呢?

教育的成败很好评估,就看培养出的人是什么样的人。“钱学森之问”为建国以来的教育下了一个非常权威的定论:失败。

成功教育培养出的人什么样,是个很大的命题,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它一定不是可以简单量化评价的。但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始终都是用分数、升学率、就业率这样的简单数字来评价教学质量,于是应试教育便挥之不去。等到了大学,因为分数没有统一标准了,于是就比应试教育还不如,叫“混试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如何混过考试、混出高分、混成三好学生(见《是什么使仙鹤变成了鸭子?》)。应试和混试都是和素质教育相违背的,这一点每个教育行业的人都清楚。

大学圈里我和很多人面对面交流过,无论大江南北,无论校长青椒,谈起国外都啧啧称叹,谈起国内都微微摇头,谈起理想都慷慨激昂,谈起该怎么做就都国情国情了。是什么样的国情能让他们违背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甚至违背良心呢?这个国情就是官本位。

简单说,官本位就是每个想获得回报的人,都要极力向上讨好、向下压制。领导意志大于天。在教育界看,其表现是教师只望今朝能为领导添光,不管明天学生是否健康。教育成了为领导而做,然后再考虑学生,怎么能做好教育呢?其实也能,只要领导的关注点是学生。但很可惜,真心关注学生的领导很罕见,因为他们还得讨好更高层的领导,一层传一层地讨好。如果最高层领导能直接关注学生,也好。但还是很可惜,他们太忙,只能偶尔瞟两眼下面报上来的数字,于是“把数字做好看”成为一层层传达下来的旨意,学生也就成为制造数字的工具了。

归根到底,官本位的体制使做教育的官员与受教育的学生在利益上不一致,就不可能形成良性互动。所以,官本位不破,中国体制内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别指望教育部能改革体制

体制改革,是教育部干得了的事情吗?就算他想干,好不容易爬上去的各级官员也不会答应的。官员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必然会维护这个为其带来利益的体制。更何况,真正的教育是会教人独立思考的,那是官员最怕的。不多说了,你懂的。

只有互联网能挽救我们的教育

处于最底层的学生是教育体系中唯一的受害者,他们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到处可以看到用脚投票,比如有钱人家的孩子很多不高考直接出国了;考上大学的把翘课当成常态了;有理想又有自制力的学生看公开课自学了。

公开课让很多学生有了被“解放”的感觉,这是真的。就连我自己随手录的质量不高的讲课视频都有外校学生看呢。据说,教育部已经有人在研究公开课对现在的教育体系会造成什么冲击,并且今年已经开始由教育部主导的公开课项目。不具备互动能力的公开课已经让教育部紧张,如果公开课再配上互动能力,我们的课堂最缺少的互动能力,会带来什么呢?

首先,课程的质量会越来越好。前面说过,学校里有能力讲好课的老师非常多,只是现在的体制使他们发挥不出来。公开课是一个充足的发挥平台,让课讲得好的老师能名利双收,讲得不行的自会退避三舍(知识分子都是很在乎面子的)。当同一课程多人网上pk时,老师们首先要想的就是如何多吸引学生了。自己辖下的教师网上有名气,领导也风光,所有人的利益方向一致了。有了优秀的网上课程,线下的课堂里,老师们也不好意思糊弄了,因为学生可以做比较了,知识分子真的很怕丢面子。讲课实在不行的老师,可能会开始采用翻转课堂的手段,让学生网上学别人,他负责课后辅导。

其次,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自由。无论上不上学,无论上哪个学,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有求知的欲望,就可以遍览天下名师,修无忌名课。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选专业的随机性等等中国教育的顽疾一齐打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对用人单位来说,互联网教育会比现在的文凭更有参考价值。文凭只能告诉你一个结果,而且爱信不信必须接受。互联网教育能记录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能反应出他的思维、行为等各种习惯,统计出他的理解力、判断力等,直接看到他的每一份作业、每一句表达,还有从社交功能中产生的口碑,而不只是一个干巴巴的分数。互联网教育平台还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来反作弊,使结果更可信。也许将来真的就会出现更具公信力的“网络文凭”

当然,体制内教育一定有其不可替代的地方,比如言传身教。但现在体制教育因垄断而僵化。互联网这个第三者兴风作浪起来,一定会从一个侧面去推动体制转型的,那时中国的教育就又活过来了!

给教师的 Moodle 2 功能向导

两年前曾经有一个很火的《Moodle Tool Guide for Teachers》,被翻译为 12 种语言,可以很方便地帮助教师根据想做的事情找到最适合的工具。最近 Gavin Henrick 针对 Moodle 2 改编了它,原文在此。这么好的东西不译成中文实在太可惜了,所以,请下载,并欢迎纠错!

下面是第一页预览图(原文件有两页)

新安装 Moodle 应该选择哪个版本

Moodle 从 2.0 开始,采用了新的开发过程。从用户角度看,最大的变化是版本发布的频度提升了。现在,每年6月和12月左右会各发布一个新的 2.x 版;每 1-2 个月会为最近的 3 个 2.x 分支各自发布新的稳定版,也就是 2.x.x 版;每星期还会为每个分支发布一个 2.x.x+ 版,包含最新的更新。比如现在(2012/6/12)在官方下载页面就可以看到 2.0.9、2.0.9+、2.1.6、2.1.6+、2.2.3 和 2.2.3+ 六个版本(1.9.x 系特例,本文不讨论),而且它们都在被继续维护。其中最新的 2.n.x 分支叫做“Current stable”,次新的 2.n-1.x 分支叫做“Other supported stable”,最旧的但还维护的 2.n-2.x 分支叫做“Security fixes only”。为方便起见,后文就称它们为 C、C+、O、O+、S 和 S+ 版。更老的版本官方已停止支持,不建议使用,就不涉及了。

多数新安装 Moodle 的用户都会自然地选择版本号最高的 C+ 版。如果只是试试、玩玩,或者只提供短期、小用户量服务,那么这个选择无可厚非。但如果面向的是长期、大用户量服务,我建议您一定认真做一下评估。要知道,以前 Moodle 会在 C+ 后面标注“新安装的最佳版本”,但最近已经悄然删除了此话。原因就脑补吧。

下面我结合我的经验,先谈谈不同版本的特点,然后再谈谈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初装版本,最后谈维护过程中如何决定是否升级。

版本间比较

从功能性角度看,显然 C+ >= C > O+ >= O > S+ = S。其中 X+ 和 X 之前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大,但最大时也不会有多少喜人的改变,待到小版本号提升,就又回到同一起跑线。例外是 S+ 和 S 之间只有安全相关的更新,所以功能上没有区别。它们之间的功能差异,可以看 Release notes

从安全性角度看,排序是 S+ > S > O+ > O > C+ > C。一般来说,低版本有的漏洞,高版本往往也有,一旦发现就会一起修复。而高版本新增功能引入的漏洞,在低版本未必存在。所以大方向上看,版本越低,安全性就越好。但 X+ 版因为包含最新的安全修复补丁,而且新增功能也不激进,所以通常比 X 版更安全。

从稳定性角度看,排序是 S+ > S > O > O+ > C > C+。S 版虽然声称只修补安全漏洞,但据我观察,很严重的 bug 也会被修复,所以 S+ > S。O+ 每周都会更新几十个补丁,其中大多数都是修 bug。C+ 版初期每周会有近百甚至过百的补丁,后期和 O+ 基本持平。从表面看,有这么多补丁,稳定性应该是提升的。理论上确实如此,但实际感受却不一样。

每个 bug 的修复,可能还会引入新的 bug。bug 修复得多,虽然整体上让软件更加稳定,但某些局部可能反倒更糟糕。比如说,某软件有十个功能,我只用其中两个,那么其余功能的 bug 与我无关,但如果恰好这两个功能引入了新的大 bug,会严重让我感到更不稳定。最近大半年,乐学网一直在用 2.1 分支。从它是 C+ 状态时开始,现在已降到 O+。一开始,我每周都是第一时间更新 + 版,但没多久就变保守了,总要等上几天,而且养成了 review 与常用功能相关的补丁的习惯。坦率地说,+版的补丁多数和乐学网关系不大,有关的里面又大多数没有问题,所以我仍坚持每周更新。但只要出现一个与我有关的小问题,就会狠狠折腾我一下。出新问题的频度有多大呢?印象中 Moodle 2.1 过去一年至少有三次 emergency release,就是刚发布新版本,24小时内又发布一个,修复严重 bug。这是 bug 严重到 Moodle HQ 很重视才会发生的情况。有些 bug 重视度不够,就修补得不及时了。比如我发现的这个 bug,把条件表达式里的“or”写成了“of”,很是吓人。在 release 后 4 小时我就提交了报告,但要一周后才修复。

所以,我认为在稳定性方面,从实际使用的体验看,O > O+,C > C+,除非 O 或 C 版中的某个 bug 会非常严重地影响使用。不过,对非 + 版也别太信任。比如我报告并全程参与的这个 bug,由一次 O 和 C 版的发行引入,影响面很广,优先级很高,但下一次发行也没解决。现在三个月过去了,仍然 open(倒不是开发者不上心,而是确实涉及面太广,所以非常慎重,reopen了若干次)。要不是有自制的山寨小补丁,还真顶不住。

所以,综合来看,S+ 版是最值得信赖的。

选择初装版本

初装的最佳版本就是当前的 S+ 版,原因有二:

  1. 最稳定、安全,如前述。所以日常维护的工作量最小,基本可以无负担每周更新。
  2. 从低版本升级到高版本如行云流水,数据都在;反之,几乎不可能。所以如果 S+ 不够用,随时可以升级。可一旦踏入高版本,发现不合适,想降级,可真没后悔药

当然,如果想得明白,考虑得周全,那么也可以直接装 O 或 C 版。先解释一下为什么不推荐 O+ 和 C+。首先是稳定性因素,当然选更稳定的(但如果某不能忍 bug 在+版修复了,可以升到 + 版,但后续还是尽量稳定到非 + 版)。其次看安全性。虽然 + 版更安全,但 Moodle 很负责,会先用 email 通知管理员一定要升级到最新的非 + 版,两周后才会公开安全漏洞细节,所以用非 + 版在大多情况下都是安全的。而且,漏洞这词听起来可怕,但实际上其中多数就算被黑客利用,也干不了太大坏事。如果有很严重漏洞,Moodle 会打破常规发行规律,马上更新非 + 版的。

好,接下来说选择 O 或 C 版的依据。

其实主要依据就一条:功能。这里主要考虑三个问题:

  1. 高版本是否有一定需要的新功能。比如 Moodle 2.2 有针对手机和平板设计的主题,如果很需要这个,就必须上,哪怕它还是 C 的状态(题外话,有 2.0/2.1 版可用的第三方移动主题,是 2.2 官方移动主题的前身。虽有问题,但凑合凑合也勉强能用)。
  2. 是否要做大量的定制开发。C、O 和 S 版之间的内部差异不能算很小,如果在它们之间升级,所有定制开发的东西都得或多或少地更新,搞不好还得重写。重新定制的工作量和日常维护的工作量相比较,当定制量比较大时,可以考虑上高版本,避免重复开发。
  3. 高版本的界面是否有巨大变化。这主要是从网站用户培训的角度考虑。Moodle 确实不是一个很容易掌握的东西。如果教师用户费劲巴力地刚勉强学会某版本,下学期一升级,又要重学,那可苦了他们了。本着“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的精神,管理员得担起担子,优先选择高版本,减少用户的麻烦。

还有一个选择依据是安装的时间。比如在 5 月末安装,按 Moodle 路线图,很快有新的大版本发行,当前的 C 会降为 O,O 降为 S,而 S 被抛弃,不再维护。那么所有的选择就都可以向上提一格了。

升级规划

按照 Moodle 的发行周期,我们每半年就要做一次大升级。其间,如果使用 + 版,每周都要小升一次;非 + 版,每 1-2 个月小升一次。小升没得说,必升。大升得看当前状态。假如用的是不再维护的版本,得马上升;假如用的是仍在维护的版本,就得理智决定是否升级。理智的依据与新安装的选择依据倒是差不太多。

拿乐学网为例。1.9 版用了两年有余,仍可再坚持。但在 2.0 还是 O 状态的时候就冒进,纯因为 1.9 和 2.0 界面变化巨大,而预计很快就会有新用户井喷,所以选择了后天下之乐而乐。随后很快又升到 C 状态的 2.1,是为了少做一次定制开发。这些虽然让我整一年的维护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隔不太久就要救一次火,但把所有人的工作量加到一起看,还是划算的。未来,我一定要等到 2.2 成为 S 时才做下一次大升级,虽然那些新功能都挺诱人的。

最后说一句经验之谈:一定要用 git 下载和管理源代码。初次接触 git 可能会遇到一些痛苦,但与日后长久的高效相比,这些痛苦不值一提。用任何其它方式下载代码,都是让痛苦成为日后的顽疾。

[译]教学楼要塞:九种学生

本文译自Matthew Might教授的博文《Classroom Fortress: The Nine Kinds of Students》。他亦是著名的《什么是博士?》的作者。译者以为,此文风趣且准确,值得广大师生一读。

愚以为,中国教育的悲哀就是培养了大批的狙击手和间谍,而且还不愿意抓间谍。愚又以为,中国教育的希望就是引入网络后能让医务兵和工程兵获得舞台,他们以前太沉寂了。愚最后以为,中国教育制度最优越的地方就是让侦察兵销声匿迹,但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快被打破了。

多谢张祖羽同学推荐本文!

教学楼要塞:九种学生

作者:Mathhew Might
译者:孙志岗

所有人都知道,学生有很多种。

实际上,不多不少正好九种。

巧合的是,他们与《军团要塞》游戏的分类一一对应。

下面说说我是怎么分的。

士兵

安静、听话、始终如一。士兵冲进每个作业里,直到所付出的足够拿到期望的分数才停下来。

士兵不炫耀。

士兵不提问。

士兵不抱怨。

士兵只是完成任务。

标志性提问:“我们能得多少分?”

重机枪手

重机枪手不是最敏捷的。

无论在课堂、在家里还是在答疑室,无论通过讨论区还是email,他都会引发近似漫无目标的和助教的口水战。

这种学生的标志性特色是用艰难的方式做所有事情。

通常情况,重机枪手会把他的成绩磨成一个结结实实的C。

榴弹兵

榴弹兵对知识的渴望永远无法获得满足。

榴弹兵是那种能秒杀所有作业,爆掉所有考试,并拿到所有加分奖励的学生。

榴弹兵的标志性动作是炸掉漂亮的成绩曲线,只留给他的同学已被烧焦的分数。

狙击手

狙击手擅长秒杀考试,但几乎做不成任何其它事情。

因为他们大半个学期都蛰伏着,好像根本不存在,所以在批卷子时能把老师惊得失禁。

[在我的课里,你的成绩或者是大作业成绩,或者是期末考试成绩,取决于哪个更高。每年,在大作业里拿到F的狙击手都能在最后一次登场时用一个爆头拿到A。]

医务兵

无论在教室、论坛,还是面对面,医务兵都会回答同学的问题。

医务兵常常能让他们的成绩陡然提升半个甚至一个档次。

当医务兵和重机枪手接上茬时,教师往往会非常高兴地给医务兵一个A。

工程兵

工程兵通过创造力使实验和作业变得更容易。

如果班里面有几个工程兵的话,每个人的成绩都会提升。

在计算机专业,工程兵纠正作业说明中的bug,提供测试用例,建设测试框架,还能给出应手的脚本。

像医务兵一样,优异的工程兵常常能让他的成绩提升半个到一个档次。

侦察兵

侦察兵对有难度的课程总是没准备好(或没兴趣)。他们在若干门课的第一周出现,然后放弃那些不能只靠出席且课上不睡觉而通过的课。

有些侦察兵没能成功识别并放弃艰难的课程。他们冲在前面,为其他人标好战场地图,并最终牺牲在成绩曲线的最底端。

间谍

当然,间谍就是要靠欺骗前进的。

间谍可取的弱点是,蠢得修不过课程的学生,往往也蠢得不知道如何作弊不被抓到。

标志性的话:“哦,我不知道那样算作弊。”

火焰兵

火焰兵喜欢用火喷教师、课程、作业、测验、教材、他的合作者和几乎所有他自己以外的东西。

火焰兵能且会投诉任何事情。

火焰兵会极力争取拿回在考试或作业中丢掉的每一分。

火焰兵仅有的可取品质是他们与不公正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驱使他们告发他们发现的所有间谍。

标志性的话:“给我那样的分数是不公平的。”

影视书随记

很多东西看过之后,都想写点儿什么,但博客写得越多,越觉得自己语言平乏,思想空洞,不值一晒。但做为一个爱说话的人,表达欲(不是表现欲)一直折磨着我。不说话,宁勿死啊。

从《让子弹飞》开始吧。姜文延续《鬼子来了》对国人“胆小怕事无立场”特点的挖掘,用戏里的话宣告此片要“站着把钱赚了”。提气,特别提气!其实站着赚钱并不很难,难的是愿意站着。当前,多数人还是忌惮站起来。有些人试了试,又蹲下了。我觉得他们的问题是想寻求“循序渐进”,也就是先半蹲试试,再决定是不是完全站起来。结果发现半蹲比蹲着、趴着都累,于是就又蹲下、趴下了。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半蹲与站着相比,也是前者更累。所以,还不如索性直接站起来。站着的时候,肺腑打开,从而呼吸更顺畅。此时最美的风景,是能看到越来越多站起来的人。

奥斯卡揭晓前夕,下载了大部分的最佳影片提名片。本想都看看,和俺领导一起评出个sumoon(Sun&Moon)版最佳影片玩。但其实揭晓前一个都没看。后来慢慢补的。

《午夜巴黎》一开始让我很困扰,为啥找一个专门搞笑的牛仔演文化人。看到一半开始赞叹导演的选择,因为这文化人是个伪文化人。怀旧是一种文艺气质,影片前半部分充满了这个味道。我一向认为多数怀旧人并不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而是逃避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败,又或者承认自己无力引领现实。所以,我开始是当奇幻笑话片看的。随着嵌套时空穿越引发的怀旧递归,一代代的怀旧人变得越来越可笑,最后导演终于揭晓了他要表达的:“最美好的时代就是现在”。

《艺术家》拿到奥斯卡大奖。很可惜我是在获奖后看的,观影情绪可能很有不同,所以没有被它打动。本提都不想提,但给奥斯卡个面子吧。

《The Help》用不算大的故事,展现美国黑人人权运动中,从歧视到不歧视的变化过程。几个黑人演员演得真好!我虽从不歧视人种,但经常鄙视人品。鄙视也是一种歧视。由衷地尊重他人的选择,是美德。明天就见见我带的那个死活不愿意编程序却能在网上玩德州扑克赚钱的毕业生,不能再用逼的方式让他去写程序了。

《来自地球的男人》是另一种《生活大爆炸》,而且布景更简单。一群学术男女凑到一起,围着一张沙发,展现人性中的理性和感性。那个笃信宗教的女教授令我印象深刻。如果自己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突然坍塌了,我们当如何?

《一次别离》荣获最佳外语片。我觉得翻译成《离婚》更贴切。影片从离婚开始,以离婚结束,表达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各种情感,承载的是各种小人物。矛盾,是无处不在的;踌躇,是伴随终身的;选择,是必须要做的。“诚实”是个所有人都赞美,但又很难把持的品格。也许只有宗教能塑造出绝对诚实的人,但也不会消除纠结。加入类似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会怎样呢?总觉得会丑陋的多。我们的社会真的是没有道德底线的吗?我愿意用一片真心去试试看。

英剧《黑镜子》让我好几天都在反思中度过。曾拟好一个博客题目《阳光示人,黑镜省身》,但内容却沉重地写不下去。如果我是首相,我会怎么办?如果我是公众,我会关电视吗?如果我是首相夫人,我会怎样?如果我是那个歌者,会接受那个offer吗?如果我是观众,会跟着起哄吗?如果我是那个黑小子,因反体制而获得享受体制的机会,我会接受吗?无理由的信任是不是比已证明正确的猜忌更可贵?

《生活大爆炸》在继续追。做为标准的理工科宅男,以家中有变形金刚玩具和电烙铁为荣,我看此剧时最大的感触是:我真是太tmd可爱了!如果本科时有这剧,我就不会在女孩子面前那么自卑了。

《绝望的主妇》是应领导要求陪看的。它终于剧终了,但还有点儿不舍。最佩服的是为每集做“前情提要”的人,干净利落切中要害,写Abstract的典范;次佩服的是做每集结束时旁白的人,虽不多现,但偶然会从杂乱的剧情中抽离出某条人生哲理,瞬间升华全剧,是写paper立意的典范;最后才是佩服编剧(虽然前两个人可能也是他),真会编啊!

谢天谢地,领导熬夜看《甄嬛传》,没拉上我。特此感谢!

该写书了。写读书。

自从买了Kindle Touch,我现在一个月读的书(还有咖啡)比以前几年读的都多。对此我相当自豪!我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为什么技术可以改变人与社会。也许伟大的思想和技术无关,但没有技术(比如四大发明中的50%),再伟大的思想也只能属于小圈子。

看了《不二》,不好意思说感受。看了《杰克韦尔奇自传》,商业好无聊。看了《浪潮之巅》,等等,商业怎么这么有意思?

《浪潮之巅》是我近年来少有的读了的纸板书。送了学生一人一本,但多数人不觉得有趣。“工程师的摇篮”果然培养的都是实在工程师,而不是业界领导人啊。还是建议工科学生都读读,至少在将来选老板时能多一些参考。

看了《三体 I & II & III》。纸版买了好久,都没读进去。Kindle版的爱不释卷。披着科幻的外衣,写的全是人性和神性。神性也是人性。和《黑镜》一样,让我痛恨某些自己。

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先用Amazon一个月的免费试用期租了原版看,发现作者真啰嗦;后来翻了翻中文版,发现译者真懂精简(电子版的缘故?)。此书让我自信心爆棚。一直是用自己的心来领悟这个世界,而不是去读先贤经典。我相信自己体会到的更真实,能理解得更深入。此书大概就是印证了。

看了几段余_杰的,不喜欢。有些像方舟子的论证。

正在读王小波的作品。最震撼我的文字!继续看。他可能会成为我的指路明灯。

总结,唯有表现出真实人性的文艺作品,才能震撼人的心灵。

纪念第一次评教得B——兼谈如何取悦学生

26个英文字母在中文圈有一套独具韵味的解读。比如“X”用做隐晦表达;“P”帮我们输入时省了个i;“Y”有时与“丫”通假,有时成对出现。而“B”大概是被演绎得最活灵活现的字母,像SB、NB、2B、BT都流传已久,而最近大火的“齐B小短裙”,形色兼具,又不低俗,真是香艳至极的修辞。

B对我的影响很大。曾梦想成为NB人物,但做事总被骂成SB、BT。直到某一天发现BT其实是对我特立独行的夸赞,于是就以BTest教师自居,做BT的最高级,并戏谑称“把T拿掉也基本成立”。

“2B”这个阿拉伯拉丁构词法构造的汉语词去年底爆火了一下,比“普通”与“文艺”这两个不国际化的词火多了。一次与@赵岩Rock老师吃饭时,发现2B比BT能更传神地表达我们的教学主张,于是就开始给自己冠以“2Best”头衔了。明里解释是“最2B”,其实暗爽的是“Too best”(好得过分了),但盼望的是“To best”(少了个be)。当然,Best肯定是To不到的,不过B是To成了。

2011秋评教结果

教书十年,这是第一次学生评教B(比我预想中来得晚太多)。此前全是A,虽未尝A+,但“心目中的优秀教师”评选一事让我知道08、09、10三年我评教平均分在学校前20。这个怎么解读呢?说明我虽然从未拿到超高的分数,但是在持续高水平发挥,而且曾拿到超高分数的教师中一定不少大起大落的。这结果很好,但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什么呢?

A+虽我盼望,但B甚至C才是我的持续目标。

A+能只能满足我的虚荣心而已。我曾研究过若干名得过A+的同事,寻找他们共同的特质。结论是无论业务水平高低,“认真”两字是必须有的。不过仅靠认真是很不足够的。至少做到下面两条之一才能让概率大增:

  1. 名气响当当,威震华夏。若对这等人物打低分,学生心里都会抖,直问是不是自己搞错了。做到这一点得一生修为,50岁以前想都别想。
  2. 妈妈一样的无微不至。也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恩情,一想起这位老师就眼睛湿润,不给200%的满分就觉得自己是白眼狼。性别原因,使我不知道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听说给承认抄袭的作业80分是有效果的。大抵如此。

了解了上面,也就知道对我而言,A+是只能YY的事情。所以,A是最好的结果,但我真心盼望B及更低,为什么呢?

要获得他人青睐,“讨好”是必须的。讨好手段可以分作三类:

  1. 感情牌。在情感上产生亲切感。比如拉老乡、攀亲戚、找认同、无微不至等。这是有秒杀能力的大杀器,被称作“亲和力”。
  2. 利益牌。就是能为他人画出一个非常符合他们当前需要的大饼。如果你的饼不仅比别人的大、实在,而且比别人对他要求得更少,那么你就符合他的利益,成功讨好。
  3. 远见牌。就是在他人只顾得上找饼吃的时候,你告诉他若干年以后更需要的是蔬菜,并奉上那时可获得最新鲜、最健康蔬菜的秘籍。此时少数人会向往蔬菜,并开始少吃饼,讨好成功。但多数人还是一门心思地寻找饼,而冷落你的蔬菜秘籍。

我们都知道远见重要,但看得最多的还是眼前的利益,并时常为感情所左右,因而做出未必正确的选择。比如竞选时的奥巴马就打好了前两张牌,成了一个被狂热追捧的超级偶像,但真正施政时要靠最后一张牌,他就玩不转了。很多美国民众后悔自己曾投出的票。

所以,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该是有远见的,但也要善于用感情和利益来引导民众。扯得远了,现在拉回到教学问题上。我为什么向往B甚至更低?

教学与评教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时甚至不到十周。在短期内,感情与利益是更容易发挥讨好效果的,而玩远见多少有些自娱自乐甚至自残。但教育是个长期事业,目标必须是有远见的如果在长期事业中充斥的全是短期行为,那么长期目标一定达不到。所以我希望我的教学是有远见的,但还要保护自己不被现实吞噬,就需要在感情利益和远见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折中点,也就是既要有水准,还要至少拿A。

我是用激进路线来寻找折中点的。也就是说我希望能用最快的速度先触到学生不能接受的底线,然后再向上振荡到折中点。我真的很激进很激进了,每个做法提出来都把同事吓得要命,直接判我一定玩完。但实际上,十年后我才触到了底线。(此种情况狠狠地证明了现在的老师多么不了解学生,把学生想得多么不堪,教学中多么地短期讨好)。我一定要把这个底线总结清楚,广播大众。这可是拼命换来的啊!

但其实,我想不清楚这个底线是什么。只能罗列一些该学期的特有事情吧。

  1. 反抄袭我搞了n久,打击作业抄袭从不手软,一直很受学生支持。可能法不责众真的很有道理。如果在反抄袭的前提下还能抓到大比例的抄袭者,就得软点儿了。上学期从这篇几乎是檄文的博客开始,反抄袭与09级同学真的有些大规模战争的态势了。再加上《生活报》的报道,抵触情绪的累积肯定超过以往。坦率地说,最终成绩出来时,有40%左右的学生因为抄袭或放弃而不及格。但我一向是最后一刀才讲感情的,所以实际不及格的不到10%。不过他们看到成绩时,评教已经结束了。
  2. 面对不上进的学生,我不习惯循循善诱,而是挖苦讽刺和放任自流。这算是一种性格缺陷吧,也不是好的教学手段。不过我一直如此,只是上学期受众涨了几倍
  3. 教学手段上没有创新了。以前每学期都能搞出一些新花样,有些很有用,有些很没用,但至少会让学生有新鲜感。但上学期黔驴技穷,因循的都是自己的老路
  4. 有超星视频全程录像。虽然我一直让自己坚持面向课堂内的学生讲课,但肯定还会受到镜头的影响,使课堂效果可能不及从前
  5. 把09级学生看做一个整体,确实有些奇葩。很多老师都感觉他们和以往学生不一样,有些不是那么回事。为何如此,就说不清楚了

总之,B这个目标我达到了。可惜只有一个样本,没有绝对的说服力,仅供参考吧。

按我的个人职业规划,上学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上讲台了。看似不光彩的一个结尾,其实是我的圆满,没有任何遗憾。谢谢09级同学,我做鬼也不会忘了你们的,:-)

 

网络改变教与学——教书十年的总结

很庆幸,从自己开始了解并尝试改变这个世界时起,互联网就出现了。感受着它对周围的人与事的改变的同时,也感受着它对我的改变。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IT工作者,能亲自参与到网络改变教育的革命历程,是非常非常有成就感的。在快十年的教书匠生涯中,超过80%以上的时间是在做这件事。此前,我是把网络当做辅助手段,体味它为传统课堂教学创造的各种可能。现在,我已经把目光放得更远,将投身以网络为主导的新教学革命中(相关想法正在总结,近期会发系列博文探讨)。

去年11月份在《计算机教育》上发表的文章《网络改变教与学》就是我过去全部经验的总结。PDF版在此:网络改变教与学。它其实是这篇博客内引报告的整理、扩充与凝练,同时吸收了一些车万翔老师和西安交大程向前老师的经验。

文章其实写得很一般般。我对教育学、心理学、认知学等等知之甚少,完全不知道怎么找理论来支撑我的实践。而就算实践做得很多,但也一直没注意收集数据,也就不会有科学、客观的分析。所以整篇文章仰仗的只有我的直觉和真真实实、认认真真做过的事情。

《计算机教育》虽不是什么大牌期刊,但在计算机专业的教育领域据说是很有地位的。原来还梦想此文能引起轩然大波,但实际上一点儿水珠都没见到。于是发在这里,估计应该比期刊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同时这也是个人的一个总结,且是未来的开端。

乐学网开始接受捐款

累了,不是因为乐学网的繁杂工作,而是因为和校方的沟通。

我知道领导们喜欢什么,愿意支持什么,也知道怎样能满足他们,但我就是不想那么做。我就想看看一个纯粹的、已证明的、师生都拥护的东西,到底能被领导们重视到什么样的程度。

领导们口头表达了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也做了硬件等方面的投入,但开发和维护这种很“软”的经费,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我没得到过“no”的答复,好像还不错,但其实更折磨人。没有数目承诺,没有期限,就是拖着,拖着,拖着,连拖的原因都没有。直到看到这条通知这个网站,我才突然好像明白了点儿什么。

算了,不陪他们玩了,募捐!用普通教师和学生自己的钱来证明吧。

关于捐款更多的信息,请访问https://cms.hit.edu.cn/mod/wiki/view.php?id=7506

成为“2011龙江记忆”

2011年末生活报关于我“反抄袭”的系列报道终于以入选“2011龙江记忆”而完结了。以我所做,相信黑龙江不会记住我,但我一定会记住这段完全出乎意料的经历。

此前,我的生活从未与记者有过任何交集。接到《生活报》刘凤梧主任的电话时,我还一度以为他是骗子。他和巴枫记者来采访时,我曾充满戒心,纠结于该实话实说还是多唱红歌。想到博客已经被他们熟读,实在没啥可隐瞒的了,就不纠结了。但他们的纠结却贯彻始终,让我看到了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记者世界。

以前我认为中国的记者分成两种,南都记者和其它记者。其它记者的特点是以笔逐利,营造和谐,只曝光不给红包的。刘巴两位记者显然不是前者,熟悉后才知也不是后者。也许他们代表的是多数中国记者吧,就是依然保有理想与职业准则,在各种压力的夹缝中生存,尽最大努力发出真实的声音。因此,他们就难免各种纠结了。比如第一篇报道的前一天晚22点,刘主任还打电话给我,郑重地说:“你再好好想想,发出去会不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会不会让工大不高兴。你现在决定不发,还来得及。”此后每天,他都在担心工大“高兴不高兴”。

我不知道工大会高兴还是不高兴,只知道自己不在乎它高兴不高兴。还好,工大不像想象的那么不堪,算不上高兴,但至少没不高兴。今天《人民日报》说《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令我会心大笑。

今日刊发的《2011龙江记忆:不光我一个人在战斗》是完结篇,可算是第一篇不足够纯洁的报道,因为现在我已经和两位记者成为了朋友,并且请他们各吃过一碗面。以后如果再有合作,纯洁度也就都打折扣了。

这篇报道依然有些删节,把原文附在这里,全面表述一下我们共同的心声与心血吧。

孙志岗:“反抄袭”交出优异成绩单

□见习记者 巴枫 本报记者 刘凤梧

“虽然我不能像你那么做,但我认为你是对的。”

一段时间以来,孙志岗走在校园里,或者在学校的某个场合出现,总会有素不相识的老师叫出他的名字,并不约而同地说出这句话。

去年10下旬,本报大型系列报道《一个大学教师的反抄袭战争》刊发后,发起这场“战争”的孙志岗名气更大了,有人说他的反抄袭“会让这个世界又变好了一点”;也有人说,孙志岗所做的是“教师的良心活儿”。但,孙志岗的家人和朋友很担心,“你这样高调做另类的事,后果会不会很惨?”

今年2月,当记者回访孙志岗的时候,他最新的一篇博文刚刚写就,一切疑问这里都有了答案——我们的世界并不像传说的那样。

(小标题)“反抄袭”交出了优异成绩单

看着期末考试成绩单,孙志岗很欣慰。

上个学期,上孙志岗《操作系统》课的学生共计116人,最后总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各占50%)没及格的仅有8人,其中4人平时有作业抄袭的记录。“曾被认定抄袭的人数远超这个数字,但那些人都靠后期及期末考试的良好表现,把被罚掉的分赚了回来。这比当初的估计要好很多”,孙志岗说。

孙志岗所说的当初估计,是指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后不久,哈工大计算机学院09级学生在《操作系统》课的一次实验作业中,突现大面积群体抄袭事件。按照处罚规则,这些学生不仅当次作业被记零分,此前的作业也要被惩罚性清零,但只要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达标,才有机会恢复以前被罚掉的分数。

这次看来,通过严罚抄作业,敦促学生加倍努力学习的目的达到了。在这过程中,孙志岗曾经非常担心,因为在那些被抓抄袭的学生中,后续还有个别人被抓,并有人干脆采取了放弃,这是他自2003年实施反抄袭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

“应该感谢那次大讨论,”孙志岗说。

从2011年10月27日开始,本报连续刊发长篇通讯《一个大学教师的反抄袭战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继有社会各界参加的讨论会在本报召开后,省教育厅负责人、四所在哈高校校长纷纷表态,一致支持孙志岗发起的大学生作业反抄袭行动。在网上,省城各高校学生掀起讨论热潮,更有社会上一些哈工大毕业生力挺孙志岗。

陈云飞是踊跃参与讨论的学生之一,暴发群体抄袭事件的就是他所在的班级。当时在他看来,sunner(孙志岗的网名)的反抄袭效果已经远不及几年前了,“大家为了保研、不挂科,就抄呗,反正在这里抄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儿,至少没人说;大家都这样,没人会想着公平不公平,”所以,陈云飞不对孙志岗的反抄袭抱有多大希望。

在这个寒假里,陈云飞的认识发生了逆转,因为他在总结大三这半学期的收获后突然发现,“碰到sunner这样的好老师是幸运的,在参加由岗哥带头对抄袭风的讨论过程中,自己也跟着想了好多解决办法和出现这情况的原因,” 陈云飞回忆说,“至少抄袭现象引起了大家的思考,针对眼前的现象能有一些自己的判断和想法总是好的,不然真的就被中国这种应试教育削成木头了”。

“虽然我不能像你那么做,但我认为你是对的”

孙志岗反抄袭经本报独家报道后,他的父亲开始担心了。

“最近有没有领导找你谈话呀?”每一次回到父亲家吃饭,这个退了休的老干部总是这样小心翼翼地问儿子。“没有啊,一切都很正常啊”,孙志岗一脸轻松地告诉父亲,“而且,年底时我还顺利地通过了副教授的评审”。

孙志岗说的的确是实情。在哈工大,自己参加工作已有10年时间,实施反抄袭至少也七八年了,他非但没有因为这件事遇到“麻烦”,反倒明里暗中得到过领导的各种支持。不过,孙志岗也很奇怪,自己做的明明是分内之事,为什么总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有一段时间,孙志岗走在校园里,或在某个场合出现,偶尔会有一些素不相识的老师一下子把他认出来,“奥,你就是那个孙志岗吧?”随后,双方的话题往往从反抄袭说起,他们在对这个年轻人表达敬佩之后还要低声地说,“虽然我不能像你那么做,但我认为你是对的。”

其实,在孙志岗身边,如他一样采取反抄袭的教师还有多位。像软件学院的赵岩,计算机学院的王忠杰、车万翔、乔立民、郭萍等。在这些人中,只有孙志岗最“高调”,说话最“刻薄”。比如,有被抓的学生跟他争辩:

——我只抄了这一次作业,你就把我前面没抄的作业都算零分,未免有点太狠了吧?
——狠?如果我有权利,会直接把你开除。咱没那权利,就只能拿分数收拾你。如果这样做真的狠,你压根就不会产生抄的念头!

——老师,我基础太差,你留的作业我自己做不出来,那该怎么办啊?
——你怎么办都行,除了抄袭。每次作业的及格要求都是很容易达到的,就算你基础再不济,拼一下,一定能稳稳地拿到属于自己的60分。但是,你只有60分的能力,却想靠抄袭拿100分,对不起,毛都没有!

对抄袭零容忍,是孙志岗在反抄袭之初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从最开始时的孤军奋战,到后来有了少数同盟军,再到后来得到院、校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孙志岗一直自信地走在反抄袭之路上。

去年12月,哈工大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方法研讨会召开,孙志岗是受邀发言代表之一。他在会上大胆建议,反抄袭必须大家都动手,才有真正的意义;应该以学院为单位,组建反抄袭委员会,做抄袭行为的最终裁定;对抄袭的惩罚也不能仅仅是一门课内的事情,要与奖学金、入党、保研,甚至学籍挂钩。

让人最为欣喜的是,孙志岗的反抄袭经验即将被外校借鉴。哈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已经与孙志岗进行联系,打算2012年春季开学后,全面引入孙志岗所建的乐学网,重点启用其中的反抄袭功能。

只做内心认为正确的事

2012年,是孙志岗留校任教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教师生涯,年少轻狂的他只做了一件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个实验——只做内心认为正确的事情。

何为正确的事儿?十年间,孙志岗不只一次地修改“正确”的定义,其间确也发生过多次摇摆,但他基本坚持住了一个底线:不欺骗;不利用;不争利;不走后门;不拍马屁;维护公平;认真做有实效的工作。他要用自己的坚持来检验这个社会是否像传说的那样,必须做很多不堪的事情才能生存。

在中国高校,孙志岗即使不是第一个反抄袭的,在哈工大肯定是第一人。不顾别人质疑,公开高调反抄袭,就是孙志岗自认为正确的事之中的一件。

在很多人看来,学生对作业的抄袭,其性质远没有做论文、搞科研抄袭那么恶劣、严重,对其视而不见或者见怪不怪很正常。然而,在孙志岗的世界中,此举是典型的不劳而获,“跟从别人兜里偷东西没有什么两样”,这已触及社会的诚信底线,必须有人在大学这块净地上把贼手逮住。

如今,孙志岗送走的毕业生已有很多届。这些学生回望自己的大学四年,一致发自内心地感激岗哥的认真、严格、严厉,当初骂他反抄袭是整人的声音已经销声匿迹。

有人说,执着就是对梦想的最坚定的追求。孙志岗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相信,每个人都心存善念,善的力量无坚不摧。是他的善激活了所有学生的善。“如果面对学生的第一轮质疑我就妥协,那么今天我一定会糟糕得多,”孙志岗说。

今年2月3日,网友bearzx在孙志岗的博文《我们的世界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后面留言:虽然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不过就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快乐这点来看,sunner你已经成功了!

权威说法

我个人觉得,像哈工大孙志岗这样对学生负责、始终坚守师德的大学教师实在很难得,也很了不起。他的做法值得全省的大学教师学习,这也反映了哈工大严谨务实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省教育厅副厅长魏兆胜

入选理由
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一个角色定位。不昧良心地做好本职,不盲从身边大流,或者说打破潜规则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儿,在今天的中国实在太难了,这样的人也太少了。孙志岗,一个大学青年教师,倾力发起作业反抄袭,为社会诚信大厦的构建在象牙塔里高声呼喊着,他的声音非常珍贵。

 

我们的世界并不像传说的那样

俗语云,“听人劝,吃饱饭”。我们都会从长者那里学到很多经验,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试图走正确的道路,不再犯他们犯过的错误。但是,如果真的违背那些经验,就一定会犯错误吗?我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做实验,找到了一个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答案:我们的世界并不像传说的那样

2002年7月1日,是我正式留校的日子。那是一个分水岭,标志着从学生变成工作者。虽然还是在大学,环境如故,但角色的转变及周围的人的变化使我还是有了要“成年”的感觉。

那时候,长辈和师长,以及一些先涉人世的朋友都热情地给我讲很多道理,分享很多经验。大体来说,都是各种潜规则,如何明哲保身,如何省力办大事云云。只要我表示出一点点疑问,就会马上被说成是“幼稚”、“书呆子”,并被教育,如果不遵守潜规则(为叙述方便,姑且把一切低底线的事情都叫做潜规则吧),下场一定很惨很惨。很多鲜活的惨例子,都被一一摆在我面前。

他们讲得郑重、真切,但我却从话语间感觉到,虽然已经是应用潜规则的高手,但其实他们并不喜欢潜规则。有的人明确说,没有潜规则他们会更快乐;有的人认为潜规则的存在是合理的,必须利用,但还得坚守一些个人底线;有的人认为就应该彻底扎入潜规则,说别的都是sb。不管怎么想,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要配合潜规则时,回答基本都是——“社会就是这样,别人都是这样,我不得不这样。

这是世界是不好的,多数人都是不满的,主要不满它的潜规则。但是所有人又都在配合潜规则,于是这个世界就被潜规则统治,并继续统治,继续不好。怎样能打破这个循环呢?就是每个人都不去配合潜规则。但显然做不到。

我开始纠结,自己该怎么做。

我先从宏观上想,如果世界是美好的,那么世界中的多数人做的一定是对的。但世界并不美好,所以多数人一定是错的。

我不想做错事,不想拥抱潜规则。这样可能会被同事和学生排挤,但最惨也就是被开除。我不怕被开除,本来就一无所有,大不了到公司工作,再拥抱潜规则不迟。有恃无恐,所以我决定亲身试验一下,不玩潜规则到底会不会很惨

留校第一年,我为自己定的工作目标是:争取早日被开除

具体实施时,我定了一个底线:只做内心认为正确的事情

现在想来,这个底线其实很模糊,因为我没有定义“正确”。事实上,十年来我也确实不只一次修改“正确”的定义,发生了很多摇摆。但还是能做个总结,基本坚持住了的具体底线是:

  1. 不欺骗
  2. 不利用
  3. 不争利
  4. 不走后门
  5. 不拍马屁
  6. 维护公平
  7. 认真做有实效的工作

诚然,这7条不是都100%做到了,但最差的应该也做到99%。有时甚至会偏执。比如刚过去的春节,我仍坚持不给任何一名领导拜年,连短信都不发(收到领导发来的拜年短信,但不回)。我要让领导只能看到我纯粹的工作,没有别的。

十年中,我的思想其实动摇过很多次。

最严重的动摇,是面对学生的质疑时。因为我工作的出发点完全都是为他们好,但他们不理解,非常伤心。然而,也不知道是哪门子力量让我挺住了、坚持了。获得回报就是最终学生的理解与支持。我觉得,并不是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而是他们被我的坚持打动了。只有坚持,才能让他们相信我真的是为他们好,不是为了搞形式。当然,面对冲突,也能让我更深地思考自己的做法,寻找更佳的实施方案。如果面对学生的第一轮质疑我就妥协,那么今天我一定会糟糕得多

领导、同事的质疑,倒是没让我有过多少动摇。我甚至也不怎么解释,只图问心无愧。大不了明天就开除我吧,我只会获得更广阔的天地。

但我始终没被开除。我甚至偶然会想,他们故意容忍我、留下我,为的是用更残忍的手段整我。如果真的这样,那他们真是太有心机了,因为所有人都是在帮我,主动地、不求回报地帮我。

有的帮助是明的,比如使用乐学网、主动给我加岗贴;有的是暗的,比如在自己的课堂给我打铺垫,在各种场合为我说好话。有些事情我做得确实太出格,他们会偷偷对我说:“虽然我不能像你那么做,但我认为你是对的。”

这些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乎意料。我能想到的最好结果也就是不被排挤而已,但是却获得无数支持和帮助。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其行为都是与潜规则比较近的啊,怎会容忍我这个异类?

因为“善念”,每个人都心存善念。社会的现实让他们必须压住自己的善念,甚至欺骗自己,把自己当做是无善念的人。这时,一个幼稚的人走出来,做着他们内心在叫好的事情,怎能让人忍心整他?更何况,这个人是“不争利”的。

其实我很想争利,想看看如果有了严重的利益冲突,我仍坚守原则,别人是否会对我用下三滥的招数。但这个实验我是做不了的,因为以上所有一切的前提,乃是我不高的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或者堂皇地说:淡泊名利。

我不是真的淡泊名利。看到同龄人的香车豪宅、显赫身份,我也嫉妒。但这份嫉妒心不会影响我做事。无欲则刚。

如果为金钱做事,很容易就同流合污;如果为理想做事,每一份回报都是惊喜,让人分外幸福。

但是,追逐理想通常都是付出得更多,回报得更少。这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是现实主义的,主流评价体系都基于现实,且受潜规则制约,与理想主义者不兼容。所以,理想主义者必须降低对物质的要求,才能让内心健康

十年了,有过苦,但甜更多。很庆幸当初没有顺从别人的教诲,才能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传说的那样。

等等,我的个体经历能有普遍代表意义吗?

有其它团队的人对我说,我该庆幸留在一个好团队,才能活蹦乱跳;在他那,我早完蛋了。

有其它学院的人对我说,我该庆幸留在一个好学院,才能活蹦乱跳;在他那,我早完蛋了。

有其它学校的人对我说,我该庆幸留在一个好学校,才能活蹦乱跳;在他那,我早完蛋了。

还好,没有人说是哈尔滨、黑龙江、中国为我创造的活蹦乱跳的环境,因为谁都知道,这三个符号代表的都是同级别中的保守派。

其实,工大是很保守的,计算机学院不是最有活力的,而我所在教研室是以承担公共课中最不重要的两门为主要工作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都能活蹦乱跳,相信其它环境只能是更好,只不过少有人肯去尝试。

但我不敢说在高校之外,是否也如此这般。社会上的人可能底线更低,可能利害冲突更严重,但我想,一定也不像传说的那样。

如今社会道德底线之低,早已人神共愤,但敢愤敢言却不敢做。如果有人敢做,一定能得到很多明里暗中的支持。用证据打假的方舟子,替百姓鸣不平的韩寒,坚持诚信经营的罗永浩,都是实在的例证。触底反弹,社会环境已经开始在向正义和道德的方向倾斜。如果我们不再相信传说,拒绝潜规则,那潜规则就会逐渐消失。

让潜规则的既得利益者放弃潜规则,有难度。但每个初入社会的人,本来就是一无所有,不用怕失去什么,完全可以大胆地不与任何社会毒瘤合作,凭此改良被前辈们搞坏了的世界

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对晚辈说:“你现在真幸福,凭真本事就能发展。想当年那是真黑暗啊……”